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9 15:48:09
每經記者 李碩 每經編輯 裴健如
北京現代開啟了新一輪人事調整。
日前,據媒體報道,北汽集團副總經理鞏月瓊出任北京現代董事長,原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周濤正式接替杜君保出任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同時,北京現代銷售“中方一把手”一職,也在樊京濤調任北汽新能源空缺近9個月之后,由原北京現代副總經理、管理本部長戚曉暉出任。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向北京現代、北汽集團和北汽股份方面求證,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北京現代方面回復,北汽集團和北汽股份方面也均未對此事做出回應。
事實上,近年來北京現代的人事調整相當頻繁。有分析認為,這與企業不佳的銷量表現不無關系。據乘聯會最新狹義批發量數據顯示,5月北京現代銷量為8435輛,同比下滑75.4%;1~5月該品牌累計銷量為7.6萬輛,同比下滑53%,僅完成年度力爭銷售目標的21%。
為何重啟“老將”?
值得注意的是,吳周濤此前曾在北京現代任職十余年,算是北京現代的老將。
2002年,吳周濤加入北京現代,從銷售部職員做起,歷任物流科科長、北區事業部部長、銷售管理部部長、銷售本部副本部長、北京現代副總經理。2018年,吳周濤調任北汽股份,擔任副總裁兼銷售公司總經理,主導北汽自主品牌的銷售和營銷工作。
就在吳周濤調離北京現代的同一時期,北京現代中方領導層也開始頻繁更替。2018年7月,接替劉智豐,出任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僅一年的陳桂祥,被調往北汽集團研發系統。而當時的北京汽車副總裁、研究院黨委書記劉宇,則擔任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
2020年6月,劉宇調任北汽新能源,北京現代中方一把手由此前主管生產的杜君保接替。不久,與杜君保并肩作戰的樊京濤和向東平相繼離開,其中樊京濤在2021年10月調往極狐出任常務副總經理,而向東平則在同年加入江鈴福特。
“銷量業績不盡如人意,肯定是頻繁換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換將與產品規劃、技術路線、營銷策略、服務管理甚至和韓方的理念等都有關系。至于為什么會重啟‘老將’,可能是通過這幾年的人事調整和實踐檢驗,北京現代方面還是比較認可吳周濤過去擔任領導期間,在思路、能力、理念等各方面的表現,特別是在當前的形勢之下,他原先工作時提出的一些思路做法也許和此時北京現代想要的東西相契合。”汽車市場營銷專家顏景輝告訴記者。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同樣認為,目前汽車市場環境變化較快,吳周濤以前的一些方式方法,對于企業目前面臨的切實困難或將有所幫助。“傳統燃油車銷量已經連續幾年下滑,而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以每年1倍以上的速度擴張,北京現代亟需抓住這個窗口期,這或是北京現代再度更換領導層的原因。”張翔說。
今年前5個月市占率僅余1%
與吳周濤調離時年銷近百萬輛相比,如今的北京現代市場處境不容樂觀。
在吳周濤任職北京現代副總經理期間,北京現代曾連續四年創下銷量突破百萬輛的亮眼成績。2016年,北京現代全年銷售新車114萬輛,達到頂峰。不過進入2017年后,北京現代銷量便一路下行,2017年~2021年北京現代累計銷量分別為81.6萬輛、74.6萬輛、70.3萬輛、50.2萬輛和36.1萬輛。今年前5個月,北京現代的市場占有率已在1%左右徘徊,不足巔峰時期的六分之一。
不僅如此,由于銷量持續下滑,北京現代旗下工廠產能也處于過剩狀態。此前,北京現代在中國共投建了五座工廠,分別是北京順義一、二、三工廠,以及河北滄州、重慶整車生產工廠,合計年產能為165萬輛。其中北京現代第一工廠于2021年由理想汽車接手,目前位于北京、重慶、河北的工廠總設計產能135萬輛,以2021年36萬輛的銷量計算,其產能利用率僅為26.7%。
此前有傳聞稱,北京現代第二工廠將賣給小米汽車,不過北京現代內部人士對此傳聞予以否認。此外,北京現代重慶工廠也被曝出已停工并即將關閉,不過北京現代方面并未就此給出回應。
為挽回頹勢,今年3月,北汽投和現代汽車兩家股東共同向北京現代增資,雙方各增資約4.71億美元(約30億元人民幣),合計約9.42億美元(約60億元人民幣)。按照規劃,2023~2024年,北京現代將在中國市場投入兩款專屬EV車型,此外還將投入全球艾尼氪5以及后續車型來強化電動車產品線。
根據規劃,現代汽車到2030年將推出17款純電動車型,其中現代汽車占據11款,捷尼賽思品牌占據6款。為了實現這一規劃,到2030年,現代汽車累計將投入近5000億元人民幣。
不過當前北京現代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據記者此前調查,北京現代目前在售的4款新能源車型中只有1款車型的1個配置在售,其余均已不再接受訂單。其中官網仍顯示在售的菲斯塔純電動車已停產,領動和索納塔插電混動版車型均不可下訂,名圖純電動車的三款配置中只有一款在售,另外兩款也均處于不可訂車的狀態。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碩 攝
“當前北京現代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技術方面的進展較慢,仍然按照一直以來的策略,在售價上體現合資品牌的性價比。但當下的年輕消費者更偏好于購買設計、性能方面有長板優勢的智能汽車,對品牌的關注程度有所下降。所以總體來看,北京現代的銷量逐年下滑,與其在華創新能力的不足還是有關系的。”張翔告訴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