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9 23:20:35
每經記者 李星 每經編輯 裴健如
“近年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為干擾,我國汽車供應鏈屢受沖擊,龐大的制造體系也暴露出脆弱的一面。”在2022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
在此背景下,國家主管部門快速出臺相關政策,并組織相關部門采取多種措施以保證供應鏈的穩定。
“到目前為止,工信部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累計推動解決了汽車物流運輸和復工復產問題6000多批次。”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管理處處長吳鋒表示。
各方的共同努力收獲了成效。
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6月份工信部重點監測的15家國內汽車企業集團累計生產量已達168.4萬輛,同比增長了15.9%,環比5月增長了48.3%。
不過,中汽協方面認為,國內汽車產銷雖得到快速恢復,但也暴露出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面臨的諸多挑戰,這已成為當前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最大制約。
在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看來,要解決供應鏈問題,就一定要“標本兼治”,短期解決“保供”問題,長期加快打造軟硬融合、強韌性、高安全,同時又兼顧效率和成本等指標的供應鏈。
供應鏈垂直整合成趨勢
受此前疫情影響,吉林和上海兩地主要車企和零部件廠商生產受限,不僅對其他省市下游廠商生產造成影響,還沖擊著全國汽車供應鏈體系。
吳鋒表示,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長、涉及面廣、帶動性強、國際化程度高,一個地區產業鏈重點企業出現供給不足甚至停產,都會對整個汽車產業鏈的安全帶來挑戰。當前我國汽車產業鏈短板、弱項依然存在,上下游的供需信息也不夠通暢,部分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還有待提升。
下一步,工信部將在供需兩側協同發力,錨定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大勢,加強供應鏈的保通、保暢,落實好促消費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們將聚焦短板,著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重點聚焦汽車芯片保供、大宗原材料穩價等工作,進一步暢通產供信息渠道,加強國內外交流,完善上下游的合作機制,全力以赴補齊產業鏈短板。同時還要發揮好工信部目前已經建立的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臺,數字工信監測平臺的作用,強化供應鏈、產業鏈的動態監測,夯實行業管理的基礎。”吳鋒表示。
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何濤認為,疫情極大地改變了整個汽車產業鏈的發展格局,供應鏈的垂直整合成為大的發展趨勢。“對于主機廠的供應鏈管理人員來說,整車廠從之前市面上廣泛尋找性價比最高的零部件‘獵人式’供應鏈管理模式,向培育自己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的‘牧人式’管理方式轉變。”何濤稱。
趙福全也表示,整車與供應鏈企業之間的關系,已不再是簡單的買賣,而是一定要與關鍵供應商深度綁定。雙方需要聯合開發、數據共享,這樣才能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戰略互信。“整車廠以往簡單的訂單式管理和被動應急已經不行了,一定要建立敏捷的供應鏈。”趙福全認為,整車企業對于供應鏈的管控應建立在對供應鏈科學預測的基礎上。
國產芯片加速“上車”
供應鏈是汽車技術創新最活躍的陣地,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的供應鏈正在向軟件和硬件集成發展,向產業新生態快速延伸。而芯片作為汽車供應鏈最重要的一環,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出現短缺問題至今,一直是汽車行業的困擾之一。
付炳鋒認為,在傳統研發時代,整車企業基本上只關注一級供應商,對上游產業的技術情況、供應鏈情況掌握甚少,尤其是對芯片的掌握更是微乎其微。但在實行新能源汽車“三縱三橫”技術路線的創新戰略指引下,我國形成了全新的供應鏈體系和汽車產業新生態,加速了汽車和集成電路兩大產業的深度融合,芯片已成為智能電動車上不可或缺的關鍵零部件。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也表示,為努力緩解汽車芯片供應緊張局面,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提升汽車芯片供給能力,促進兩大行業加強交流,工信部指導車企加大力度梳理產業鏈供應鏈,識別卡點堵點,充分挖掘存量資源。同時,鼓勵集成電路企業加大產能調配力度,最大限度保障供應。
“與去年相比,國內汽車芯片供應緊張情況有了些結構性變化。”楊旭東表示。
合肥杰發科技有限公司(四維圖新旗下全資子公司)副總經理馬偉華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最短缺的芯片是車規級微控制器(MCU)和功率原件。“進入2022年后,消費類電子芯片市場需求放緩,芯片供應商產能已開始向車規級芯片傾斜。從當前市場情況來看,汽車芯片短缺問題較2021年已有明顯緩解,國產芯片也加快了上車速度。”馬偉華表示。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兼技術部部長王耀認為,芯片的關鍵問題是產能嚴重不足,自動駕駛高端芯片技術亟待突破。而汽車行業能做的就是加強與半導體行業的協同,加大對國產芯片裝車的支持。
楊旭東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繼續指導企業加大汽車芯片的技術攻關,推動汽車芯片生產線制造能力提升,指導車規級檢測認證能力建設、加強優秀汽車芯片方案的推廣應用,用好相關政策促進汽車芯片產品批量上車應用。同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發揮地方政府和行業龍頭企業的關鍵作用,推動提升汽車芯片供給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