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五部門推進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到2025年,在家電等行業打造200家百億品牌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03 22:26:09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7月2日,工信部、商務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消費品工業領域數字技術融合應用能力明顯增強,培育形成一批新品、名品、精品,品種引領力、品質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具體而言,在創新能力方面,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比例均超過80%。在供給水平方面,在紡織服裝、家用電器、食品醫藥、消費電子等行業培育2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打造200家百億規模知名品牌。在發展生態方面,創建50個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特色鮮明、輻射力強的“三品”戰略示范城市。

          五部門推進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圖為6月28日在廉江家電廣西融水專營店內,消費者在選購電器 新華社圖

          促進消費品工業加快邁上中高端

          消費品工業是我國重要民生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是保障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消費需求的重要支撐,在吸納就業、出口創匯、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了《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部署開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

          事實上,自該文件印發以來,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專項行動深入實施,消費品工業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產品供給能力和對需求適配性穩步提升,社會各界共同推進“三品”工作的良好氛圍已經初步形成。

          在此基礎上,“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制造業產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已成為引領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記者注意到,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在解讀本次《方案》時表示,當前,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蓬勃發展,數字經濟新動能持續增強,實體經濟發展模式、生產方式深刻變革,數字化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編制《方案》也是為了推進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深入實施“三品”戰略,更好滿足和創造消費需求,增強消費拉動作用,促進消費品工業加快邁上中高端。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指出,《方案》為未來四年深入實施“三品”戰略指明了方向,具有以下四大意義:

          一是有助于指導行業借力數字技術改善消費品供給,瞄準國際高端水平進行開拓,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在產業鏈中高端取得提升和突破,并將之作為長期努力的方向。

          二是有助于引導企業提升數字化研發創新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開發適應市場需求、滿足消費升級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

          三是有助于建立生產端和消費端數據鏈路,促進供給升級和需求升級協調共進,加快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四是有助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著力完善政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消費環境。

          數字化助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方案》共明確了數字化助力“增品種”、數字化助力“提品質”、數字化助力“創品牌”三方面的重點任務。

          其中,在數字化助力“提品質”方面,《方案》提出,要加大數字化改造力度賦能企業提質增效。在服裝家紡、家用電器、家具、家裝材料、皮革造紙、食品醫藥等行業,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實現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和產銷用協同發展。

          目前這些行業的智能制造水平如何?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目前,服裝家紡等消費品行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較快,企業數字化發展水平有較大提高,生產設備數字化率、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等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相對來說,家用電器行業的數字化水平較高,服裝家紡、食品醫藥等行業數字化水平居中,家裝材料、家居、皮革造紙等行業數字化水平相對較低。”趙剛給出一組數據:以2020年的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這項指標來看,家用電器約52.9%,服裝家紡約47.5%,食品約46.2%,醫藥約40.1%,家居、家裝材料則低于40%。

          趙剛認為,《方案》提出要在這些行業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也對這些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企業進行全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

          具體而言,一是要推進從品牌、生產、供應鏈、營銷、渠道、服務的全產業鏈的業務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二是要推進數據要素驅動的創新、管理和決策,用數據要素實現工廠全生產要素的優化和整合;三是要實現工廠對消費者需求的快速敏捷響應,生產制造的柔性排產和敏捷制造,端對端供應鏈協同和集成、精準的客戶服務等,實現網絡化協同和智能化制造。

          趙剛表示,數字經濟是第四次產業革命大浪潮,是企業轉型大機遇。推進智能制造,將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應把握五大機遇:一是智能制造推進企業與消費者需求的端對端連接、溝通和協同,讓企業把握消費市場大機遇。二是智能制造推進數字化賦智勞動者創新,讓企業把握產業創新的各種機遇。三是智能制造促進企業面對生產經營不確定性,讓企業把握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機遇。四是智能制造推進價值鏈上下游資源端對端鏈接和協同,讓企業把握產業鏈生態共生的機遇。五是智能制造推進數字化市場資源的全球協同,讓企業把握多邊市場機遇。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7月2日,工信部、商務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5年,消費品工業領域數字技術融合應用能力明顯增強,培育形成一批新品、名品、精品,品種引領力、品質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具體而言,在創新能力方面,企業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應用電子商務的企業比例均超過80%。在供給水平方面,在紡織服裝、家用電器、食品醫藥、消費電子等行業培育20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打造200家百億規模知名品牌。在發展生態方面,創建50個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特色鮮明、輻射力強的“三品”戰略示范城市。 五部門推進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圖為6月28日在廉江家電廣西融水專營店內,消費者在選購電器新華社圖 促進消費品工業加快邁上中高端 消費品工業是我國重要民生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是保障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消費需求的重要支撐,在吸納就業、出口創匯、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了《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部署開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 事實上,自該文件印發以來,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專項行動深入實施,消費品工業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產品供給能力和對需求適配性穩步提升,社會各界共同推進“三品”工作的良好氛圍已經初步形成。 在此基礎上,“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制造業產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已成為引領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記者注意到,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在解讀本次《方案》時表示,當前,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蓬勃發展,數字經濟新動能持續增強,實體經濟發展模式、生產方式深刻變革,數字化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編制《方案》也是為了推進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深入實施“三品”戰略,更好滿足和創造消費需求,增強消費拉動作用,促進消費品工業加快邁上中高端。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指出,《方案》為未來四年深入實施“三品”戰略指明了方向,具有以下四大意義: 一是有助于指導行業借力數字技術改善消費品供給,瞄準國際高端水平進行開拓,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在產業鏈中高端取得提升和突破,并將之作為長期努力的方向。 二是有助于引導企業提升數字化研發創新水平和核心競爭力,開發適應市場需求、滿足消費升級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 三是有助于建立生產端和消費端數據鏈路,促進供給升級和需求升級協調共進,加快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四是有助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著力完善政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消費環境。 數字化助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方案》共明確了數字化助力“增品種”、數字化助力“提品質”、數字化助力“創品牌”三方面的重點任務。 其中,在數字化助力“提品質”方面,《方案》提出,要加大數字化改造力度賦能企業提質增效。在服裝家紡、家用電器、家具、家裝材料、皮革造紙、食品醫藥等行業,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實現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和產銷用協同發展。 目前這些行業的智能制造水平如何?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目前,服裝家紡等消費品行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較快,企業數字化發展水平有較大提高,生產設備數字化率、數字化生產設備聯網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等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相對來說,家用電器行業的數字化水平較高,服裝家紡、食品醫藥等行業數字化水平居中,家裝材料、家居、皮革造紙等行業數字化水平相對較低?!壁w剛給出一組數據:以2020年的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這項指標來看,家用電器約52.9%,服裝家紡約47.5%,食品約46.2%,醫藥約40.1%,家居、家裝材料則低于40%。 趙剛認為,《方案》提出要在這些行業加快培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也對這些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企業進行全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 具體而言,一是要推進從品牌、生產、供應鏈、營銷、渠道、服務的全產業鏈的業務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二是要推進數據要素驅動的創新、管理和決策,用數據要素實現工廠全生產要素的優化和整合;三是要實現工廠對消費者需求的快速敏捷響應,生產制造的柔性排產和敏捷制造,端對端供應鏈協同和集成、精準的客戶服務等,實現網絡化協同和智能化制造。 趙剛表示,數字經濟是第四次產業革命大浪潮,是企業轉型大機遇。推進智能制造,將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應把握五大機遇:一是智能制造推進企業與消費者需求的端對端連接、溝通和協同,讓企業把握消費市場大機遇。二是智能制造推進數字化賦智勞動者創新,讓企業把握產業創新的各種機遇。三是智能制造促進企業面對生產經營不確定性,讓企業把握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機遇。四是智能制造推進價值鏈上下游資源端對端鏈接和協同,讓企業把握產業鏈生態共生的機遇。五是智能制造推進數字化市場資源的全球協同,讓企業把握多邊市場機遇。
          大消費 家用電器 智能制造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乱码高清视频 | 曰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五月婷六月丁香之综合在线 | 亚洲性爱视频久久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