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4 19:46:34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也無奈地承認,重啟煤炭發電是一個“痛苦但必要”的決定。
每經記者 李孟林 每經編輯 高涵
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大動脈“北溪1號”因常規維護停氣,再次撥動歐洲國家對天然氣供應的敏感神經。
據路透社報道,歐盟方面即將出臺一份鼓勵成員國減少天然氣使用的方案,在今冬取暖季前盡可能多地存儲天然氣。一向被視為全球能源轉型先鋒的德國,也無奈暫時重啟即將淘汰的煤炭和石油發電廠,以解燃眉之急。
當前,德國已經處于天然氣緊急計劃的第二級“警戒”級別,醞釀已久的重啟和增加煤炭與石油發電廠產能的計劃終于靴子落地。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13日,德國聯邦內閣通過了一項新的決議,表示煤炭和石油可用于發電,允許電網儲備系統的發電廠在有限的時間內重返電力市場,直至2023年4月30日。部分原定將從2022年10月31日起關閉的燃煤發電廠也將被并入到電網儲備系統中,允許繼續運營。
德國政府此舉旨在減少天然氣發電,確保能源供應安全。據路透社報道,粗略估算,該措施能節約德國天然氣消耗量的1%。如有必要,德國政府可能在10月份允許污染更為嚴重的褐煤發電廠重啟。
在啟用煤炭和石油發電的同一天,德國決定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煤炭。當地時間7月13日,德國國務秘書約爾格·庫奇斯表示,德國將從8月1日開始停止進口俄羅斯煤炭,從12月31日開始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
按照德國政府此前的計劃,德國已經將全面淘汰煤炭的時間提前8年至2030年。此番重啟煤炭發電或將威脅到這一目標的實現。
來自重視環保的綠黨的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也無奈地承認,重啟煤炭發電是一個“痛苦但必要”的決定。7月11日,哈貝克曾經表示,很難說“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在21日完成維護后,俄羅斯是否會恢復天然氣供應。
除德國外,捷克、荷蘭、奧地利等國都已決定取消對煤電的限制,法國則寄希望于核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395041540
據路透社報道,歐盟委員會即將在7月20日公布一項鼓勵成員國減少天然氣使用量的計劃,以應對俄羅斯進一步削減天然氣出口量的可能性,保障今年冬天的天然氣儲備。
計劃草案內容顯示,歐盟將建議成員國為減少天然氣用量的企業提供金錢激勵,以國家補貼的形式鼓勵工業和發電廠使用其他能源,同時將發起宣傳攻勢,呼吁民眾減少使用空調和取暖設備。
鼓勵措施包括用拍賣或投標的方式為減少天然氣用量的企業用戶提供資金補償。此外,各國政府還應當制定在天然氣供應危機的情況下,各個行業強制停工的先后順序。這一順序將綜合考慮行業的重要性及其對供應鏈的影響。
家庭用氣屬于歐盟法律的優先保護對象,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受天然氣配額的影響。但如果出現嚴重短缺,各國可以對辦公室、購物中心等民用設施的取暖和空調溫度采取強制設限措施。
“在儲備天然氣的關鍵時刻,歐盟層面及早采取集體行動,可以降低在冬季時削減需求的可能性,屆時削減需求將會更痛苦,”草案寫道。該草案在計劃正式公布前仍可能修改。
歐盟規定天然氣存儲設施的存儲量必須在11月前達到存儲能力的80%,目前的水平為62%,還差一大截。
草案數據顯示,在俄烏沖突爆發前,俄羅斯供應在歐盟天然氣進口量中占比高達40%。目前,這一占比已經下降至2016年至2021年平均年進口量的30%以下。
7月11日,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11日起暫時關閉公司負責運營的“北溪1號”兩條天然氣管道支線,進行常規維護,預計停氣維護時間為10天。但歐盟各國擔心由于俄烏沖突的影響,停氣時間可能會延長。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31N139504154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