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十年來高校R&D撥入經費累計上萬億 專利授權量增幅達到346.4%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9 18:56:54

          ◎十年來,高校R&D撥入經費從768.7億元增長到1592億元,十年累計撥入經費總額上萬億元。

          ◎十年來,高校專利授權量從2012年的6.9萬項增加到2021年的30.8萬項,增幅達到346.4%。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7月19日,教育部召開“教育這十年”“1+1”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科技創新改革發展成效。 

          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高校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支撐了我國教育、科技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了解到,十年來,全國超過40%的兩院院士、近70%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都集聚在高校。高校更是牽頭建設了60%以上的學科類國家重點實驗室。

          研究生在進行葡萄基因編輯載體構建方面的試驗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十年來高校專利轉化金額增幅接近十倍 

          雷朝滋介紹,十年來,高校牽頭建設了60%以上的學科類國家重點實驗室、30%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主動布局建設了25個前沿科學中心、14個集成攻關大平臺、38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布局建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超過1500個。“此外,高校牽頭建設了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和國家野外科學觀測臺站,初步形成了層次清晰、布局合理、支撐有效的科研平臺體系。” 

          在創新資源加速匯聚方面,雷朝滋介紹,十年來,高校R&D撥入經費從768.7億元增長到1592億元,十年累計撥入經費總額上萬億元。企事業單位委托科研經費從2012年的391.8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847.5億元,增長超過116%。高校科技活動中的R&D人員全時當量從20.9萬人年增長到33.4萬人年,增幅近60%。創新資源的匯聚為高校原始創新能力躍升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高校成果轉化能力也明顯提升。雷朝滋指出,十年來,高校科技成果供給力量和轉化效率顯著提升,高校專利授權量從2012年的6.9萬項增加到2021年的30.8萬項,增幅達到346.4%,授權率從65.1%提高到83.9%;專利轉讓及許可合同數量從2000多項增長到15000多項,專利轉化金額從8.2億元增長到88.9億元,增幅接近十倍,實現了質、效、能的同步提升。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原會長瞿振元表示,高校的R&D人員全時當量已經達到了33.4萬人年,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數量,同時是高質量的一支隊伍,高水平的一支隊伍。“高校牽頭建設了一批國家重大科研平臺,自主布局了一批高水平的、有穩定支持、長期進行深入研究的重大平臺,同時還系統建設了一批科研基地,這樣使得高校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科研平臺體系,來支撐科學研究。”

          從被動“接單式”向主動謀劃轉變 

          過去十年,高校科技創新取得不俗的成績,今后高校科技工作還需要從哪些地方發力? 

          對此,雷朝滋表示,能否有效支撐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也是檢驗世界一流學科和一流大學建設質量水平的重要標準。要大力推動“四個轉變”,在項目組織上,從被動的“接單式”向主動謀劃、主動服務轉變,建立重大任務組織機制,主動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行業產業發展的需要

          在平臺建設上,從“自由生長”向定向培育轉變。雷朝滋指出,圍繞重大需求和攻關任務,加強培育布局。在團隊建設上,從“戴帽子”向重實戰轉變,在實戰中發現和造就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及創新團隊。在支撐引導上,從資源引導向綜合施策轉變,要更加注重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

          雷朝滋進一步表示,高校要在攻克“卡脖子”問題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上下功夫。既要加快戰略高技術發展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又要瞄準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把科技的命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國家發展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安全性。

          北京大學副校長孫慶偉在介紹高校加強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時表示,近年來,北大逐步構建了結構合理的“人才金字塔”體系,重點引進和培養了一批學術造詣深厚,具有向上力、沖擊力和帶動力的戰略科學家和領軍學者,發掘了一批潛力突出、充滿活力和創新力的中堅人才隊伍;加強青年人才隊伍的戰略儲備,將資源投入向優秀青年人才傾斜;創新人事體制,鼓勵發展高水平專職研究人員隊伍,適度擴大優秀博士后的規模。

          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則表示,學校聚焦農業“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實現自立自強。學校圍繞大豆、水稻、小麥等作物開展種質創新、新品種培育等科技創新攻關,堅持做強種業“芯片”、提升糧食生產科技“含金量”,守住糧食安全“壓艙石”。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欧美在线精品亚洲综合网 | 亚洲综合国产在不卡在线亚洲 | 色青青久久影视 |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制服中文在线永久 |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