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0 22:32:09
每經記者 程曉玲 每經編輯 劉艷美
時間回撥到“520”這天,成都人的朋友圈被“消費券”和“TFS”刷屏。
當天上午,成都“520網購節”第一波消費券發放,66萬張不到5分鐘全部搶完。不過1天半時間,核銷率已達25%。
同日,全國首個大型海外消費體驗中心——TFS天府國際保稅商業中心在成都開門迎客。這家商業體量超4萬平方米的大型海淘地標,將引進500余個國際一線品牌、6萬余種全品類正品,打造沉浸式、體驗式新消費場景。
持續消費熱潮背后,是這座超大城市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保護經濟發展的堅定決心與行動。
近段時間以來,受新一輪疫情多點多發、烏克蘭危機等因素影響,“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在延續,全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都各類助企紓困政策作用持續釋放,經濟運行總體實現平穩開局。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承壓前行,作為“極核主干”的成都如何精準發力,確保經濟大盤行穩致遠?
韌性:成都經濟顯活力
5月9日晚,成都至布魯塞爾全貨機航線成功首航,只需14個小時,130余噸貨物就將到達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機場;
幾天后,“成都-馬德里-圣保羅”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通航,西南地區正式迎來首條南美洲直達貨運航線;
今年1~4月,成都機場客運吞吐量達1076.8萬人次,居全國城市首位;貨郵吞吐量20.4萬噸,其中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57.7%……
忙而有序的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在全球航空業格局重塑風口下“起飛”的同時,也從側面印證著這座城市參與全球產業鏈、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活力與潛力。
這僅僅是成都在后疫情時代顯現經濟韌性的一個縮影。
過去兩年多時間里,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沖擊。在這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測試”中,經濟總量逼近2萬億元、常住人口超2000萬的成都也面臨著艱巨考驗。
殊為不易的是,從最新“成績單”來看,成都經濟運行表現出較強韌性。
今年1~4月,成都工業經濟穩步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7.7%,分別高于全國、全省3.7和0.7個百分點。其中,電子信息產業增長12.9%,裝備制造產業增長5.3%,醫藥健康產業增長6.9%。
同期,成都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4.8%、0.2%、16.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43.6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2.5%。
市場主體相關指標能直觀反映一座城市的經濟活力——今年1~4月,成都新增市場主體20.5萬戶,增長21.3%,增量居副省級城市第一位,累計達到343.9萬戶;全社會用電量增長9.5%,4月稅電指數達102.3,處于景氣區間。
德勤數據顯示,成都今年一季度新增4家A股上市公司,新增新股數量位居中西部第一。從上市企業一季報來看,面對復雜嚴峻的壓力和挑戰,資本市場“成都軍團”逆勢實現高增長,106家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全部實現大幅增長,近八成公司實現盈利。
“從前4月主要經濟指標來看,成都經濟下行壓力在加大,但下行壓力更多體現在內需領域,供給端和外需領域仍表現出較強的增長韌性,并且與全國相比各項指標總體仍處于相對較快增長水平。”成都市經濟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咨詢張紫薇分析指出。
紓困:精準助企出實招
經濟數據的背后,是這座城市統籌發展和安全、系統推進助企紓困的精準發力。
在發展環境更趨復雜嚴峻的背景下,各項政策的出臺更需把握好“時度效”。
近日,國務院印發《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明確6方面33項政策,全力推動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盡快落地見效,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靠前發力、適當加力,著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
日前召開的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也提出,要“大力促進就業增收”“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紓危解困工作,著力穩市場主體保就業”。
在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看來,需要在市級層面針對當前的新形勢、新特點,結合成都實際情況,在預判預研各項風險挑戰的基礎上,迅速推出更具有持續性、更加便于企業申報和相關部門兌現的政策措施。
今年以來,成都已先后出臺《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助企惠企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關于落實相關惠企政策助企發展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措施,“千方百計助企紓困解難”。
用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朱健的話說:“在國家支持發展的大環境下,我們要營造更加有利發展的成都‘小氣候’。”
市場主體一頭連著發展大局、一頭連著百姓民生,對穩增長保就業至關重要。成都擁有345萬市場主體、147.2萬納稅主體,如何全力確保多層次市場主體穩定發展?
“靠前發力、適當加力”,各行業、各區縣也迅速行動起來。
疫情影響下,如何及時幫助廣大文旅企業“造血”和“輸血”,緩解企業經營壓力?成都市文廣旅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支持旅游行業紓困發展的政策措施》,助力重點旅游企業穩定健康發展,目前已有500家文旅企業申報享受紓困政策扶持。
汽車企業在上海和長春等地的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鏈受阻,人流、物流難暢通怎么辦?成都經開區及時制定出臺《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以赴穩增長工作方案》,為汽車等重點行業企業申請臨時通行證、開通物流綠色通道。
如何真金白銀支持工業企業穩產增產?成都市經信局發文明確支持工業中小企業成長,給予最高120萬元補貼。
各項政策全力協調穩定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也在為成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的持續推進“護航”,全市20條重點產業鏈正吸引上下游產業資源形成集聚效應——今年1~3月,全市90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54.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跑”出8.0%的增速。
5月20日,成都今年首次面向全市大規模發放消費券,財政資金規模1.2億元,發動金融單位和商戶疊加優惠活動,共計2.4億元。
“6億消費券的發放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很多企業都來咨詢詳細情況。”成都零售商協會秘書長歐建瓴表示,無論是惠企紓困政策還是促消費活動,對于商貿企業來說都是政府在關鍵時間作出的關鍵決定,將同時提升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
“在疫情影響逐漸減弱的情況下,出臺一個消費的刺激政策是恰逢其時的。”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看來,眼下提振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的信心上去了,消費就上去了,需求就上去了”,這就能進入一個正向循環。
下沉:深入一線促發展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打響之后,及時評估各項政策的到達率和可及性,不斷提高政策實施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穩增長的關鍵。對此,成都明確,要全力做到“應出盡出、應享盡享、應兌盡兌”。
在此過程中,“下沉”的重要性便凸顯出來。具體來講,就是下沉一線服務,推動各項助企紓困政策全面覆蓋、直達快享、動態評估、精準滴灌,讓市場主體早受益、真解渴。
5月11日的專項督導中,時任成都市發改委副主任的蔣明了解到彭州市濛陽新城區域總投資82億元的9個項目受招標、審計等問題困擾未能正常推進,幾天之內連跑三趟,緊盯落實;
5月14日舉辦的成都市集成電路產業鏈企業座談會上,成都市經信局副局長蒲斌現場“拉群”,并向企業承諾,“群里實時提出的問題,我們將立即梳理,建立臺賬,逐一落實”;
在與全市11個行業協會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后,成都市商務局局長張金泉表態,要把主題沙龍固化下來,形成商務部門與行業、企業的常態化對話機制……
在成都全市持續開展“促發展、惠民生、防風險”調研實踐活動,各級各部門均下沉到企業、項目、基層一線,以座談會、沙龍、上門服務等形式察實情、出實招。
此外,成都全市正組建農業、工業、建筑業、服務業、文旅、會展、交通運輸、國際物流、外貿9個重點行業領域服務專班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重點項目、投資促進、就業促進4個綜合協調服務專班,持續深化援企穩崗擴就業,提升政策實施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日前在受訪時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沒有變,支撐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有利因素和條件仍然不少,依然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留有足夠的政策空間和充足的政策工具儲備。
可以預見的是,更多助企紓困、利企惠民的政策和服務將持續落地見效。保持定力信心、咬緊目標任務,確保經濟合理增長,成都有信心,也有底氣。
封面圖片來源:成都高新區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