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7 20:36:06
◎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振國認為,目前醬酒進入了一個“調整期”,行業的集中度在提升,但在消費端消費升級的情況下,也存在分化。
◎怡亞通副總裁兼大唐酒業總裁王歡則認為,未來對大商們來說,品牌運營加自有品牌創建這種“雙輪驅動”式發展將成為重要一環,這將成為它們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每經記者 安宇飛 每經編輯 楊夏
7月25至27日,在“2022年大唐酒業品牌價值峰會”上,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振國認為,醬酒正處于一個行業調整期,盡管整個行業在集中,但消費升級也帶來了“分化”的趨勢。未來醬酒會朝多樣化、多元化等方向發展。
怡亞通(SZ002183,股價6.66元,市值173億元)副總裁兼大唐酒業總裁王歡認為,目前醬酒市場某些品牌方壓貨造成渠道庫存積壓,動銷及資金周轉壓力倍增。同時還存在一些知名品牌大單品價格存在嚴重市場倒掛現象。
那么,“醬酒熱”是否已經遇冷?要如何解決渠道庫存積壓等問題呢?
過去幾年,“醬酒熱”不斷發酵,醬酒行業出現了高速增長。光大證券一份研報顯示,2017年至2020年,醬酒收入年復合增速達13.15%,遠高于白酒行業整體1.78%的年復合增速。
據酒業家數據,2021年醬酒產能在白酒行業中僅為8.4%,但醬酒貢獻了31.5%的營收和45.8%的利潤,且營收同比增長了23%,利潤同比增長了24%。
不過到了今天,醬酒行業已經走向“下半場”,正逐步回歸理性。貴州省白酒企業商會會長丁遠懷認為,目前白酒行業處在“過度感性到瘋狂之后的理性狀態”。
丁遠懷說:“過去醬酒的感性到了瘋狂的狀態,到去年的上半年,可以說商家(不管)懂不懂賣酒的,都認為酒生意好做,只要有醬酒就能賺錢。”
劉振國表示:“我們看到醬酒前幾年的這種風口,不可能(繼續)那么的野蠻生長,回來調整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他認為,目前醬酒進入了一個“調整期”,行業的集中度在提升,但在消費端消費升級的情況下,也存在分化。
具體來說,這種“分化”指的是什么?
劉振國表示,原來在醬酒行業,可能大家都以茅臺為標準,向茅臺去靠近:都是53度,都是茅臺鎮……“但是我們回過頭看看濃香的成長,濃香最初在五糧液當老大的時候,都是52度,都是圍繞著川派濃香去追求,但是后來你也看到它不停地在分化,無論是香型的變化融合還是產品的度數。”劉振國說。
所以劉振國認為,醬酒一樣會存在分化,或者說朝多樣化、多元化的方向去發展。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上述“回歸理性”和“進入調整期”是否意味著醬酒行業發展遇冷?
王歡認為,醬酒持續向好的趨勢不可逆轉。他援引權圖醬酒工作室數據稱,2020年醬酒產業市場規模為2500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5000億元;2020年醬酒在白酒產業中的利潤占比為39.7%,預計2030年這一占比將超過50%。
但盡管向好的趨勢存在,目前醬酒行業發展也面臨著一些難題,特別是經銷商層面。王歡表示,今年開始,很多醬酒頭部品牌銷售壓力倍增,并且利潤在下滑。王歡展示的數據稱,2022年酒水行業一季報顯示,部分頭部醬酒渠道利潤下滑30%以上。
同時,一些醬酒品牌的大單品出現了市場倒掛的現象。王歡稱,有品牌大單品經銷商價達到三百多,市場價卻只有兩百多,每賣出一瓶酒,經銷商賠三十幾塊錢。
因此王歡認為:“單一頭部品牌的經銷,已經不再是酒商盈利的法寶。”
那么,經銷商如何應對動銷及資金周轉壓力呢?王歡表示,把OBM模式引入醬酒行業是一種解決方式,這也是目前怡亞通和大唐酒業的努力方向。
什么是OBM?王歡解釋道,“OEM”是指貼牌,即代工生產;“ODM”是原始設計制造,除了制造之外還加強了設計,打通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堰塞湖;“OBM”是原始品牌創建商,廠商提供的不再是簡單的貼牌,而是全套的從0到1的品牌創建解決方案。
為什么“OBM+醬酒”的模式有發展空間?王歡從行業角度進行了闡釋,他說目前濃香型白酒已經進入寡頭競爭時代,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劍南春、古井貢酒等等都是“響當當的名酒”,但是在醬香型白酒領域,目前卻是茅臺為主導的“一超多強”局面,這意味著新銳醬酒仍有巨大發展潛力。這一觀點,也和劉振國前面提到的“分化”走勢不謀而合。
除了市場前景之外,對大商(在銷售渠道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經銷商)而言,它們本身就掌握著終端渠道,在“部分大單品市場價倒掛”的背景下,把全部渠道放在某一知名品牌的大單品上顯然無法實現渠道效益最大化,因此發展自有品牌也將成為一種破局方式。
王歡認為,未來對大商們來說,品牌運營加自有品牌創建這種“雙輪驅動”式發展將成為重要一環,這將成為它們轉型升級的新路徑。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81505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