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04 00:11:41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楊夏
自2017年終止創業板IPO后,時隔4年多,大洋泊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洋泊車)轉道申報掛牌新三板,并計劃募集資金1102.30萬元,近日已收到掛牌審查部第二次反饋意見。
大洋泊車主要產品為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多用于房地產、政府、企事業單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等。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大洋泊車存在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比例較高、回款速度較慢的情況,2020年、2021年應收款項余額中,逾期金額占比分別為53.62%、42.47%。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視覺中國圖 楊靖制圖
三成主營收入來自房產
大洋泊車的IPO之路開始于2014年簽訂首發上市輔導協議,2017年6月向證監會報送創業板IPO申報材料,于2017年9月撤回上市申請。
2020年、2021年,大洋泊車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34億元、5.93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2948.53萬元、4955.60萬元。大洋泊車稱,公司凈利潤狀況良好,不存在未消除的可能影響本次掛牌的相關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為大洋泊車貢獻99%以上收入的智能立體車庫主要應用于房地產開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決定了公司的客戶主要為房地產企業、建筑工程公司、投資公司、政府及其相關單位。受房地產客戶資金杠桿較高、建設周期長以及政府、市政基礎配套等項目審計時間長、審批環節多等影響,導致公司回款速度較慢。
2020年末、2021年末,大洋泊車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3.07億元、4.14億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69%、69.82%,占比較高;此外,應收款項余額(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已逾期金額分別為1.76億元、1.94億元,占比分別為53.62%、42.47%。不過,大洋泊車認為,逾期應收賬款期后回款情況較好,截至2022年6月22日,公司2020年末、2021年末逾期金額回款比例分別為55.33%、27.14%。
大洋泊車表示,逾期應收賬款的原因為下游客戶主要系房地產和建筑工程客戶,受疫情及房地產調控的影響,導致出現逾期支付貨款情形,以及部分客戶未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的信用期進行付款。
對于應收賬款相關風險,大洋泊車針對房地產客戶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包括減少存在信用風險的房地產客戶合作,降低風險源頭;對于逾期付款的房地產客戶,嚴格采取停工的措施,不付款不進場;針對應收房地產客戶款項,采取資產抵債、訴訟等收款措施回款。
記者注意到,2020年大洋泊車核銷應收賬款金額為499.60萬元,涉及客戶大部分為房地產企業,部分客戶貨款已經經過訴訟判決,執行中查無財產,無財產可執行。
為降低應收賬款風險,大洋泊車主動開發更多的其他行業客戶。2020年、2021年,公司來源于房地產行業客戶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3.02%、32.50%,仍為公司重要收入來源,但相比前次申報IPO期間已有所降低,2014~2016年,上述比例達到61.94%、57.69%、54.71%。
代銷模式收入約占八成
大洋泊車的銷售模式主要為代銷模式,2020年、2021年,其代銷收入占比分別為74.73%、83.02%,2021年為提高市場占有率,及擴大銷售規模,大洋泊車發展了更多的代理商。
記者注意到,在公開轉讓說明書(申報稿)內,大洋泊車列舉的3家同行業可比公司均以直銷為主,大洋泊車毛利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原因之一,就是代銷收入占比較高。“代銷模式下代理商開發客戶的銷售價格中包含了代理費用,故代銷模式相對毛利較高。”
然而在反饋意見回復中,大洋泊車分析“主要采取代理模式是否符合行業特征”時,另外增加了兩家可比公司,均以代銷為主。因此大洋泊車表示,不同的企業根據自身特點采取不同的銷售模式,公司采取代銷模式為主,直銷模式和經銷模式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符合行業特征。
由于智能立體車庫項目主要配建房地產項目,市場客戶資源在地域上較為分散,在客戶需求時間分布上也間隔較長,大洋泊車采用代銷模式協助開發客戶,能夠減少開發成本,同時,代理商存在一定的地緣優勢,能夠快速高效地獲得目標客戶。
然而,2020年、2021年代理商數量分別為61家、75家,其中新增代理商36家、50家,新增代理商代銷收入占車庫收入比例分別為35.82%、48.44%,而整體代銷收入占車庫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71%、83.75%。也就是說,約一半左右車庫收入來源于各年度的新增代理商。
對此,掛牌審查部在二次反饋意見中要求公司補充披露,代理商變化較大、各期業務主要來源于新增代理商的原因及合理性;結合公司業務的獲取來源及承接方式,說明承接業務與成立代理商的先后順序關系,代理商是否僅為單一特定項目承接而成立,項目完工后代理商的存續情況,是否存在已注銷的代理商及注銷原因。
對于申報掛牌新三板相關事宜,2022年7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大洋泊車進行了解,但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現階段不適合接受采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