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07 07:09:12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央視新聞7日消息,當地時間6日晚,烏克蘭國家核能公司發布公告稱,俄羅斯軍方炮擊扎波羅熱核電站是為了破壞其基礎設施并將其與烏克蘭電力系統斷開,并試圖造成烏克蘭南部缺電的情況。與此同時,俄羅斯國防部6日晚發布公告,指責基輔政權系統性地對烏克蘭核能設施進行挑釁并威脅到它們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當地時間8月6日,黑海港口外運農產品問題聯合協調中心發表聲明稱,已授權四艘船7日從烏克蘭切爾諾莫斯克港和敖德薩港出發,總計將運載超過16萬噸糧食。當日中午和下午,第二批離開烏克蘭港口的另外兩艘船“Navistar”號和“Rojen”號運糧船先后抵達土耳其海域。
據央視新聞7日消息,俄羅斯國防部6日晚發布公告,指責基輔政權系統性地對烏克蘭核能設施進行挑釁并威脅到它們的安全。公告指出,2022年8月5日,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在預定的工作人員換班期間,對扎波羅熱核電站發動了炮擊。炮擊破壞了兩條高壓電線和一條氫氣管道,還造成扎波羅熱地區超過1萬名居民斷水斷電。僅僅由于俄羅斯武裝力量各部隊采取了得當、合適和有效的行動來保護核電站設施,核電站的關鍵基礎設施才沒有受到破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俄國防部強調烏克蘭當局的上述行為應當被視為核恐怖主義行徑,同時,聯合國官員繼續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管理層對扎波羅熱國家核電站狀況進行客觀的國際監測制造障礙。
俄國防部稱,這不是基輔政權第一次在有輻射危險的地點進行類似挑釁。烏克蘭武裝力量對扎波羅熱核電站的炮擊是蓄意的和長期的,不僅對烏克蘭而且對歐洲的核安全造成了真正的威脅。如果扎波羅熱核電站發生事故,將是一場全球性的人為災難,其放射性污染的規模將大大超過切爾諾貝利和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后果。
俄方再次呼吁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譴責基輔當局的犯罪行為,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其在烏克蘭的核設施進行挑釁。
8月5日,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站遭到兩次炮擊,俄烏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造成這兩次襲擊。
當地時間8月5日,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站遭到第二次炮擊。俄烏雙方都指責對方制造了這兩次襲擊。據烏通社5日報道,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當天發布消息稱,當地時間5日14時30分,俄羅斯軍方采取挑釁行為,向扎波羅熱核電站方向開火,擊中了扎波羅熱核電站的高壓線。報道稱,目前扎波羅熱核電站仍在繼續運行,沒有記錄到放射性物質的排放。隨后,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再次發布消息稱,俄軍火箭彈第二次襲擊了扎波羅熱核電站,襲擊嚴重破壞了氮氧站和輔助建筑,存在氫氣泄漏和放射性物質濺射的風險,目前未造成傷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烏克蘭國家通訊社8月5日報道稱,烏克蘭外交部當天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俄羅斯軍隊對扎波羅熱核電站的襲擊,并呼吁國際社會立即采取措施,迫使俄羅斯移交核電站控制權。當天早些時候,當地政府表示,烏克蘭武裝分子炮擊了扎波羅熱核電站區域,襲擊發生在工人換班期間。之后,塔斯社報道稱,烏方在此次襲擊兩小時后再次對扎波羅熱核電站發動襲擊。第二次襲擊來自第聶伯河對岸,核電站的工業場地被擊中,當地機構正在調查損失情況。
據央視新聞8月7日消息,當地時間8月6日,黑海港口外運農產品問題聯合協調中心發表聲明稱,已授權四艘船7日從烏克蘭切爾諾莫斯克港和敖德薩港出發,總計將運載超過16萬噸糧食。授權一艘糧船7日從伊斯坦布爾出發,前往烏克蘭切爾諾莫斯克港采購糧食。
聲明稱,最新獲得授權從烏港口啟航的四艘貨船載有數萬噸玉米、餐食和葵花籽油等糧食,其目的地為土耳其、意大利等國。糧船啟航的確切時間可能會因準備情況、天氣狀況或其他意外情況受到影響。預計這些船只將在抵達土耳其領海的錨地后接受安全檢查。
聲明稱,聯合協調中心還授權“OSPREY S”號駛往烏克蘭南部港口切爾諾莫斯克港運糧,該船目前正在伊斯坦布爾西北部停泊,等待7日安全檢查結束后起航。
7月2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多爾瑪巴赫切宮,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右)、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中左)與烏克蘭基礎設施部部長庫布拉科夫(左)在簽署協議。圖片來源:新華社
此外,聯合協調中心在聲明中還表示,即將完成運輸程序的制定,將以規范操作來支持黑海糧食外運相關協議的具體實施。預計這套標準運輸流程將于下周初對外發布。
當地時間8月6日晚間,土耳其國防部發表聲明稱,在聯合協調中心各方代表密集的工作和協調下,7日將有4艘糧船從烏克蘭港口出發,其中1艘從敖德薩港出發,另外3艘從切爾諾莫斯克港出發。
自俄羅斯、烏克蘭和土耳其和聯合國上月就黑海港口外運農產品問題達成協議后,連日來已有多艘運糧船從烏克蘭港口起運,將沿著博斯普魯斯海峽前往目的地。
此外,當地時間6日,俄烏沖突以來首艘前往烏克蘭采購糧食的干貨船抵達烏克蘭切爾諾莫斯克港。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8月6日晚,據法新社報道,烏克蘭駐黎巴嫩大使館透露“烏克蘭港口糧食安全運輸倡議”框架下,第一艘從烏克蘭出發的運糧船“RAZONI”號將無法于8月7日抵達黎巴嫩北部城市的黎波里的港口。當被問及無法按時抵達的原因,烏克蘭駐黎大使館說“無法提供更多信息”。
圖片來源:新華社
記者隨后詢問了黎巴嫩的黎波里港負責人艾哈邁德·塔米爾(Ahmed Tamer),他證實“RAZONI”號已經從目的地名單中刪除了“的黎波里港”。
當地時間8月6日晚間,懸掛土耳其國旗的運糧船“Polarnet”已進入土耳其海域。這艘船是自俄烏沖突爆發后第二批離開烏克蘭港口的三艘運糧船中的一艘。該船裝載了12000噸玉米,從烏克蘭的切爾諾莫斯克港出發,目的地是土耳其卡拉蘇(Karasu)。
當日中午和下午,第二批離開烏克蘭港口的另外兩艘船“Navistar”號和“Rojen”號運糧船先后抵達土耳其海域。其中“Navistar”號已完成聯合協調中心要求的安全檢查,“Rojen”號則將在當地時間7日早晨接受安全檢查。
截至目前,已有四艘運糧船分別從烏克蘭敖德薩港和切爾諾莫斯克港出發,均已成功通過相關安全路徑,抵達土耳其海域。其中8月1日出發的首艘運糧船預計將于當地時間8月7日抵達黎巴嫩。6日抵達土耳其的三艘糧船在完成安全檢查后將沿著博斯普魯斯海峽前往各自目的地。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