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08 22:27:51
每經特約評論員 陳憲
GDP三大需求俗稱“三駕馬車”,即最終消費、資本形成和凈出口。研究它們通常有兩個口徑,一是三大需求在當年GDP中的比重;二是三大需求對同年GDP增長的貢獻。以疫情前的2019年為例,在當年的GDP中,消費支出占55.8%;同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8.6%,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
在分析短期經濟波動時,往往關注三大需求對增長的貢獻率,因為它們更加敏感地反映需求的動態變化。分析這些變化的原因及走向,有助于采取相關的政策措施,保持經濟運行的穩定。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2.5%,最終消費和資本形成均貢獻了0.8個百分點,而凈出口貢獻了0.9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最終消費相當乏力,資本形成相對走軟,凈出口則表現搶眼。
在現階段,最終消費對增長的貢獻達到60%左右是常態。然而,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對增長的貢獻僅為三分之一,二季度更是為負值。所以,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長能否實現預期目標,關鍵看消費的貢獻能否回歸正常,政策措施的重點要著力提升消費對增長的貢獻。
分析經濟增長的中長期最優路徑時,則要看GDP的需求構成。改革開放40多年來,前30年左右的時間,中國經濟基本是出口加投資拉動的增長模式。近十多年,中國經濟在轉向以擴大內需為基點,以增加居民消費為重點的增長模式。具體的要求和表現,就是在GDP的構成中,穩步提高最終消費占比,近期至少達到占GDP三分之二的水平。增加消費占比與當下的三件大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經濟持續健康增長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密切相關。
首先,黨中央在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綜合研判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努力再造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基礎上,作出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抉擇。“雙循環”要求以國內大循環為基點,也就是以內需為主體;在內需中,最終消費占“大頭”,一般在三分之二及以上;資本形成既是當期的內需,又將滿足下一期的最終消費。所以,在良性的“雙循環”中,保持最終消費的合理占比是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長期以來,在我國GDP的三大需求中,最終消費一直處于弱勢。在疫情暴發前的幾年,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和發展模式轉變,最終消費占比出現了積極的變化,但由于疫情對服務消費的嚴重打壓,致使近年來最終消費占比又出現了不正常的波動。為了適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需下大力氣提高最終消費占比。
其次,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一個內在要求是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較大的經濟波動,都是總需求與潛在總供給的偏離。這種偏離既可能是有效需求不足,也可能是有效需求過度。上個世紀發源于美國的大蕭條,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以及這場疫情沖擊后的情形都是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有效需求不足。在新冠疫情沖擊下的有效需求不足已經持續了較長時間。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消費需求不足和投資需求不足,但刺激政策的作用往往是對投資需求較為有效,而消費需求一旦下滑,其回升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而對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產生較大影響。有效需求過度的情形經常發生在政府財政赤字和貨幣政策寬松的情形下,也就是當下歐美國家及日本出現的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這些國家長期以來貨幣政策過度寬松,又在能源供給沖擊和供應鏈影響的雙重作用下,導致了這場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反映的并不是真實的有效需求。反觀我國,由于較好地堅持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搞貨幣放水,始終將年CPI控制在3%以下的水平。較小的通脹壓力,為實施宏觀經濟政策,增加最終消費占比創造了條件?,F在的主要工作是通過穩增長、穩就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并增加對低收入群體的轉移支付和發放消費券等措施,促進最終消費占比上升,以實現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
第三,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深刻背景,作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判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需要不斷提高人民的可支配收入,進而提高人民的消費能力;就是要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降低人們的儲蓄傾向,提高人們的消費傾向?,F階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外延已經大大擴展,除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以外,還包括對新產品新服務的多方面需要。要通過科技創新不斷增加新產品新服務的供給能力,同時,不斷降低新產品新服務的價格,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廣泛的消費需求。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