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1 18:47:15
◎“截至8月10日,成都站延期場次受影響的3000余名觀眾中,僅16%退票?!薄吨淮饲嗑G》出品人、監制之一、域上和美集團董事長邱偉表示,這給了他極大的信心。
◎售票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愿意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買單。
每經記者 杜蔚 溫夢華 每經編輯 張海妮
一場虎年春晚,讓《只此青綠》走入大眾視野。
對于這部舞蹈詩劇巨作而言,有一座城市,給予了它太多的驚喜和感動。7月中旬,《只此青綠》成都站巡演,不僅迎來了三輪加場“即刻售罄”的盛況,而且在突遇疫情,被迫按下暫定鍵后,卻有超八成成都觀眾選擇不退票,靜待“青綠”歸來。
時至今日(8月11日),《只此青綠》已在十余座城市演出近130場。所到之處,幾乎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多地加場。
《只此青綠》成都站演出現場。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舞臺上,《只此青綠》以當代故宮研究員為“展卷人”的視角切入,帶觀眾“走入”這幅以大地天空為紙、以舞蹈肢體繪制的中式美學畫卷;舞臺下,《只此青綠》也需要“展卷人”助力,方能走近觀眾,域上和美充當的便是這個重要角色——從最初的投資創作到巡演宣傳,都有它的身影。
“確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沒想到這么火爆。”近日,《只此青綠》出品人、監制之一、域上和美集團董事長邱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從投資人視角細致解讀《只此青綠》緣何成為現象級IP。
“截至8月10日,成都站延期場次受影響的3000余名觀眾中,僅16%退票。”邱偉表示,這給了他極大的信心,對于拿下《只此青綠》獨家旅游演藝版權后,該如何打造,才能助其產業鏈進一步縱深發展,他有著更多的思考……
邱偉(左)。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只此青綠》早已不僅是一部舞臺藝術作品,而是成為一個現象級的文化IP。
邱偉透露,域上和美早在兩年前就與故宮博物院、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等建立聯系,早早“鎖定”了爆款《只此青綠》。
“《千里江山圖》本身是一個巨大的IP,《只此青綠》更是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表達。成都,作為一個人口超2000萬的城市,市民對優秀藝術作品的渴求度非常高,非常愿意為藝術消費,因此會有一個非常好的市場反饋。”邱偉告訴每經記者,“(在)成都休閑文化氛圍下,人們對精品文化藝術的追求,尤其對各類戲劇藝術及傳統文化的喜愛,是刻在成都基因中的”。
早年,無論是四川話版《茶館》,話劇《蘇東坡》,還是電音荒誕喜劇《欲望街角》,在成都均備受追捧,場場爆滿。
每經記者注意到,《只此青綠》火爆背后,是觀眾內心深處一次次被點燃的文化自信,以及當今文化消費不斷年輕化的趨勢。
《只此青綠》劇照。圖片來源:域上和美公眾號
近年來,河南廣播電視臺“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唐宮夜宴》《洛神水賦》、冬奧會開幕式的二十四節氣倒計時,以非遺、傳統文化主打的國潮節目等,正在愈發成為年輕人的追捧對象。售票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愿意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買單。
浸淫演藝市場多年,邱偉對這種變化同樣深刻感知。在他看來,與很多年前相比,這個時代帶給我們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讓傳統文化回歸和回望愈發強烈。當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加愿意去了解傳統文化、熱愛傳統文化,甚至去親身感受體驗傳統文化,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把傳統文化挖掘出來,通過創新手段進行創造性轉化,讓傳統內容走向大眾,讓更多的人愿意接受、消費,這是我們這些從業者需要思考的。”邱偉表示。
《只此青綠》踏著傳統文化復興浪潮而來,不僅樹立了一座藝術豐碑,還激活了深藏于大眾內心深處的中華文化基因。巡演至今(8月11日)已順利演出近130場,所到之處,均掀起觀看熱浪。
《只此青綠》成都巡演,市民掀起“青綠熱”。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然而一個IP,想要長存于市場和大眾心中,還需要探索更多的“破圈”方式。以展卷舞臺劇為起點的《只此青綠》,下一步如何“活化”尤為關鍵。每經記者采訪了解到,《只此青綠》將從旅游演藝、電影、數字藏品等領域開發,其中,最受市場期待的旅游演藝版權,已被域上和美獨家拿下。
“《只此青綠》目前只是一個在各個城市劇場巡演的藝術作品,‘巡演’有其局限性,比如受劇場條件限制、無法讓更多觀眾看到等。”邱偉向每經記者坦言,即便在成都開了很多場,但也只有幾千觀眾有機會看到。與此同時,“巡演還會產生交通運輸費用等方面的成本”。
在邱偉看來,旅游演藝版將接棒巡演版,讓《只此青綠》IP得到更好的延續,強化其生命力。“我們希望優秀的藝術作品能有更多人欣賞,《只此青綠》駐演后,將更能普惠大眾市場,將不再受場地、時間等因素限制,還能降低演出成本,未來可以天天演。巡演無法達到的一些視覺或技術上的遺憾,也可以通過駐演來彌補。”
邱偉曾帶領團隊打造的另一部駐演作品是大型史詩劇《文成公主》,由音樂劇改編,至今走過10年,是西藏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也是拉薩游的標配。
《文成公主》10個演出季,吸引400余萬游客,票房超10億元。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杜蔚 攝
談及《只此青綠》駐演版的選址,邱偉表示,一定是與《千里江山圖》有親密調性且文化屬性相符的地方,“我在想,山水秀美、人文鼎盛、傳統文化底蘊深厚的地區應該比較合適。目前我們正在與多地政府、地方企業積極對接,希望通過駐演形式把《只此青綠》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盡管新冠疫情管控總體向好,但無法避免其零星反復,這也給演藝市場帶來了一些影響。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在今年發布了《2021全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為335.85億元,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41.31%。
時不時遭病毒狙擊的演藝行業,在復演和叫停中艱難前行,整個市場也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考驗。“疫情前,我們過得很順利。近年,疫情對我們來講是一次珍貴歷練,也是一場生死考驗。”與每經記者聊起與疫情博弈的這幾年,邱偉感慨良多。
文旅市場中,已有部分公司倒下,就連演了19年、7000多場的知名大IP《云南映象》也無法幸免。三個多月前,《云南映象》突然停演,楊麗萍含淚宣布解散團隊。
圖片來源:@楊麗萍 視頻截圖
“疫情為演藝市場做了一次全面體檢。對我們既是壞事,也是一次獲得新生的機會。”邱偉說,“我們學會了如何求生存,通過求生,進一步認識到,作為一家文化企業在遇到危機時,該如何降成本、開拓市場、優化內容等,這對我們來講是極大的收獲”。
誠然,經歷疫情洗禮,最后能存活下來的文旅企業,勢必應對危機的能力更強。談及域上和美的求生法則時,邱偉透露:“首先在選擇內容上,要有眼光;其次,得沉下心來做內容,有沒有定力很重要;第三則是需要抓住機會。”
邱偉認為,演藝行業的繁榮昌盛,不能僅靠幾家頭部公司,“我希望更多文化企業加入,大家一起攜手,把文化與旅游產業的融合做起來,祝福我們的演藝同行在經歷疫情洗禮后,都能抓住傳統文化復興的時代契機,生產更多優秀的演藝作品,百花齊放,相映生輝,回報市場和群眾的期待,共同促進整個行業蓬勃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