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1 22:55:19
每經記者 許立波 每經編輯 張海妮
2022年8月9日晚,華東醫藥(SZ000963,股價44.39元,市值776.7億元)披露2022年半年報。報告期內,華東醫藥共實現營業收入181.98億元,同比增長5.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41億元,同比增長3.09%;扣非凈利潤為12.72億元,同比增長6.52%。
數據來源:公司半年報 IC photo 劉紅梅制圖
不過,華東醫藥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為2.84億元,同比下降83.65%,主要系銷售收款及政府補助同比減少、支付保證金及研發費用增加所致。
在8月10日舉行的中報業績交流會上,華東醫藥方面也對此進行了解釋,并稱現金流上并不存在風險。
“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應收賬款同比略有上升,因為疫情等原因,醫院的回款速度確實會略有下降,但是我們上半年整體回款還是比較穩定的。另外,上半年各項稅費支出同比增加了大概8個億的現金,主要原因是去年上半年,因為疫情等因素(影響),有很多稅費緩繳政策,導致經營性現金流延期支付。如果剔除這些影響之后,實際上還是比較平穩,當然下半年開始,公司也已經加快催款力度,有效控制付款的進度。整體的經營性現金流相信在三季報開始應該會得到明顯的改善。”華東醫藥方面表示。
醫美業務實現快速增長
華東醫藥是一家集醫藥研發、生產、經銷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藥上市公司,業務覆蓋醫藥全產業鏈,以醫藥工業為主導,同時拓展醫藥商業、醫美產業和工業微生物業務。
記者注意到,分業務板塊看,2022年上半年,商業、制造業、醫美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22.28億元、57.29億元和8.9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93%、2.31%和130.25%。
從中可以看出,醫美業務作為華東醫藥近幾年的重點布局方向,在2022年上半年實現了快速增長。半年報顯示,國際市場上,全資子公司英國Sinclair上半年實現合并營業收入6325萬英鎊(約合5.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4.3%,實現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1184萬英鎊,均創Sinclair歷史最好水平。
此外,華東醫藥仍然秉持了此前“買買買”的策略,還將目光瞄向了醫美能源設備這一細分領域。今年2月,Sinclair收購了能量源型醫美器械公司Viora100%股權,并正式將其納入合并報表。Viora專注于醫美無創及微創能量源設備,具備采用激光、強脈沖光、射頻、高壓噴射和微晶磨皮等技術的產品組合。華東醫藥方面稱,Viora公司產品可與上市公司現有醫美能量源產品線形成有效互補,實現公司能量源醫美器械產品種類全布局。
國內市場上,在今年初華東寧波開始破產清算并移出上市公司報表后,全資子公司欣可麗美學已成為華東醫藥國內醫美業務的運營主體,并負責“少女針”Ellansé(伊妍仕)在國內的推廣銷售。報告期內,欣可麗美學實現營業收入2.71億元,超越去年同期華東寧波醫美業務收入及對公司利潤貢獻,已成為公司醫美業務的重要增長引擎。
備受關注的“少女針”產品Ellansé伊妍仕于2021年8月在國內上市。半年報披露,在市場開拓方面,目前該產品的簽約合作醫院數量已超500家,培訓認證醫生數量超過900人,并布局了5個國內定點授證醫生注射培訓基地。不過,半年報及中報業績交流會均未涉及“少女針”具體的銷售數據。
此外,隨著半年報的發布,華東醫藥還首次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擬以25元/股的價格對117人進行限制性股票激勵。考核年度為2022年至2024年,業績考核目標為:以2021年凈利潤為基數,各考核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于7%、23%和50%。
對此,在中期報告交流會上,華東醫藥管理層解讀稱,前兩年公司在阿卡波糖失標集采、百令膠囊國談等事件后承受了較大的業績增長壓力,因此公司也一直在等待一個經營企穩向好的時點能適時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有助于提高公司核心管理層團隊的凝聚力,推動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
醫藥BD策略有所轉變
醫藥商業方面,華東醫藥繼續深耕浙江市場,拓展院外市場,加快代理業務拓展。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122.11億元,同比增長8.95%,累計實現凈利潤1.98億元,同比增長16.52%。
醫藥工業方面,集采、醫保談判降價以及上半年疫情的影響已被逐漸消化。報告期內,華東醫藥在醫藥工業板塊上的核心子公司中美華東實現營收55億元,同比增長1.4%;扣非凈利潤為10.64億元,同比下降3.7%,相較第一季度大幅收窄。
2022年6月,中美華東阿卡波糖片(50mg)和注射用泮托拉唑鈉(40mg)順利中選河南13省藥品聯盟開展的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44個接續品種續約,集采續約中標結果已于2022年7月起陸續在聯盟各省開始實施。另外,在今年7月舉行的第七批全國藥品集中采購上,中美華東的嗎替麥考酚酯膠囊、鹽酸吡格列酮片和西安博華的奧硝唑片參與本次投標并均順利獲得中標資格,第七批集采結果預計將于2022年11月起開始實施。
從研發角度看,報告期內公司醫藥工業研發支出5.8億元,同比增長34.1%,其中費用化支出5.4億元。目前,華東醫藥通過自主研發、外部合作和產品授權引進(License-in)等方式,已儲備在研創新產品及生物類似藥項目43款,其中4款產品處于III期臨床階段,4款產品處于II期臨床階段,覆蓋腫瘤、內分泌和自身免疫等領域。
醫藥BD(商務拓展)方面,2022年2月,華東醫藥先后三次出手,先以最高不超過7500萬美元的總金額引入美國AKSO的一款抗腫瘤創新藥AB002;后又以最高2200萬美元首付款、最高不超過6.4億美元的費用引入美國Kiniksa公司的2款自身免疫領域新藥Arcalyst和Mavrilimumab;又以1.05億歐元認購德國藥企Heidelberg Pharma公司35%股權,加碼ADC(抗體藥物偶聯物)領域;2022年6月,中美華東與Julphar達成戰略合作,實現了利拉魯肽注射液糖尿病及減肥兩個適應癥的首次“出海”。
在中報業績交流會上,公司管理層也對當下醫藥商務拓展上的思路進行了梳理,他們認為,往年華東醫藥更為關注的還是盡可能使藥物管線更為豐富,這一策略在今年已有所轉變,“今年,我們BD策略更偏向于接近上市或已上市的產品。國內創新藥經過10年的發展,許多臨床藥品都進入到了上市申請或已經獲批這一階段,也讓我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這些產品。”
另外,華東醫藥方面還表示,近兩年生物醫藥行業的投資環境并不是很好,很多初創企業并不愿意自己來做藥品的商業化,這就給予了華東醫藥這類有“強大商業管理能力”的公司更多機會。“所以今年,我們絕大部分做的項目、評估的項目都是已經接近上市的,都是能為華東醫藥在2023年、2024年帶來銷售額、帶來利潤的項目。”
記者注意到,截至8月11日收盤,華東醫藥股價報收44.39元/股,小幅下跌0.78%。
封面圖片來源:數據來源:公司半年報IC photo劉紅梅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