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5 22:47:20
每經記者 黃宗彥
每經評論員 黃宗彥
大股東減持,而且是多名大股東減持,還有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清倉式減持,這絕對是中小投資者最不想面對的情形。
近日,光伏設備龍頭捷佳偉創(SZ300724,股價144.80元,市值504.3億元)披露中報,一同披露的還有兩份股東減持公告。
根據公告,該公司多位股東計劃合計減持股份不超過1905.9265萬股,占公司股本比例達到5.48%。其中,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的現任董事長余仲,計劃通過其控制的恒興偉業、弘興遠業、鼎興偉業,減持不超過517.62萬股,占總股本比例1.49%。公司控股股東之一梁美珍的一致行動人蔣婉同,計劃清倉其持有的股份1067.5325萬股,占總股本比例3.07%。而蔣婉同為梁美珍之女,梁美珍系公司前董事長。
事實上,這并非捷佳偉創股東首次大規模減持。在今年3月初,多名大股東在解除限售之后,便以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合計完成減持股份866.61萬股,套現合計約10.27億元。
這種大股東減持甚至清倉式減持的現象,并不罕見。比如,桃李面包(SH603866,股價14.18元,市值189億元)的創始人及多個股東,就在公司禁售股全面解禁以后,多次減持套現,也曾一度引發關注和爭議。
創業者在成功上市之后,享受資本市場的紅利本無可厚非。從減持流程來看,相關公司也按照相關監管要求提前進行了披露。但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是,資本市場在激勵創業者實現個人財富增值目標之外,該如何更好地激勵企業家精神?如何更好維護投資者的權益?如何更好地促進公司的未來發展?
資本市場的本質是什么?其實是為了讓創業者的企業家精神充分涌流。
可以說,成功上市的公司已經屬于佼佼者,他們所具有的融資能力和融資渠道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的未上市企業。因此,在通過IPO獲得融資后,上市公司理應優先制定發展計劃,通過引進高端人才、加大研發力度、開拓市場等途徑善用資金,并用良好的業績表現回饋投資者,從而形成正向循環。成功上市絕對不是終點,而應該是企業家精神新的起點。如果將上市公司視作變現工具,將是對企業家精神的傷害和破壞。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創始人或者大股東減持,很多時候會向市場傳遞一個信號,即對公司或者行業前景不看好,準備提前套現出局?;诖耍壥袌隹赡軙l恐慌,甚至發生踩踏,無論短期或長期,都不利于公司發展。
今年以來,伴隨光伏賽道景氣度一路走高,作為上游設備龍頭的捷佳偉創股價也持續上漲,此次減持股份對應市值高達20多億元。
當然,就相關股東而言,本次減持套現資金可能有其他重要用途,但對更多不知情的投資者而言,難免給人一種高位套現的嫌疑,尤其是清倉式減持,很容易影響投資者對公司的判斷。比如,有股民就減持一事在股吧里調侃道:90元的時候沒進去,(現在)準備“倒車”接人嗎?
總之,企業家精神需要長期主義,這也是一個企業成熟、成功和優秀的重要標準。特別是那些處于重要賽道的上市公司,更應主動發揮企業家精神,積極投入研發、深耕行業,在公司所處領域不斷拓展高度、深度、廣度,為社會和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