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方所:不躺平,不躺贏 | 文創“企”示錄①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6 18:24:34

    除了面臨疫情的不確定性,作為一家處于熱門商圈的實體書店,方所成都店面臨的還有來自行業本身的挑戰。實體書店想要單純依靠圖書銷售收入而生存下去頗為不易。因此,如何圍繞圖書進行文化空間打造,是包括方所在內的實體書店正在探索的商業模式。

    每經記者 謝陶    每經實習記者 石普寧    每經編輯 唐元

    編者按:

    疫情反復的當下,文創企業的發展受到較大影響,如何“拼經濟、搞建設”成為了文創企業面臨的首要難題。

    今年上半年,成都市文產辦出臺《成都市文創行業“促發展保運轉”紓困扶持若干措施》,政策的落地,給了文創企業一顆“定心丸”。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成都全市文創產業增加值實現1049.23億元,占全市上半年GDP的10.53%,實現了穩步增長。

    “絕不躺平”的堅定決心、“創新求變”的堅韌信心、“逆勢上揚”的振奮人心......成都文創企業在相關政策的扶持下,于風雨中探尋變化,在堅守中破局而立。它們,或將業務轉至線上、或引入新的業態、亦或尋求外部合作,在變與不變之間、在破與不破之時,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突圍之路”。

    即日起,天府文創云推出系列報道《文創“企”示錄》,帶您走進成都那些優秀的文創企業,為您講述他們的故事。

    第一期,走進方所成都店。

    工作日下午的方所,不少讀者盤下一席之地在靜心閱讀,書店內部的咖啡館也悉數坐滿。

    “我們門店的客流相比于疫情之前,可能也只恢復了50%左右。”方所成都店副店長胡兵介紹道,“7·15”“7·20”疫情發生后,方所成都店客流量下降80%,整體業績也隨之下滑了70%-80%,加之暑期本身是旺季,“損失了一整個銷售旺季。”

    事實上,除了面臨疫情的不確定性,作為一家處于熱門商圈的實體書店,方所成都店面臨的還有來自行業本身的挑戰。如何應對?答案或許還在風中飄蕩,但正如方所創始人毛繼鴻所表示的一樣——做書店有點悲壯但不能躺平。

     

     

    保證圖書選品

    相較于網絡銷售渠道,實體書店的書籍價格昂貴早已不是新鮮事,在短視頻電商興起之后,網絡銷售渠道和線下銷售渠道之間的價格差還在被進一步擴大。

    根據開卷7月發布的《2022上半年圖書零售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在圖書零售市場仍表現為負增長的情況下,短視頻電商逆勢增長,出現了60%的同比增長。其中,短視頻電商折扣達到3.8折,實體書店折扣僅為9折。與此同時,線下銷售渠道的占比也進一步壓縮,2021年,線下銷售渠道規模僅20%出頭。

    面對懸殊的價格差,以文學與藝術為主打書籍的方所,首先做的是保證圖書的選品。

    據胡兵介紹,方所書店的選品主要由廣州總部專門的選書團隊統一負責,選書團隊會根據市場與出版行業的具體狀況,再加上門店的反饋,綜合考量。“我們書店進口書的占比會比較大,這一類書其實比較少出現在直播或是其他的網絡平臺。”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圖書選品對于實體書店來說有多重要?

    一是全國每年圖書出版的數量眾多,遴選出其中的精品可謂“大海撈針”。據《2020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全國2020年出版圖書共48.9萬種,其中新版圖書21.36萬種,重印圖書27.54萬種。二是頭部圖書對于整體銷售貢獻巨大。據《2021年圖書零售市場報告》,2021年的圖書零售市場中,銷量前1%的圖書品種為整個市場貢獻了近60%的碼洋。

    因此,在廣州總部的選品基礎之上,方所成都店要做的,主要是將每本或每類圖書的特質展現出來。首先是常規的布局,“我們所有的陳列都遵循了一定的邏輯或主題。比如文學,會分為外國文學、中國文學、通俗文學、類型小說。”胡兵表示。

    圖片來源:左夢涵 攝

    在此基礎上,方所成都店會根據不同的議題進行書本陳列展示。例如,目前在方所成都店里進行的ACG(二次元文化)主題,據介紹,這是方所總部去年起推出的全國性活動,各地的門店都有所參與。

    “方所員工中平均93%都是大學畢業生,他們因為對文學、文化、藝術的愛好而聚集到一起,從設計、美學、文化、傳承等維度做出提案,比如去年開始做ACG,與年輕客群形成互動。”毛繼鴻在接受《羊城晚報》采訪時表示。

    胡兵介紹道,實質上類似主題的操作可以從兩個層面來進行。一是上述提到的廣州總部策劃,全國執行;二是方所成都店自發的策劃,而這兩者之間,并非涇渭分明。

    一個小小的例證是,在一位熱門插畫家的插畫集展桌上,一幅主人公躺在熊貓肚子上的插畫被特意選取出來進行展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布展時,類似的小心思比比皆是,“等待讀者來發現。”

    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 石普寧 攝

    打造文化空間

    由于價格并不具有優勢,實體書店的圖書毛利率非常有限。此外,我國人均閱讀量也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第十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21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6本,人均每天讀書時間為21.05分鐘,與此同時,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為101.12分鐘。

    這意味著,實體書店想要單純依靠圖書銷售收入而生存下去頗為不易。因此,如何圍繞圖書進行文化空間打造,是包括方所在內的實體書店正在探索的商業模式。

    圍繞圖書開展文化活動是實體書店的一大優勢與特色。胡兵告訴記者,方所成都店會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我們的活動經常帶有成都特色,一些做得比較好的展覽,比如成都當代影像館的展,我們也希望主動找他們合作。”

    方所成都店的文化活動同時覆蓋本地、全國乃至全球。從2016年起,方所成都店已經組織開展了四屆“成都國際書店論壇”。疫情發生后,方所成都店也舉辦過全國性文化活動,例如由《新周刊》發起的首屆刀鋒圖書獎便于去年12月在方所成都店舉辦,“其實這個活動首選的是廣州店,但是廣州門店面積與活動場地比較小,通過總部同事和《新周刊》溝通之后,這場活動最終落地在方所成都店。”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擴大經營范圍,也是實體書店補齊圖書銷售收入短板的手段之一。據了解,圖書銷售收入目前占方所成都店零售業態總收入的40%-50%,剩下的零售收入來源于服飾、生活美學商品(文創產品)、咖啡等。

    “近期我們對賣場的分布做了一個比較大的調整。”胡兵表示,根據店內不同品類的銷售狀況,書店會調整不同品類的陳列方式及陳列面積。此外,方所成都店還采取品牌合作的方式引入新的品類,“我們對市場的把握不如一些線上品牌,我們希望通過和品牌的合作,更好地與市場需求重疊,以彌補我們自身在經營上的短板。”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言及店內的咖啡,胡兵坦言:“我個人的觀察是,如果單從口味上來說,可能差別不是那么大,它其實還是一個體驗的問題。”據記者觀察,從獨立書店到連鎖書店的不同規模,從單一售賣圖書到圖書與文創、餐飲融合的經營模式,胡兵口中的“體驗”,實際上是近年來幾乎所有實體書店的著力點。

    “實體店比較大的優勢其實就是逛的過程,網絡上的客戶可能是接受大數據的推送,會根據你的喜好推薦書,但是你在逛實體書店的時候,書籍是按照我們的邏輯來陳列的,你在整個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現之前不太感興趣的類別或作者,我覺得這是實體店區別于網絡購物比較大的一個點。如果一個顧客能夠在實體店逛或是買的過程中產生比較好的體驗,有時候他也不一定對價格那么敏感。”胡兵表示。

    成為城市地標

    “書店給了寂寞都市人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城市也因書店的出現,不至于成為鋼筋水泥筑造的原始叢林。”在一家小書店將1000多本書被淹透的書曬干并決定贈送時,《新周刊》寫道,“我們已經無法想象一座城市沒有書店。”

    一家代表性的書店,往往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因此,書店也被稱作“城市之光”。從國際上的法國“莎士比亞書店”、日本“蔦屋書店”到國內的北京“三聯韜奮書店”“模范書局”、上海“思南書局”“朵云書院”、南京“先鋒書店”……無一不都是安放在城市里的一座城市文化地標。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顯示,成都實體書店數量位居全國城市第1位;另據《2021年成都市全民閱讀指數報告》,截至2021年,成都擁有超過3600家實體書店。

    在疫情反復的情況下,6月2日,成都市文產辦正式出臺《成都市文創行業“促發展保運轉”紓困扶持若干措施》,對滿足條件的實體書店給予運營補貼。同日,“2022文創通同舟行動” 啟動,截至8月10日,已累計支持全市文創企業296戶,文創通出函金額超27億元,首貸比例達57%。

    “我們過往舉辦的國際書店論壇,都有文產專項補貼。疫情對實體書店的沖擊還是挺大的,這次助企紓困的政策對于我們來說真的是一場‘及時雨’,給我們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胡兵表示。

    胡兵告訴記者,除了行業困境,作為一家處于熱門商圈的實體書店,方所成都店所面對的問題也是具體的,那便是房租成本壓力“非常大”。

    “多數人認為好像實體書店不行,我們為什么還要開?我覺得一個城市需要文化空間,需要一個可以感動人的空間,需要一個溫暖的空間,”2015年1月29日,毛繼鴻在方所成都店開幕慶典上表示,七年半過去,他觀點依舊,“未來不管互聯網或者元宇宙,人永遠需要一個精神暢想的空間,就像我們一直說天堂就是書店的模樣,然后我們也希望一直保持著書店是天堂的那個模樣,讓這個城市聚集的人心有歸處。”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書店 文創 書店 文創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