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科技如何助力環保?生態環境部答每經問:利用平臺“網盡”好技術,為地方和企業送政策、送方案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3 19:12:24

    ◎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目前已匯聚各類優秀科技成果4800多項,涵蓋大氣、水、土壤、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氣候變化等10余個領域,技術條目瀏覽總量超過220萬次。

    ◎平臺開設“無廢城市”“VOCs污染防治”“應對疫情”等10余個專欄專區,為地方和企業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組織技術團隊“點對點”幫助解決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8月23日,生態環境部召開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張蕊 攝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鄒首民在發布會上介紹,生態環境科技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利器。近年來,生態環境部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著力加強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努力提升生態環境科技服務能力。

    具體而言,一是夯實科學基礎,實現一批關鍵技術突破,支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二是深化科技幫扶,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應用,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是整合科技資源,聯合不同領域500多家科研單位近萬名科研人員,組建多個科技創新平臺,凝聚污染防治攻堅合力;四是加強科普宣傳,構建全民參與治理體系。

    《每日經濟新聞》在發布會上提問:今年4月,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理事會成立,請問目前平臺匯集了哪些環保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每經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鄒首民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為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構建新時代服務型生態科技創新體系,生態環境部建立了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這是落實“三個治污”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具體行動。

    力爭利用平臺網盡天下環保好技術

    鄒首民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介紹,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深入推進,地方在治污的過程中提出“有想法、沒辦法”,為此2019年依托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建立了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

    “為提升平臺的服務能力和權威性,今年4月份我們成立了平臺理事會,主要是為了匯集政府、科研院所、企業、社會團體等各方力量共同維護和服務好平臺,為地方和企業提供服務。”鄒首民說,這個平臺上線以來服務功能不斷完善、服務領域不斷拓展、服務效果不斷提升。

    具體而言,首先是力爭網盡天下環保好技術。他介紹,目前平臺已匯聚各類優秀科技成果4800多項,主要來自國家或省部級科技獎項、國家部委或省級發布的技術目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及通過評審的企業自薦技術,涵蓋大氣、水、土壤、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氣候變化、生態保護等10余個領域,技術條目瀏覽總量超過220萬次。

    其次是主動回應各方環保需求。面向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疫情防控等熱點問題,平臺開設“無廢城市”“VOCs污染防治”“應對疫情”等10余個專欄專區,為地方和企業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快速響應各方面的迫切需求,針對園區污水處理廠重金屬超標、惡臭氣體處理、危險廢物處置等技術難點,組織技術團隊“點對點”幫助解決。

    三是堅持匯聚環保專家做服務。鄒首民介紹,目前平臺注冊用戶超16000人,總訪問量突破153萬人次。圍繞長江“三磷”綜合整治和夏季VOCs治理攻堅行動等專項行動和環保熱點問題,組織開展35場線上專家直播講座,累計60余萬人觀看并參與了互動,在一線環保工作中的反響比較積極。

    “同時,我們也積極開展線下活動,先后在成都、長沙、南京、廣州、天津等地舉辦系列成果推介活動,累計推介生態環境治理技術近600項,為1500余家企業提供了科技咨詢服務。”鄒首民說,針對天然橡膠行業惡臭氣體、黃河流域污水處理氟化物超標、臭氧超標等“點對點”的具體問題需求為地方和企業提供科技咨詢服務200余次。

    鄒首民,目前這個平臺運行良好,也希望平臺能夠更好地為地方和企業提供科技服務。

    105個專家團隊深入107個城市為地方和企業“開藥方”

    鄒首民在發布會上介紹,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利器。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環境部充分發揮科技利器作用,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大家看到,近年來生態環境質量的明顯改善,人民群眾在生態環境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增強,都有一份科技貢獻的力量。”鄒首民說。

    生態環境部如何利用科技這一利器支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及推動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對此,鄒首民表示,首先是以科技項目為龍頭,夯實科學治污基礎。在國家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組織實施大氣、水、土壤等生態環境領域重點研發項目,突破了重污染天氣成因定量化精細化解析和精準預測預報、天地一體化水環境監控預警、水氣污染控制、重金屬污染地塊安全處置等一批關鍵技術。“這些技術的突破為科學治污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是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抓手,促進科技創新和污染防治深度融合。組織實施百城千縣萬名專家生態環境科技幫扶行動,通過“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一題一訓”技術培訓、“一事一議”科技咨詢服務等多種方式,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應用,為地方和企業“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

    鄒首民介紹,目前,生態環境部在重點區域流域派駐105個專家團隊,深入107個城市,為地方和行業企業把脈問診開藥方。

    此外,是以創新組織方式為途徑,凝聚污染防治攻堅合力。為服務好國家重大決策和重大行動,生態環境部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創新組織方式,聯合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500多家優勢單位,匯聚各領域近萬名科研人員,組建了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構建了大兵團聯合作戰的協同攻關模式,在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統籌長江黃河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等方面貢獻科技力量。

    “總的來說,我們希望每個科學家牢記國之大者,真正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地方和企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力量。”鄒首民說。??

    封面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8月23日,生態環境部召開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每經記者張蕊攝 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鄒首民在發布會上介紹,生態環境科技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利器。近年來,生態環境部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著力加強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努力提升生態環境科技服務能力。 具體而言,一是夯實科學基礎,實現一批關鍵技術突破,支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二是深化科技幫扶,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應用,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是整合科技資源,聯合不同領域500多家科研單位近萬名科研人員,組建多個科技創新平臺,凝聚污染防治攻堅合力;四是加強科普宣傳,構建全民參與治理體系。 《每日經濟新聞》在發布會上提問:今年4月,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理事會成立,請問目前平臺匯集了哪些環保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每經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鄒首民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為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構建新時代服務型生態科技創新體系,生態環境部建立了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這是落實“三個治污”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具體行動。 力爭利用平臺網盡天下環保好技術 鄒首民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介紹,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深入推進,地方在治污的過程中提出“有想法、沒辦法”,為此2019年依托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建立了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 “為提升平臺的服務能力和權威性,今年4月份我們成立了平臺理事會,主要是為了匯集政府、科研院所、企業、社會團體等各方力量共同維護和服務好平臺,為地方和企業提供服務?!编u首民說,這個平臺上線以來服務功能不斷完善、服務領域不斷拓展、服務效果不斷提升。 具體而言,首先是力爭網盡天下環保好技術。他介紹,目前平臺已匯聚各類優秀科技成果4800多項,主要來自國家或省部級科技獎項、國家部委或省級發布的技術目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以及通過評審的企業自薦技術,涵蓋大氣、水、土壤、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氣候變化、生態保護等10余個領域,技術條目瀏覽總量超過220萬次。 其次是主動回應各方環保需求。面向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疫情防控等熱點問題,平臺開設“無廢城市”“VOCs污染防治”“應對疫情”等10余個專欄專區,為地方和企業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快速響應各方面的迫切需求,針對園區污水處理廠重金屬超標、惡臭氣體處理、危險廢物處置等技術難點,組織技術團隊“點對點”幫助解決。 三是堅持匯聚環保專家做服務。鄒首民介紹,目前平臺注冊用戶超16000人,總訪問量突破153萬人次。圍繞長江“三磷”綜合整治和夏季VOCs治理攻堅行動等專項行動和環保熱點問題,組織開展35場線上專家直播講座,累計60余萬人觀看并參與了互動,在一線環保工作中的反響比較積極。 “同時,我們也積極開展線下活動,先后在成都、長沙、南京、廣州、天津等地舉辦系列成果推介活動,累計推介生態環境治理技術近600項,為1500余家企業提供了科技咨詢服務?!编u首民說,針對天然橡膠行業惡臭氣體、黃河流域污水處理氟化物超標、臭氧超標等“點對點”的具體問題需求為地方和企業提供科技咨詢服務200余次。 鄒首民,目前這個平臺運行良好,也希望平臺能夠更好地為地方和企業提供科技服務。 105個專家團隊深入107個城市為地方和企業“開藥方” 鄒首民在發布會上介紹,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利器。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環境部充分發揮科技利器作用,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大家看到,近年來生態環境質量的明顯改善,人民群眾在生態環境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增強,都有一份科技貢獻的力量?!编u首民說。 生態環境部如何利用科技這一利器支撐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及推動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對此,鄒首民表示,首先是以科技項目為龍頭,夯實科學治污基礎。在國家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圍繞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組織實施大氣、水、土壤等生態環境領域重點研發項目,突破了重污染天氣成因定量化精細化解析和精準預測預報、天地一體化水環境監控預警、水氣污染控制、重金屬污染地塊安全處置等一批關鍵技術?!斑@些技術的突破為科學治污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是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抓手,促進科技創新和污染防治深度融合。組織實施百城千縣萬名專家生態環境科技幫扶行動,通過“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一題一訓”技術培訓、“一事一議”科技咨詢服務等多種方式,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應用,為地方和企業“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 鄒首民介紹,目前,生態環境部在重點區域流域派駐105個專家團隊,深入107個城市,為地方和行業企業把脈問診開藥方。 此外,是以創新組織方式為途徑,凝聚污染防治攻堅合力。為服務好國家重大決策和重大行動,生態環境部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創新組織方式,聯合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500多家優勢單位,匯聚各領域近萬名科研人員,組建了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中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構建了大兵團聯合作戰的協同攻關模式,在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統籌長江黃河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等方面貢獻科技力量。 “總的來說,我們希望每個科學家牢記國之大者,真正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地方和企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力量?!编u首民說。??
    生態環境部 生態環境部 環保 環保工程及服務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