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成本難轉嫁削弱企業綠電消費意愿 專家建議探索綠電長期購電協議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4 21:29:07

    ◎當前全社會尚未形成綠色消費習慣,即消費者為綠色產品支付環境溢價的意愿仍需培養的情況下,多數下游產品的價格難以提升,綠電環境溢價成本難以轉嫁。這直接削弱了企業支付綠電環境溢價的能力與意愿。

    ◎為平抑綠電價格波動,防范電價上漲風險,有受訪企業表示希望探索與新能源發電方簽訂長期購電協議鎖定長期綠電供應。

    每經記者 楊煜    實習生 胡濟釗    每經編輯 文多    

    “雙碳”目標指引下,綠電(綠色電力,泛指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所產生的電力)消費成為新的趨勢。以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為主的科技企業歷來是能耗大戶,他們在綠電消費領域正面臨哪些變化與難題?

    8月24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聯合發布報告《科技企業綠電消費新浪潮:案例、挑戰與建議》(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科技企業在進行綠電市場化交易時仍存在電價上漲、供需錯配、交易靈活度有限等問題。

    對此,8月24日,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葉睿琪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應鼓勵綠電供給方積極跟蹤企業的綠電消費需求,并積極探索綠電消費多種綜合路徑的新模式,尤其是促進對綠色電力價格形成模式、定價方式以及多年PPA(長期購電協議)協議的新探索。

    火電帶動綠電交易價格上漲

    當前,隨著國內政策對數據中心能效和排放的要求不斷趨嚴,科技行業特別是以數據中心為核心的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綠電使用情況受到關注。

    據《報告》介紹,2020年中國互聯網數據中心能耗總量約為1507億千瓦時,預計2035年將超過4500億千瓦時,碳排放量將超過億噸量級。而數據中心大規模消費綠電,轉向100%可再生能源是該行業實現碳中和的關鍵路徑。

    報告表示,若2035年數據中心行業85%左右電量采用綠電,則年綠電消費量估計可達4000億千瓦時,按照0.6元/千瓦時計算,涉及金額將超過2400億元,市場潛力巨大。

    不過,國內綠電市場仍處于建設初期,企業綠電消費仍不普遍。從已有綠電消費路徑來看,科技企業主要通過綠電市場化交易、投資自建新能源電站、綠證交易、以及新能源+儲能+需求側響應等方式實現綠電采購。

    其中,前述《報告》認為“綠電市場化交易”是未來可行性最高的方式。但多家企業均對當下綠電交易價格的上漲提出擔憂。據前述報告,多省市2022年年度、月度火電中長期交易價格相較同期普遍上漲10%~20%,這也帶動了綠電交易價格上漲。

    但在當前全社會尚未形成綠色消費習慣,即消費者為綠色產品支付環境溢價的意愿仍需培養的情況下,多數下游產品的價格難以提升,綠電環境溢價成本難以轉嫁。這直接削弱了企業支付綠電環境溢價的能力與意愿。

    前述報告指出,大部分企業都希望新能源發揮邊際成本低的優勢,形成獨立的綠電價格形成機制,在煤電運營成本高的時期能夠起到平抑電價的作用。此外,為平抑綠電價格波動,防范電價上漲風險,還有受訪企業表示希望探索與新能源發電方簽訂長期購電協議鎖定長期綠電供應。

    中小科技企業的綠電采購意愿仍在早期階段

    另一方面,當前綠電消費仍主要發生在頭部企業之中,中小科技企業的參與程度不高。葉睿琪直言,中小科技企業(含云服務與數據中心)企業對于碳中和轉型和綠電采購的意愿與認知仍處于早期階段,抑或是在觀望等待。

    “限制性因素可能有多方面的。”葉睿琪表示,這既包括對綠電溢價的接受程度、向下游產品傳導成本的能力,也可能對于零碳經濟缺乏提前布局的理解或資本,或缺乏來自客戶或投資人的壓力,還有可能受限于專業知識或團隊支撐的缺失。

    但在葉睿琪看來,這也屬于正?,F象。“中國的綠電消費市場整體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規模也有限,仍有許多有待完善之處。龍頭科技企業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也剛剛著手規?;木G電消費。我們期待在未來綠電市場進一步成熟之后,龍頭效應能向中部、尾部傳遞。”

    據前述報告,目前綠電交易機制主要存在供需錯配和交易靈活度有限兩方面問題。一方面,綠電需求企業一般分布在經濟較為發達的中東部地區,而綠電供給仍以“三北地區”居多,供需錯配導致綠電交易受阻嚴重。另一方面,當前交易中心對交易品種、價格形成、合同樣式、合同周期進行限制,造成買賣方可以實施的交易手段有限,靈活性不足。

    對此,大部分企業希望盡快打破省份間壁壘,大幅降低互相交易門檻。此外,在開展綠電交易的過程中,買賣雙方可以根據各自需求,靈活地約定個性化的交易方式。

    據葉睿琪介紹,今年跨省份綠電交易已有所進展。6月以來,北京、上海分別組織了近期首次大用戶參與的跨省份綠色電力交易。“我們建議對于此類交易感興趣的企業,積極保持與本地電力交易中心、售電公司以及主管部門的密切溝通,傳遞綠電需求,并對政策保持密切關注,以爭取參與試點的機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09982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