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31 17:00:38
◎8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4%,仍處于50%的榮枯線下方,但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顯示制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升。
◎調查結果顯示,8月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業占比為48.4%,比上月下降2.4個百分點,年內首次低于50.0%,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旭
8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8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8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4%,仍處于50%的榮枯線下方,但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顯示制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升。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稱,總體上看,面對疫情、高溫等不利因素影響,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企業積極應對,我國經濟繼續保持恢復發展態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發布的PMI數據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回升”,相較于上月,49.4%的數據離50%的榮枯線已經更加接近。
8月制造業PMI比上月回升0.4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趙慶河對此結合數據分析稱,8月份,制造業PMI回升至49.4%,在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2個行業PMI較上月上升,多數行業景氣水平有所改善。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楊暢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結合8月PMI各分項數據分析認為,從生產與需求來看,生產指數當月為49.8%(前值49.8%),與上月持平;新訂單指數當月為49.2%(前值48.5%),回升0.7個百分點,收縮速度放緩;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1%(前值47.4%),回升0.7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與新出口訂單指數的差值為1.1個百分點(前值1.1個百分點)。
楊暢認為,綜合來看,外需收縮放緩,帶動新訂單回升,而內需仍然平穩。
此外,本月PMI數據還顯示價格指數出現低位回升。
趙慶河結合數據分析稱,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44.3%和44.5%,比上月上升3.9和4.4個百分點,制造業市場價格總體水平降幅收窄。調查結果顯示,本月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業占比為48.4%,比上月下降2.4個百分點,年內首次低于50.0%,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
8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6%,仍位于擴張區間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8月PMI數據中有多個現象值得高度重視。例如,數據顯示大企業和中小企業PMI走勢出現較為明顯的分化。
增量研究院院長張奧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采訪時分析稱,本月PMI數據顯示大型企業升至擴張區間,中、小型企業依然處于收縮區間。
從數據來看,大型企業PMI為50.5%,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升至擴張區間。中型企業PMI為48.9%,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景氣水平有所改善。小型企業PMI為47.6%,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景氣水平繼續下降。
其中,中、小型企業相比大型企業的生產經營壓力更大,發展預期持續較弱,是近兩年多疫情多輪沖擊所造成的“后遺癥”,也顯示出經濟實現內生性復蘇的“痛點”問題。
對于本月PMI數據的研判以及對未來PMI走勢的展望,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認為:8月份PMI指數小幅提高,表明支持經濟回升的力量開始趨強;但指數水平仍處榮枯線以下,表明長期蓄積的經濟下行壓力仍不可低估,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仍不可低估。
張立群表示,訂單類指數有所回升,表明市場需求開始回暖;采購量、進口量、價格類等指數回升,表明企業生產展現恢復態勢,對未來的預期開始轉好。
但需要注意到,調查企業中,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占比達54%;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占48%,表明企業生產經營面對的困難仍然比較嚴峻。要科學全面地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穩增長工作,毫不松懈地落實好助企紓困、應對三重壓力的各項政策措施,全力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