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15 13:32:20
每經編輯 盧祥勇
教育部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成效。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明確取消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逐步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項目。
圖片來源:教育部官網 中國教育報記者 張勁松/攝
已取消5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逐步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項目
2015年、2019年,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按照“促進公平、規范管理、科學精準”的原則,先后開展了兩輪清理和規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確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跡等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指導各地減少地方性加分項目,進一步降低加分分值。目前, 已取消5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逐步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項目。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少數民族加分更加精準。 通過清理規范高考加分,實現了“大幅減少、嚴格控制”的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部署要求,全面從嚴治考,全面從嚴治招。加強制度建設,制定出臺《高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提出并實施“30個不得”“八項基本要求”等一系列招生禁令。持續強化信息公開,嚴格落實招生信息“十公開”,建立部、省、高校和中學四級信息公開制度。配合公安部等部門嚴厲打擊涉考違法犯罪活動。 積極推進高校藝術類專業和高水平運動隊考試招生改革,進一步加強規范管理,提高人才選拔質量。
已有29個省份啟動高考綜合改革
全國統一命題省份已達27個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陸續出臺了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加強和改進綜合素質評價、規范高考加分、實施強基計劃、推進高職分類考試、改革藝術體育考試招生等一系列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配套政策,分五批指導29個省(區、市)啟動了高考綜合改革。
前三批14個省份(第一批為上海、浙江;第二批為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第三批為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的新高考已平穩落地。第四批7省區(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廣西、貴州、甘肅)的新高考將于2024年落地,第五批8省區(山西、內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陜西、青海、寧夏)的新高考將于2025年落地。
各地結合實際制定改革實施方案并有序組織實施,形成了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中國特色現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更加完善。
與此同時,通過深化考試內容改革,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不斷強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起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進一步強化了高考的育人功能與積極導向作用。加強教考銜接,提高命題質量,注重夯實基礎,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關鍵能力。 增加使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的省份,目前已達到27個。
為國選才
高考體現三個主要轉變
十年來,高考改革體現了三個轉變,一是由考試評價工具到全面育人載體的轉變,二是由“解題”到“解決問題”的轉變,三是由“以綱定考”到“考教銜接”的轉變。
高考不斷強化考試的育人功能,緊扣時代脈搏,培養時代新人。彰顯五育并舉,引導全面發展。高考命題探索“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綜合考查模式, 不斷增強試題的應用性、探究性、開放性,把考查的重點放在學生的思維品質和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 ,不斷完善人才選拔標準和方式方法,服務高校招生和人才培養改革。注重學用結合,創設真實情境,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建構知識、培養能力、提升素養。
高考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積極導向作用,與高中教育教學同向同行、同頻共振,逐步形成“招-考-教-學”良性互動、有機結合的一體化育人格局,引導教學回歸課標、回歸課堂主渠道。
編輯|盧祥勇 杜波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