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15 22:26:23
每經特約評論員 戴晗悅 王娟 賈明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實現國家的“雙碳”戰略目標,不僅需要政府進行政策引導,也需要企業主動擔當,將政策落實到位。“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F階段,盡管企業“雙碳”發展已進入實戰期,但很多企業在“雙碳”政策落實過程中還面臨一系列挑戰。這其中,“雙碳”人才的缺乏是制約企業“雙碳”政策貫徹和落實的關鍵一環。
據BOSS直聘發布的《2021應屆生就業趨勢報告》,新能源、環保領域對高學歷青年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其同期增長率遠高于其他傳統行業。2021年3月,人社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8項新職業,其中“碳排放管理員”被列入國家職業序列。“十四五”期間中國需要的“雙碳”人才預計在55萬~100萬,而目前相關從業者僅有10萬名左右,人才存在較大缺口。
實現“雙碳”目標,人才培養是重要的一環。“雙碳”目標的實現需要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在生產制造過程中采取技術性節能減排等措施。許多企業要面對轉型帶來的短期陣痛以及技術層面的“卡脖子”問題,“雙碳”人才培養能力不足,使“雙碳”政策無法落到實處。落實“雙碳”政策,企業應調動員工參與減碳的積極性。而現階段,員工減排動力不足,管理和考核指標沒有根據“雙碳”所提出的新要求進行調整,“碳”績效考核工作有待進一步完善。
筆者認為,針對以上“雙碳”人才面臨的問題,迫切需要企業調整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將“雙碳”目標循序漸進融入企業戰略。對企業履行“雙碳”目標來說,制定企業戰略在低碳轉型中應發揮主導作用。企業應當從戰略層面,將ESG、“雙碳”等指標納入決策過程。在這一進程中需要循序漸進,過高的“雙碳”戰略目標會使企業缺乏信心與動力。因此,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分階段設立戰略目標。例如中國石油將行動目標進一步細分,2021~2025年實現清潔替代,2026~2035年實現戰略接替,2036~2050年實現綠色轉型。在三個目標階段逐漸擴大新能源新業務的占比,直到2050年最終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施耐德電氣將行動目標根據“運營層面和供應鏈層面”與“碳中和和凈零碳排放”兩個維度進行細分,計劃到2025年公司運營層面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在公司運營層面實現凈零碳排放,到2040年供應鏈運營層面實現碳中和,到2050年供應鏈運營層面實現凈零碳排放。
第二,根據企業“雙碳”戰略調整組織結構。推動可持續發展,需要企業各部門的協同配合,適宜的組織結構是企業“雙碳”戰略落地的基礎。企業應成立“雙碳”工作領導小組,對“雙碳”任務進行部署及推進。將戰略發展目標進一步量化,并提出具體行動計劃,層層分解到各部門、各機構,使各部門領導、員工分工明確,上下一心,才能獲得不斷的內生動力,將企業“雙碳”落實到地。
第三,大力引進、培養“雙碳”人才,完善人才考核、獎勵機制。在“低碳”人才招聘環節,企業應構建相應的招聘程序,為企業招募到與企業低碳文化和組織理念相符的員工,推動企業的低碳發展。人是參與企業“雙碳”發展的基本要素,是實現“雙碳”目標的第一資源和推動力,充足的人才是“雙碳”目標實現的必要條件。企業要根據國家“雙碳”政策的需要,完善人才招聘,保障人力資源在企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低碳”人才培養環節,企業為實現員工價值的提升,應堅持對員工的低碳知識和技能進行培訓,定期開展低碳宣傳教育,組織企業管理人員、員工常態化學習“雙碳”知識,加深對低碳辦公重要性的認識。此外,還要進一步培養員工將低碳觀念融入生活中,使低碳成為一種習慣。面對培養環節中的“卡脖子”問題,企業還可以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的交流合作。2021年7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碳中和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2年4月,教育部印發《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作方案》。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雙碳”人才培養提供了保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應尋求產學研互動機制,幫助企業從技術方面加強創新,突破更多技術難題,找到發展新機遇。
在“低碳”人才績效考核和激勵環節,企業應實行“雙碳”指標完成情況與員工、高管薪酬掛鉤制度。制定相關的考核機制是管理落地的途徑,企業應當以促進員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從傳統的財務績效考核向多維度績效考核轉變,減少以財務績效為標準的硬指標,相應增加一些反映員工綠色素養和低碳能力的軟指標。鼓勵員工進行低碳技術研發、低碳生產改造,對低碳作出貢獻的員工給予物質與精神獎勵,提高員工的榮譽感,調動員工低碳生產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雙碳”理念落實到位。
(作者單位系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新時代企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