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5 21:56:27
上周,A股震蕩盤弱,成交異常低迷。石油、銀行、電信等權重股相對強勢,科技、題材、中小盤股弱勢。上證綜指全周累計下跌1.22%至3088.37點。深綜指、創業板綜指周跌幅分別為2.09%、2.74%,科創50指數周跌3.76%。
當大盤成交低迷,因某種原因,個別股票有單一機構想兌現時,就會出現跳水,因為每只股票能“分配”到的成交額是有定數的。若無人接盤,自然就是無量空跌。最近幾乎每天都有藍籌殺跌,比如上周四的片仔癀,正是因少有人接貨。當然了,這背后可能有基金贖回的問題。但進一步的問題是,“為何基民愛贖回”呢?
存款利率下調,按理會增加股市或樓市的流動性,股市錢會變多,基金銷售也會增多,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這只能說明信心出現了問題。
無論股市還是樓市,其走向嚴重受制于預期,預期好時易漲,差時易跌。就股市來說,過分向融資者傾斜了,這很難長久。
雖然股市疲弱與融資壓力過大有些關聯,但也不是全部,市場弱還另有宏觀面因素。在國內,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有些起色,只是絕對值仍低。雖然國內通脹壓力少于預期,但在全球變態加息的大環境下,在人民幣匯率已貶至7.1上方的背景下,國內流動性也難有大幅放寬的機會。
退一步說,就算流動性好些,疫情這個結不解開,諸如旅游、餐飲、影劇等公司,你就算再扶持它,客流從何而來?所以不全是錢的問題。
在外部因素方面,最近消息面也很差。上周四凌晨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雖然符合預期,但因釋出的后續加息信號極猛,故國際股市大跌,非美幣種大跌,多數國家債市大跌。
上周一個特大新聞是英鎊居然一天內貶去3%,且誘發上周五歐美股市再度大跌。
一個顯而易見的合理推測是,由于美聯儲加息超預期及諸項利空,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幾乎不可避免。
本周為國慶長假前的最后一周。市場原本就高的觀望情緒,或進一步強化。投資者目前能做的同樣也是觀望,頂多依據自己對三季報的理解作一些調倉。
擇股方面,我個人建議還是以大盤藍籌或中盤細分龍頭為主,雖然這類股常會因基金缺錢而無量下跌。由長遠來看,支撐股價的終歸還是上市公司業績,當股價低到一定程度后,應該就能吸引最謹慎的那部分資金。
科技股方面,暫時還得謹慎,因國際利率環境上升明顯,這顯然不利于全球科技股估值。A股中的科技股當然有獨立性,只是投資者情緒不免也會受外部情緒影響。
至于其他基本面平平無奇的個股,投資者應少做多看。如今的擴容速度極快,股票并不稀缺,長遠來說,基本面平淡無奇的個股會重心下降。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 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