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賽普能源董事長張驚濤:作為低碳化石能源,天然氣業至少還有30年發展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8 22:57:24

          每經記者 范芊芊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成都賽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普能源)是一家集天然氣能源項目投資、工程項目建設、能源產品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

          作為賽普能源的董事長,張驚濤畢業后在化工部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工作了十余年。當時,化工作為一個精細加工領域,涌現出不少新技術,但未在天然氣加工和處理領域使用。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公司成功從化工領域邁入天然氣領域,商業機會接踵而至。

          對于行業目前的機會,張驚濤認為,一方面國家正在加大對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開采;另一方面,氫能、風能、光伏等新能源目前還不夠穩定、安全,天然氣作為一種過渡能源還有至少三十年的發展機會。

          今年8月,賽普能源榮登“2022未來之星TOP20”榜單。“2022未來之星TOP20”項目由川商總會、川商企業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每日經濟新聞、上海銀行成都分行、國金證券、博源資本、德勤中國發起,致力于挖掘反映行業創新變化、擁有硬核科研實力、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的20家潛力企業,發現川商科創力量,指引川商創新發展與轉型升級。

          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川商總會推出《對話川商未來之星》系列報道,通過深度對話,發現川商科創企業的創新基因與精神特質所在。本期,《對話川商未來之星》走進了賽普能源,并對話了公司董事長張驚濤。

          張驚濤 受訪者供圖

          談業務發展變化:偶然機會轉向天然氣

          張驚濤是典型從體制內“下海”的一批人。大學畢業后,張驚濤就進入化工部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工作,主要負責非低溫氣體分離和純化的研究,十余年后張驚濤選擇離職創業。在體制內工作時,張驚濤就發現,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化工領域不少先進技術未在天然氣領域應用。一次來自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的商機為這個未被開掘的賽道敲開了一道縫隙。

          “2003年,中海油從北部灣開采出來的天然氣,送到海南東方1-1陸上終端,凈化處理后,通過管道輸送到海口市作為民用燃料,天然氣中含有二氧化碳,達不到民用氣使用標準。”張驚濤說,這時才發現陸上終端缺少天然氣脫除二氧化碳工序,在這之前的大規模天然氣脫碳都是進口技術,此時已經來不及了,于是萌生“在國內找找行不行”的想法。

          彼時,賽普能源在化工領域的二氧化碳脫除等技術已經成熟,只需稍加改動便可在天然氣領域應用,于是公司在“臨危受命”的背景下圓滿完成任務,由此邁出了從化工領域轉型天然氣領域的第一步。此后,天然氣凈化等業務源源不斷地開始找上門。

          “以前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儲存在地下,供子子孫孫使用。后來有觀點提出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逐步發展起來,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將快速減少,為了解決當下大量進口能源的問題,加大對石油天然氣資源的開采,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張驚濤說道,被開采后,作為液體的油可以直接被運輸,而作為氣體的井口天然氣則需要凈化后通過管道運輸,或液化為液體再進行運輸。

          而這正是賽普能源目前的主營業務所在,即井口氣項目投資、工程項目建設、能源產品銷售一體化業務。通過數年的發展,賽普能源成長為國內領先的油氣地面工程和氣體處理工程承包服務商,在井口天然氣回收制液化天然氣(LNG)細分領域中位列全國第一。

          談行業未來發展:天然氣預計有30年高景氣

          目前的外部環境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的天然氣進口。張驚濤告訴記者,此前我國進口天然氣占比為46%,天然氣價格也在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出現了上漲。

          Wind數據顯示,今年2月底,我國液化天然氣的價格漲至每噸8437.2元,一個月內漲幅近100%,近日有所回落,6月底的價格為每噸6264.4元。

          受此因素影響,今年以來賽普能源的營業收入表現也較為亮眼。張驚濤認為,由于跨國天然氣管道修建時間很長,高價天然氣市場也還會維持數年。

          而從能源轉型的角度來看,近些年,關于光伏電站、水力發電站等可再生能源電站的建設如火如荼,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都在推動能源轉型,從化石能源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非化石能源,那么天然氣行業的發展時間還有多久?

          張驚濤認為,短期來看天然氣行業至少還有30年發展機會。因為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現在來看沒有那么快。一方面新能源還面臨不穩定、投資高等問題。例如在冬奧會中嶄露頭角的氫能汽車距離商業化落地還有一段時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天然氣 碳中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一本之道高清不卡免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粉嫩 | 午夜福利院中文字幕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色色 | 色综合久久丁香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