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9 17:19:37
◎促進產品、服務、技術、品牌、標準“走出去”。
◎2013年至2021年,境外投資累計帶動出口超過1.1萬億美元,境外中資企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7萬億美元。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星
9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化改革開放有關工作情況。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企業“走出去”邁出堅實步伐。完善企業境外投資管理和服務,境外投資便利化水平明顯提高,風險防控和安全保障不斷加強。境外中資企業從2012年末近2.2萬家增長到超過4.5萬家,境外投資存量從2012年末0.5萬億美元增長到超過2.7萬億美元,促進了我國與東道國互利共贏。
境外投資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發揮了什么樣的積極作用,未來有哪些工作考慮?針對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向國家發改委外資司副司長夏晴提問。
夏晴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企業按照市場化商業化原則開展境外投資,在參與國際經濟循環、促進國內大循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體現為“四個促進”。
中老鐵路首發列車抵達中國玉溪站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對于這“四個促進”,夏晴詳細闡述,首先是促進產品、服務、技術、品牌、標準“走出去”。我國企業契合外部需求,通過境外投資開拓多元化市場。2013年至2021年,境外投資累計帶動出口超過1.1萬億美元,境外中資企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7萬億美元。
其次是促進初級產品供給。我國企業與外方合作開發石油、天然氣、銅、鋁等礦產資源,擴大了全球初級產品總供給,為維護大宗商品市場穩定、保障能源資源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第三是促進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銜接。我國企業與外方共商共建基礎設施,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共同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老鐵路建成通車,雅萬高鐵建設穩步推進,巴基斯坦瓜達爾港、阿聯酋哈利法港等境外合作港口穩健運營。
最后是促進我國與東道國共同發展。我國企業通過境外投資獲取資金收益,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和利潤匯回。近幾年,多數境外中資企業實現盈利或盈虧平衡。2013年至2021年,境外中資企業累計向投資所在國家和地區繳納各種稅金超過3400億美元,并通過雇傭當地員工、采購當地產品等多種途徑促進東道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夏晴強調,下一步,將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統籌發展和安全、國內和國際、存量和增量、整體和重點,聚焦重點領域、國別、項目和主體,推進政策、服務、監管和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提高境外投資質量效益,以高水平“走出去”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具體而言,一是加強境外投資分類指導。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場合作,推動海外礦產資源開發,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二是優化境外投資服務體系。加強公共服務供給,支持專業服務機構發展,更好賦能“走出去”企業。
“三是完善境外投資監管體系。完善境外投資全口徑管理,強化實施企業境外投資經營行為規范,指導行業協會建立健全‘走出去’企業自律機制。”夏晴說。
四是健全境外投資風險防控體系。加強境外風險監測分析,及時向企業提示項目面臨的政治、安全等各類風險,助力“走出去”企業行穩致遠。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