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馮奎:怎樣形成西安都市圈發展的“系統思維”?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11 10:28:21

    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歷史大背景下,作為我國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家中心城市,西安如何發揮好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引領作用,助力整個都市圈的發展?

    每經記者 梁宏亮    西安    每經編輯 張靜    

    視覺中國圖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之一、國家中心城市,西安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上不斷探索新路,國家一系列重大戰略下,新的發展機遇正在釋放。

    今年上半年,《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正式獲批?!兑巹潯反_定八方面都市圈重點建設任務,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創新驅動發展、產業分工協作、擴大改革開放、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文化傳承發展和城鄉深度融合發展等領域提出了具體的發展要求。

    那么,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歷史大背景下,作為我國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家中心城市,西安如何發揮好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引領作用,助力整個都市圈的發展?

    就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民盟中央經濟委副主任、研究員馮奎,試以找到答案。

    NBD:作為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頂層設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提出,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加大西部開放力度,鼓勵西安等地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這對西安來說有何重要意義?

    馮奎:西安是絲綢之路的核心引領區,是向西、向北方向貿易通道的戰略支撐。從構建西部開放型城市體系的角度來說,《指導意見》中鼓勵重慶、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提高昆明、南寧、烏魯木齊、蘭州、呼和浩特等省會(首府)城市面向毗鄰國家的次區域合作支撐能力,構成了3+5”的開放型城市框架。

    這個框架的特征是抓核心帶沿邊,突出開放引領。這就意味著,重慶、成都、西安這三個國際門戶樞紐城市與其他的沿邊城市,要為整個西部大開發尤其是開放作出貢獻。

    從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大格局的角度來看,選取包括西安在內的三座城市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是中國積極應對全球化挑戰的戰略舉措,同時也是要拓展包括西部在內的強大的國內市場,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謀劃、新布局。

    從形成更加均衡有力的國家開放新格局的角度來看,西部地區的開放發展亟需形成強大的功能平臺,以實現東西南北的均衡配置。將西北的西安、西南的重慶和成都打造成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對于開放空間格局起到極大的優化與完善的作用。

    NBD: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對西安的對外開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您看來,西安在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過程中還面臨哪些挑戰?

    馮奎:關中平原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古絲綢之路從這里開始。“西羅馬,東長安”是西安在世界歷史地位中的寫照。

    總體來看,西安等城市當前面臨的是深度國際化帶來的挑戰。西安短期主要面臨進一步對外開放的資源與平臺不足的問題,中長期來看主要是制度型開放方面的有效治理不夠的問題。需要強調的是,西安要重視門戶功能面臨的治理挑戰。門戶定位要求既發展自己,同時要滿足“腹地”空間的需求。

    此外,西安與重慶、成都在交通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平臺布局、“一帶一路”對外開放方面,相似度高。三座城市都集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等樞紐為一體,有高度的重疊性。這就需要進一步探索治理路徑,比如共同打造門戶開放的區域,形成差異化的樞紐功能分工布局,而非孤立地建設三座門戶樞紐城市。

    NBD:西安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家中心城市,也是關中平原的核心城市。未來西安應該如何發揮好輻射帶動作用,提升整個區域的發展能級?

    馮奎:關中平原城市群范圍內的許多城市城鎮化水平都低于國家平均城鎮化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并不發達。如果忽略基礎性、長期性的投資布局,關中平原城市群“散、弱、小”的局面不會有根本變化。

    因此,要尋找到平衡之策:既要實現各類城市協調發展,也要不失時機實現大西安的的突破與跨越。從城市間關系來說,需要建立較強的協同發展機制來分配資源,在發展權配置方面實現公平與效率、近期與中長期的統一。

    在西安自身發展方面,要著力構建西安大都市圈。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經濟協作,加快培育發展軸帶和增長極點。

    NBD:正如您所提到的,《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是西北地區唯一一個國家批復的都市圈發展規劃。在您看來,未來應如何提升西安都市圈的整體競爭力?

    馮奎:都市圈整體競爭力的提升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例如在創新環境方面,深化西安都市圈產學研合作機制。西安都市圈內的科教資源豐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數量居中西部前列,要用好這些創新資源,以創新型大學為核心推動協同創新。

    在要素方面,必須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業壟斷、清除市場壁壘,營造規則統一開放、標準互認、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環境。從人力、技術、金融服務、市場準入等方面制定區域協同發展政策。

    在制造業開放方面,擴大開放領域,提升開放層次,構建高效的產業分工協作體系。通過減稅降費、放寬市場準入、實施公平公正監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政策措施,為先進制造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NBD:您曾多次談到過發展都市圈要多主體發揮合力,建立系統思維。那么,對于提高統籌治理西安都市圈的能力,您有哪些建議?

    馮奎:都市圈發展提出了一個新的治理難題,如何依托現有的行政治理架構,發展出一個既有彈性又有剛性的包容性的治理框架?例如,西安市的行政治理框架是清晰的,但西安都市圈的治理框架是什么,就不是十分明確。

    因此,在都市圈發展過程中,我們需要將眾多的要素統籌起來,形成系統化的發展思維。

    比如,我們要統籌空間、規模、產業等基本結構。結合都市圈內各城市已有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及其在都市圈的區位優勢,明確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還要統籌改革、科技、文化等強大動力大力推進都市圈人口、土地、資本、技術、數據要素自由流動,放大都市圈同城化效應。

    西安作為中國歷史上漢唐文化的中心,其絲路文化高地的地位無可置疑。發掘都市圈共同的歷史文化淵源,特別是要將文化資源轉換為文化經濟消費、將文化吸引力轉換為文化影響力、將文化轉換為西安國際大都市最深沉的自信。

    最后,都市圈的協同發展要重視發揮社會組織作用。通過培育更多數量、更高質量的區域行業協會、學會、產業聯盟等社會平臺組織,實現政府與社會組織協同發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西安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