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11 22:15:41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彭水萍
近日,溫氏股份(SZ300498,股價21.90元,市值1434億元)公布了旗下子公司中芯種業增資擴股情況,其戰略投資方和被投企業投后估值備受業界關注。
投資方包括廣東省種業集團有限公司、現代種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和廣東華農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增資規模超23億元,前兩者將以基金形式進行增資,且均為國資系背景基金,根據投資規模和股權占比測算,被投企業投后估值或將超過100億元。
相關人士指出,中芯種業在溫氏股份內部實現分拆上市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此或將為基金退出提供便利,與此同時,作為種業發展頭部企業的中芯種業及溫氏股份來說,也將為其流動性的補充提供保障。
參股基金均有國資背景
提及中芯種業,知情人士王總(化名)對其發展津津樂道,表示對其在資本市場的潛力充滿信心。需指出的是,該公司自2021年9月被溫氏股份合并后,用時僅一年就取得了投資界的足夠信任,至少從投資端來看,投后估值已升至100億以上。
根據溫氏股份9月30日公告,其全資(前)子公司中芯種業引入戰略投資者,后者擬通過23億元現金及評估價值為3257.3萬元的東成種豬15.00%股權獲取前者23.12%股權,根據投資規模和股權占比測算,被投企業投后估值已超過100億元,王總詳細分析稱:“投前77.57億元,增資23億元,投后100.57億元。”
在引入的戰略投資者中,分別包括廣東省種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種業集團)、現代種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和廣東華農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根據各方與溫氏股份簽訂的《增資擴股協議》,前兩者均將以基金形式入股,其中種業集團擬出資最多,待基金設立和備案之后將出資2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種業集團實控方為廣東省國資委,現代種業發展基金也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財政部共同發起成立的機構。可見,參股基金均帶有純粹的國資背景。投資業界對溫氏股份此舉關注有加,特別是投后估值超百億的項目已在近些年鳳毛麟角,再加上育種賽道的火熱氛圍,有媒體甚至已將其稱作是賽道內的獨角獸企業。
中芯種業或將分拆上市
當然,在王總看來,比起以估值論道的方式,他更加看重本次契機。10月10日,他在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交流時表示,促成各方此次增資擴股意向的達成,本質上還是企業擴張需求與基金退出的便利性一拍即合使然。
“種業集團其實在扶持國內優質種業公司方面著墨較重,看重溫氏也會為其提供更多的資金;而中芯種業想要發展的話,它也是有資金需求的。之所以沒有通過老股轉讓的方式,是因為增資擴股能夠更好補充中芯種業的流動性,增資進來就能進一步擴大中芯種業的資產盤子。”王總告訴記者,中芯種業要想擴大發展勢必需要有資金的支持,而之所以有大基金關注它,還與其未來可能的資產證券化有關。
“不排除中芯種業在今后分拆上市的可能,事實上,從現有政策和經營合規要求來看,中芯種業的確也滿足相關條件。倘若分拆上市順利,投資基金的退出也將變得順理成章,這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投資形式更加穩健。”王總如是說。
據了解,曾經在創業板上市的大華農就曾是溫氏股份旗下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先例,不過在2011年3月8日上市后,最終又在2015年11月2日終止上市,由溫氏股份吸收合并。
倘若中芯種業未來分拆上市順利,前述戰略投資人賬面回報可期,且從對外部投資者的態度來看,王總告訴記者,是要有退出方式作為保障的,從這一點來看,中芯種業參與資本運作的下一站將很有可能以上市作為目標。
不僅如此,有關本次增資擴股協議中還規定,各方同意在價格日后,中芯種業發行新股增資或發行的任何權益證券(不管何種形式)的價格不得低于本輪投資方投資價格,權益定價保障充分。
公司業績承諾尚待檢驗
投前估值近80億元,高權益資產投資往往涉及投資與被投雙方的業績承諾,有關溫氏股份及中芯種業的對賭方案中,重點涵蓋了業績承諾和業績補償兩大項,而作為種豬的育種公司,種豬銷售量是關鍵。
根據要求,其中種豬銷售量方面,中芯種業在2022~2024年實現的種豬銷售量合計不低于797351頭的80%(含本數);2025~2027年不低于1080595頭的80%。對于這一量級的評價,王總在同記者交流時表示,至少在國內銷量排進前十沒有問題。
對于相關對賭要求,王總表示企業應不會盲目決定。而受環境及豬周期影響,生豬市場行情的轉變或是相關企業普遍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2021年溫氏股份年報中曾指出,2021年1月起,生豬價格快速下行,為保證公司經營現金流安全,果斷暫緩新建種豬場產能,重新核定各業務板塊資金使用量,做到量入為出。同時,積極拓寬融資渠道,準備好“過冬”資金。
截至今年6月30日,溫氏股份半年報中指出,公司種豬結構持續優化,種豬繁殖性能不斷提高。報告期末高效能繁母豬存欄量約120萬頭,窩均健仔10.8頭;肉豬上市率穩步提高,已接近90%。
不管怎樣,中芯種業的業績承諾或不以其未來是否真的要上市而改變,企業接下來或將繼續在種豬繁育以及提升銷售效益方面下功夫,以應對投資人關切和期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