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22-10-12 11:55:39
2014年,微眾銀行自誕生起便秉持著“讓金融普惠大眾”的使命。近八年來,微眾銀行堅持黨建引領,依托科技手段,專注服務普羅大眾和小微企業,闖出了一條“商業可持續”的數字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之路。
長尾人群代表著最為廣泛的人民群眾,是普惠金融的重點服務對象。微眾銀行充分關注到長尾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自成立之初即依托數據科技能力,不斷推出普惠型金融產品及差異化服務,努力讓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獲取可持續金融服務的權利。
以微眾銀行數字普惠金融產品——“微粒貸”為例,目前微粒貸已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約600座城市;累計服務逾3.4億個人客戶;約80%的貸款客戶為大專及以下學歷,約78%從事非白領服務業或制造業;他們筆均貸款僅8000元,且因按日計息、期限較短,約70%的貸款總成本低于100元,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務覆蓋面、可得性和滿意度。
微眾銀行還全面加強對特殊客群的關愛保障。2016年,微眾銀行微粒貸業務專為聽障人士開通了遠程視頻身份核驗流程,并聘請專職手語專家組建了一支手語服務團隊,協助客戶完成借款流程以及借款前后的咨詢。2021年,針對視障客戶,微粒貸又啟動了信息無障礙優化項目,為視障人士提供無障礙的金融服務。2021年10月,微眾銀行則推出了適老化的“微眾銀行App爸媽版”,組建老年人專屬客服團隊,并持續優化面向聽障、視障等客戶的無障礙服務,讓金融服務更溫暖、更便捷,僅2021年,該三項特殊金融服務就已達200萬人次,受到這些特殊群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近八年來,微眾銀行廣泛服務了個體工商戶、新藍領及年輕白領等多層次群體,已累計為全國3.4億個人客戶提供了包括線上銀行賬戶、存款理財、小額信貸和支付等在內的綜合金融服務,并覆蓋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重點普惠金融客群,不僅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同時也為服務重點幫扶保障人群盡了微眾的綿薄之力。
作為中國經濟中最為基礎最具活力的企業群體之一,小微企業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激發活力的重要支撐。然而小微企業發展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近年來,我國銀行業一直在積極地探索,也不斷地取得進展。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但仍存在較大需求。
專注服務實體經濟、小微企業是微眾銀行的初心和定位,近八年來,微眾銀行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協助企業不斷發展。
針對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微眾銀行基于發展業務的核心驅動力——金融科技能力,在全行業構建出一種全新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模式——“微業貸”,在積極提升客戶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的同時,進一步挖掘向實體經濟讓利空間,讓更多的小微企業得以平等地獲得金融服務的同時,在銀行端實現風險可承受、成本可負擔、發展可持續。
截至2022年6月末,微業貸已深入觸達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服務近280萬家小微企業,授信客戶超100萬家,累計發放貸款金額超1.3萬億元。
微眾銀行還積極創新“政銀擔”“銀政保”等服務模式,形成“幾家抬”合力提升小微、科創企業金融服務獲得感,并已在湖南、深圳落地。其中,基于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經營特點、融資需求的充分調研分析,微眾銀行有針對性地推出了科創金融產品——“科創貸”,并圍繞國家科技創新的路線圖和產業鏈布局,為科技創新及戰略新興產業的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戰略。微眾銀行充分發揮自身的定位優勢,踐行“讓金融普惠大眾”的使命,持續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扎實推進助農惠農,陸續上線相應的農業金融產品,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貢獻金融力量。
以微粒貸金融鄉村振興項目為例,微眾銀行與合作銀行一起定向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貢獻稅收,助力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各項工作。在具體業務工作中,微眾銀行借助數字銀行特性和金融科技優勢,通過該項目融合產業協同發展,變輸血為造血,實現鄉村產業振興可持續發展。截至2022年6月底,微眾銀行微粒貸鄉村振興模式已落地全國38個縣域,其中包含5個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項目上線至今累計為全國各縣域貢獻稅收超過2.7億元。新增稅收由落地縣政府用于各項基礎設施、打造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修復鄉村生態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因而深受當地政府、企業和人民群眾的好評。
與此同時,微眾銀行還積極開展農業供應鏈上下游的金融業務,目前,已與飼料、農機、化肥、種子、農藥等農業細分行業的超50家核心企業達成合作,以支持鏈屬企業發展,帶動產業鏈穩定發展,帶動各地就業與生產,帶動鄉村振興。在認真做好過渡期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方面,截至2022年6月,微眾銀行已為133萬脫貧客戶發放貸款約160億元,有效支持了鄉村振興和農村實體經濟發展。
過去幾年,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向縱深拓展,國內銀行機構不斷加大科技資金投入和科技人才引進,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微眾銀行堅持將金融科技作為重要的創新利器,持續應用于安全與合規兩大金融核心領域,為業界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助推中國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
金融科技是微眾銀行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核心引擎,也是微眾銀行的一大優勢。憑借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微眾銀行在有效滿足普羅大眾和小微企業小額高頻金融需求的同時,為實現既“普”且“惠”的發展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成立之初,微眾銀行就集中資源,在一張白紙上搭建起國內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可支撐億量級客戶和高并發交易的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基于此,微眾銀行得以節省購買高端計算資源、軟件許可的巨額費用,將單賬戶每年IT運維成本降低至2.2元,以科技創新的手段實現普惠金融發展的可持續性。該系統上線以來,實現了24*365無間斷運轉,目前已服務超過3.4億的客戶,實現了單日交易峰值超過7.9億筆,產品投放最快速度為10天,產品可用率達到99.99975%的行業前列的系統處理能力。
全方位的科技運用,使微眾銀行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的商業銀行,也使微眾銀行的各項成本持續優化、風險不斷降低、效率顯著提升、服務范圍有效擴大,從而為踐行普惠和服務小微奠定并夯實了基礎。
未來,微眾銀行將堅守“讓金融普惠大眾”的使命,堅定“微+眾+科技”的戰略方向,埋頭苦干、砥礪前行,以高質量普惠金融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微眾銀行黨委書記、行長 李南青)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