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20 00:50:40
有分析認為,沈陽等東北城市如果依托原有的汽車產業供應鏈,同時整合土地、港口等優勢資源,聚焦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業研發,也并非沒有翻身的機會。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740758
環球時報消息,針對外媒報道德國寶馬集團打算停止在英國牛津工廠生產MINI電動汽車、將該生產線轉移到中國的新聞,10月18日凌晨,寶馬集團在官方回應中列舉了牛津工廠將生產的下一代MINI車型,包括MINI敞篷車等,但其中并未提及MINI下一代車型的電動版本。當天,寶馬中國內部人士透露,寶馬將再投資百億人民幣擴建其在沈陽的高壓電池生產中心,擴大在中國的電池項目投入。據悉,該中心是寶馬集團全球第三家以及德國之外第一家完整的動力電池中心。
公開信息顯示,今年6月,寶馬在華迄今為止最大的投資項目——沈陽里達工廠投產,具備100%生產電動車能力。隨著里達工廠建成投產,寶馬沈陽生產基地的產能增至每年83萬輛,沈陽正式成為寶馬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基地。按照計劃,沈陽將被打造成寶馬全球汽車出口基地。
解讀:受益于雄厚的重工業基礎,長春、沈陽等東北城市,在燃油車時代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重鎮。不過,在新能源汽車引領的發展浪潮中,長三角、珠三角順勢而上,東北城市卻面臨“出局”風險。
實際上,由于氣候問題,東北發展新能源汽車存在天然劣勢,疊加地理位置偏遠、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等因素,新能源汽車在東北地區的普及程度一直落后于國內其他地區。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上,發展也較為緩慢。
近年來,東北燃油車產量呈逐年下滑趨勢。以沈陽為例,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1年,沈陽汽車產量為80.29萬輛,相比2016年105.29萬輛已大幅縮水。2018年,《沈陽市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 促進產業做大做強的實施方案》一度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整車產能達到30萬輛,當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力爭達到10萬輛”。不過,這一數字實際僅達到3.16萬輛,遠低于預期目標。
但沈陽一直在努力跟上新能源汽車生產的步伐,尤其是隨著寶馬持續加碼沈陽,這座城市也已經開始呈現出上升趨勢。
此前,沈陽將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發展的7個“新字號”產業之一。去年12月,《沈陽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沈陽將形成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協同發展的戰略格局。其中還提出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33萬輛,完成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新能源整車產量占比達到20%以上。
有分析認為,沈陽等東北城市如果依托原有的汽車產業供應鏈,同時整合土地、港口等優勢資源,聚焦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業研發,也并非沒有翻身的機會。
工信部:建設戰略科學家梯隊
10月18日,工信部網站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工業和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建設戰略科學家梯隊。立足工業和信息化重點領域,堅持實踐標準,從國家重大項目擔綱領銜專家中推薦一批戰略科學家人選。堅持長遠眼光,有意識地發現和培養更多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壯大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組織實施“卓越工程師薪火計劃”:建設一批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以技術應用與服務推廣為主攻方向,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出榜,工程師揭榜,共建共享”的發展模式,打造卓越工程師的訓練營,孵化器,集散地。
深圳將建國際航運及服務中心
廣州日報消息,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日前舉辦了《深圳市海洋發展規劃(2022-2035年)》成果專家評審會。規劃提出,在經濟方面,圍繞海洋重點領域,結合深圳優勢產業基礎,建設國際航運及服務中心,聚焦未來產業,打造科技創新引領的海洋戰略新興產業高地;在科技方面,提出促進關鍵技術國產化、強化成果轉化和人才支撐等具體措施;在綠色發展方面,以國家“雙碳”目標為引領,從能源結構及海洋產業轉型、海洋生態、海洋文化打造等方面提出深圳的策略路徑;在空間方面,突出陸海統籌、全域支撐、創新引領,明確分工協同,構建“兩廊四區多點”的總體海洋發展空間格局,布局11處海洋發展重點片區。
四川盆地頁巖氣勘探有重大發現
中國石化18日發布消息,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在四川盆地頁巖氣勘探獲得重大突破,評價落實地質資源量達3878億立方米。西南石油局部署在四川樂山市的金石103HF探井,日前獲得穩定的高產工業氣流,日產天然氣25.86萬立方米。通過多井鉆探證實,金石103井突破的產層段資源量達3878億立方米,整個頁巖層段資源量超過1萬億立方米,這是我國首次在寒武系筇竹寺組地層取得頁巖氣勘探的重大突破。
2024年云南力爭民營經濟總量突破17000億元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云南省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其中提到,到2024年,力爭民營經濟市場主體戶數達到535萬戶,其中民營企業達到123萬戶,年均增長14.9%,實現倍增計劃階段目標。民營經濟總量突破17000億元,年均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占全省GDP比重力爭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到2024年力爭達到53%。到2024年民間投資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力爭達到50%以上。
合新鐵路迎來重要節點
“長三角鐵路”公眾號消息,新建合肥至徐州新沂市高速鐵路(合肥市段)工程建設用地日前已獲國家批復。至此,建設中的合新高鐵(安徽段)項目建設用地已全部獲批。建成后,合肥都市圈將實現和江蘇連云港、徐州以及青島都市圈的快速連接。
報告:近九成受訪大學生接受靈活就業,研究生更向往體制內工作
10月19日,艾瑞咨詢發布《2022年后疫情時代大學生求職者洞察報告》顯示,伴隨經濟在波動中企穩,人才市場需求整體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但各行業表現差異明顯。其中,高科技、醫藥健康、制造業企業經營以增長為主,人才需求同步上漲;而房地產、互聯網、旅游、教培行業受疫情和政策調控的影響較大,企業多尋求轉型調整,人才需求相對疲弱。
調研發現,41%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困難較大,在這種認知下,大學生在為自己制定職業規劃時表現出較明顯的求穩心態——計劃進入體制內(公務員、事業單位、軍隊文職等)的群體占比最大,為29.3%。
研究生群體對公務員、事業單位等體制內工作的傾向尤為明顯。在讀研究生中,54.5%受訪者的職業規劃為進入體制內。
艾瑞調研還發現,87.7%的同學愿意從事靈活就業,更高的自主性、豐富的體驗是主要吸引力,也有將近30%的同學視其為過渡性選擇。
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數據顯示,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的靈活就業占比16.9%,2021屆占比為16.3%。另外馮喜良教授課題組調研發現,??粕撵`活就業比例為25.8%,高于本科生(12.3%)和研究生(10.7%)。
20余所新大學在路上,最快明年招生
近年來,各地頻傳支持籌建新大學的消息。經過幾年的建設,有哪些大學即將建成?麥可思研究梳理了多所正在籌建中高校的建設進展——
圖片來源:麥可思研究,根據媒體公開報道整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