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28 22:55:52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趙云
10月28日,上交所發布消息稱,經中國證監會批準,10月31日(周一),首批科創板做市商將正式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做市商開展做市交易業務的股票信息將刊登于上交所官方網站“科創板做市商信息”欄目,方便投資者查詢。
作為配套措施之一,10月2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與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布《科創板做市借券業務細則》,并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科創板做市借券業務旨在促進做市商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功能,積極拓展做市業務券源,保障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順利開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已獲得科創板股票做市商資格的14家券商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從時間軸來看,從首批科創板做市商資格出爐,到科創板做市商交易制度推出,僅歷時一個半月時間,可謂神速。
9月15日,首批8家券商的科創板做市商資格出爐,分別為申萬宏源、華泰證券、銀河證券、中信建投、東方證券、財通證券、國信證券、國金證券。10月13日,證監會批復第二批券商科創板做市商資格,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興業證券、東吳證券、浙商證券共6家獲得資格。
緊接著,10月15日,上交所發布公告稱,目前,上交所已完成各項準備工作,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上線已準備就緒。
而在10月28日的公告中,上交所表示,科創板引入做市商機制是持續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進一步發揮科創板改革“試驗田”作用的重要舉措,對于科創板市場建設而言有助于提升股票流動性、釋放市場活力、增強市場韌性,對于投資者而言有利于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提升市場定價效率,對于深化改革而言是全面推動科創板高質量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的又一有益實踐。
上交所表示,后續將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指導下,持續做好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的各項保障工作,堅守科創板“硬科技”定位,完善相關配套機制,更好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前期上述14家券商已進行了大量準備工作,以保障科創板做市商交易順利開展。
國泰君安相關人士在通過書面回復記者時表示,公司在開展做市業務上已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在做市交易、定價及對沖上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擁有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具備良好的歷史記錄和市場聲譽。“為了迎接科創板做市業務,我們在做市人員、做市系統以及風險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確保科創板做市業務在正式開閘后平穩有序開展。具體而言,公司在原有做市團隊中選派業務骨干,組建了專門的科創板股票做市小組,負責科創板股票的做市報價以及風險對沖。團隊對科創板的特點進行了深入研究,結合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開發了針對性的做市報價模型。此外,IT團隊近期升級了做市報價系統,強化了風險預警功能,可高強度地為多標的持續提供流動性。”
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也在回復中表示,自科創板做市制度出爐以來,公司高度重視科創板做市業務的籌備工作,公司領導也對科創板做市業務籌備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經籌備,公司在技術系統建設、組織架構、人員配備、合規和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機制、異常應急預警及響應機制、業務準備等方面均進行了建立健全,組建了具備專業背景的做市業務團隊和后臺業務支持團隊;通過對比論證搭建了適合業務開展的技術系統,并完善了相應的災備部署方案;在內控和風控方面針對科創板做市業務的特點構建了全面的內控體系以及應急管理機制;確保科創板做市業務平穩有序開展。
興業證券亦在書面回復中表示,科創板引入做市制度是中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因此公司高度重視科創板股票做市業務的籌備工作。“2022年初,金融衍生產品部從受邀參加監管機構科創板做市動員會起,始終與監管部門保持積極溝通,投入多名做市業務經驗豐富的人員進行籌備工作,在財務、合規、風控、IT、運營、審計等部門大力支持下,緊鑼密鼓做好資格申請各項工作。目前,公司在金融衍生產品部下設做市服務處,信息系統、業務制度、人員配備、風控體系均已完成搭建。”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做市業務雖然僅僅是券商眾多業務中的一項,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對資本市場,還是對證券行業,均具有深遠的意義。
國泰君安指出,目前,隨著中國資本市場上市注冊制不斷完善,科創板股票的上市數量也日趨增多,由此帶來部分科創板股票的流動性較上市初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由流動性的缺失,不僅容易造成市場短期內的非理性暴漲暴跌,也會對市場參與者造成較大的影響。目前交易所適時推出科創板做市業務,能夠有效的提高做市標的的流動性指標,降低證券市場價格的波動,提高了穩定性,使得長期資金能夠更好的配置科創板股票,增加相關標的股票的交投活躍度。
興業證券則認為,科創板做市商制度是屬于競爭性做市商制度,而非壟斷性做市商制度。多個做市商之間的良性競爭有助于改善市場流動性,完善股票價格發現機制,為科創板的長遠健康發展提供必要支持。科創板引入做市機制是中國資本市場交易機制的改革的重要一步,為券商資本中介業務的擴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和空間,有助于券商業務的多元化和多樣性和促進券商的經營更穩健,也有助于券商提升綜合服務能力,更好的服務客戶、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在借鑒新三板做市經驗的基礎上,如何在實際操作中保障科創板做市交易順利運行,上述券商人士也分享了觀點。
如國金證券人士指出,本次上交所推出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對科創板做市商提出了更嚴格的考核機制,雖然買賣價差收益是做市業務的主要盈利來源,但這對做市商的庫存風險管理和交易報價策略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在科創板做市業務開展初期,券商更多以積累科創板做市經驗為主,買賣價差收益并非首要考量標準,更多應從庫存管理角度出發,在滿足日常報價提供流動性的前提下,保持庫存水平穩定,適當運用對沖工具有效降低庫存風險。
該人士同時介紹,定價策略方面,國金證券將采用做市標的基本面與市場價格相結合的方式對做市標的進行定價,通過對做市標的的基本面以及市場流動性等宏觀因素進行研判確定做市標的長期理論價格區間。
報價策略方面,公司則采用自動化做市策略報價為主,人工做市報價為輔的方式進行做市報價。策略上公司主要采用較為積極的做市報價策略,旨在為科創板做市股票提供流動性,根據做市標的的波動率和流動性情況,在風險可以承受的范圍內提供最優的買賣報價,力爭達到優秀評價標準。
存貨管理策略方面,公司將對做市標的單日風險敞口以及累積風險敞口進行監控,在做市標的基本面以及市場情況穩定的前提下保持庫存水平穩定。部門將定期對相關做市指標進行量化分析,并視情況對做市庫存股進行動態調節,以滿足日常報價提供流動性為首要目標。
興業證券相關人士亦介紹,對于科創板股票做市業務來說,需要參與科創板做市的券商用自有資金買進股票,從而實現對股票的雙向報價,因此做市規模的擴大會對券商資本占用帶來一定的挑戰。同時,科創板企業往往具有強的技術屬性,對其股票進行研究定價非常考驗券商投研實力。同時,做市業務與傳統的自營證券投資業務有較大的不同,做市商一般不對市場方向進行主觀判斷,會嚴格控制持倉的方向性風險,在交易過程中盡量將市場方向性風險進行對沖,避免經營業績出現較大波動。
附:首批做市股票名單如下↓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06113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