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09 22:55:18
每經特約評論員 曹中銘
備受市場關注的北證50指數要來了。近日,北證50指數50家樣本股名單新鮮出爐。11月21日,北證50指數將正式發布實時行情。從樣本股名單看,盡管國家級專精特新型“小巨人”公司的數量達17家,且占比為34%,但筆者以為,個中仍然存在提升的空間。而且,作為北證50指數,其編制應體現出板塊特色。
北交所的設立,是我國資本市場不斷變革的結果。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開市交易,首批81家公司從新三板精選層平移而來。北交所的設立,為企業上市與融資提供了新的渠道與選擇,也為PE、VC提供了退出通道。
今年6月24日,北交所迎來第100家公司掛牌。盡管掛牌公司已達百家,但股民投資北交所仍然處于一種“混沌”的狀態。個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北交所沒有發布任何指數。指數是股票價格整體漲跌最直觀的反映,通過指數的表現,能為投資者提供投資參與的依據。而且,對于一個市場而言,沒有編制指數無疑也是值得商榷的。因此,在北交所掛牌公司達到百家之后,市場上關于編制北交所指數的呼聲就沒有停止過。
在北交所開市交易即將滿一周年之際,北交所終于將迎來北證50指數,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根據北證50指數編制方案,北證50樣本股按照市值規模和流動性選取排名靠前的50只證券,且上市時間須滿足6個月的要求。對于那些上市時間較短,但市場規模與流動性靠前的北交所上市公司而言,要想納入樣本股,還要等待一段時間。
目前我國多層次架構的資本市場,各板塊均有不同的定位。像滬深主板主要吸納傳統型企業掛牌,科創板定位于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技術產業,創業板將重點支持“三創(創新、創造、創意)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上市融資。北交所則重點支持“專(專業化)精(精細化)特(特色化)新(新穎化)”型中小企業的發展。
不同的板塊定位,其指數權重上其實也略顯不同。像科創50指數的行業權重分布中,信息技術占比52.38%,工業占比26.43%,醫藥衛生占比10.08%。而在創業板指數行業權重分布中,醫藥衛生占比27%,信息技術占比25%,工業占比25%。科創50指數與創業板指數行業權重的不同,與板塊定位密切相關。畢竟,板塊定位決定了上市企業的屬性,而企業屬性決定指數樣本股的構成。像科創板上市企業,就必須具備“硬科技”的特性。否則,將無法通過上交所上市委的審議,更別說在證監會完成注冊了。
北交所定位于“專精特新”型企業,那么其在指數編制上,就應凸顯出這一板塊定位。目前北證50指數樣本股中,“專精特新”型企業占比只有34%,明顯偏低。個中雖然不排除某些企業是市場規模、流動性或上市時間因素所致,但指數編制體現出板塊定位的原則卻不能丟。隨著今后更多“專精特新”型企業在北交所掛牌上市,樣本股中吸納更多“專精特新”型企業亦是應有之義。
而且,北證50指數作為北交所的第一個指數,要起到一種“過渡”作用。今后隨著更多企業在北交所上市,50家樣本股的代表性將逐漸弱化,指數的意義與所發揮的作用也將弱化,這就要求北交所在指數編制上,選取更多的樣本股。就像當初深成指樣本股只有40家,隨著市場的發展,如今其樣本股已多達500家。北交所反映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數,其樣本股最終超過50家,達到100家甚至200家的規模,都將是可期的。而重要的是,無論市場規模發展到多大,北交所的重要指數,都必須體現出其板塊特色與定位。如此,才能更好地促進北交所市場的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