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10 18:14:16
每日經濟新聞 趙鑫 每經編輯 趙博淵
大邑縣智慧農業產業園 圖片來源:成都市大邑縣提供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11月8日至9日,成都市大邑縣舉行“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 數字大邑媒體行”活動,通過媒體實地采風充分展現大邑積極搶抓數字農業發展新機遇,以數字賦能推進鄉村振興,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的良好縣域風貌。
“每塊田里都埋設了數字化感應設備,建成‘天空地’一體化大田農情監測系統、農業生產精準管理決策系統和農業高效生產公共服務系統,精準化調度管理2個十萬畝糧油產業園和12個萬畝糧經復合產業園,真正實現大田生產過程信息化、精準化、智能化。”走進大邑縣智慧農業產業園活動點位,四川吉時雨數字農業中心相關負責人正在公司開發的數字農業服務平臺前忙碌著,據介紹,該平臺綜合5G、多光譜、近地遙感、大數據等技術,構建農作物生長模型、測土配方模型、產量預測模型、農作物長勢模型等,實現對農作物的精細化管理。
此外,該平臺開發推出的“吉時雨”手機App,還能夠讓農民“一機在手,種田不愁”,從作物栽種到肥料播撒,成熟收割到銷售,所有農業生產所需的農機服務,都能手機下單,實現一條龍服務。農戶通過手機App就能清晰、全面地掌握自家田里農作物的長勢情況。
據了解,2020年7月,中央網信辦等七部委在全國開展數字鄉村試點,大邑縣被列為首批試點縣,也是全省唯四、全市唯一的試點縣。截至目前,大邑縣已編制完成了數字鄉村建設規劃,建成了數字農業綜合服務平臺、167個數字農場和全省首個“五良融合”無人農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帶動項目區農業產業節本增效15%以上,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8%,并成功創建省五星級糧油現代農業園區,獲評全省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樣板縣和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
在五礦西湖未來公園社區點位,大邑縣正探索打造生態融合新場景。該場景立足3000畝自然生態湖區,依托數字孿生平臺、基礎數據庫,提供便捷高效的智慧物業、智慧醫療、智慧文旅等運營管理服務,成功塑造“城園相融、藍綠交織”的優美形態,形成“上湖、中城、下產”三大片區發展布局。據悉,近兩年來,大邑縣在全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積極探索數字社區治理、數字農場、智慧文旅等新型應用場景的同時,著眼成都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大局,以數智賦能城市治理現代化。
在數智技術的加持下,雪山小城大邑正發生著實實在在的變化。面向未來,大邑將以全域數智化建設為契機,探索一條推動公園城市價值轉化,實現城市與鄉村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轉型之路,為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貢獻更大力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