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川酒集團總經理楊官榮:中小酒企“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17 00:05:39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魏官紅    

          長久以來,川酒產區有著其他產區難以比擬的優勢——2021年,四川全省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營業收入、利潤分別占全國的50.9%、53.8%、38.5%。

          與此同時,在白酒行業走入存量競爭的時代后,大量四川中小酒企的發展面臨產品同質化、去庫存壓力大、品牌張力不夠、價值低端化等問題,他們也在思索如何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2017年,經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川酒集團這一大型綜合性國有企業肩負使命正式組建。

          近日,川酒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總工程師楊官榮接受了《每經融媒·將進酒》記者的專訪。他表示,單純用“六朵金花”來拖動整個四川白酒產業的邏輯是不現實的,還需要其他的平臺型酒企加入。眼下,川酒集團已經整合省內外酒企260余家,窖池5萬口,原酒產能約20萬噸,儲能60萬噸。除去“六朵金花”,川酒集團及聯盟企業純糧原酒產能和產值占四川省一半、全國三分之一。

          楊官榮透露,川酒集團的目標是在“十四五”末營收達到500億元。相較之下,這是在現在近300億元營收高值的基礎上,近乎翻倍的“軍令狀”。

          楊官榮 每經記者 王昊毅 攝

          四川白酒仍有提升空間

          采訪楊官榮當天,他正要趕去上海出差。哪怕在疫情繼續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特點的當下,這樣的出差也在見縫插針地進行。這是楊官榮日常工作中的很大一部分——調研、走訪,既踏訪上游白酒廠家,也尋訪下游市場和經銷商。

          技術背景出身的楊官榮表示,如果不到一線去把白酒這個鏈條自上而下搞清楚,根本無從談整合,更不可能將四川白酒做大做強。

          擺在川酒集團面前的,是四川這個知名白酒產區提供的巨大天然優勢。從產值規模來看,四川產區占全國白酒產業產值半壁江山以上。用楊官榮的話來說,是“四川白酒‘控股’了全國白酒產業”。

          但既大且強的四川白酒產業也有發展瓶頸。一方面,除去白酒“六朵金花”企業,四川還存在大量的中小零散酒企。這些企業品牌力較弱、產能弱小、抗風險能力較低,在白酒市場存量擠壓競爭的背景下生存艱難;另一方面,四川還散布著大量的原酒企業,這些原酒企業過去依托省外客戶過著“小康”生活。但隨著產業環境的變化,四川原酒大而不強、散而利薄的殘酷現實逐漸顯現。

          楊官榮說,現在四川白酒產業產值占全國的50%以上,未來有希望增長到60%以上甚至是70%。其中,“六朵金花”的穩健增長將貢獻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增長將由中小酒企及原酒企業貢獻。

          解決原酒散亂、非標難題

          如何讓這些中小型酒企及原酒企業“活得更好”?對此,川酒集團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路和打法。

          首先,楊官榮將聚合了多家中小白酒企業的川酒集團比喻為一艘“航空母艦”,沒有一家獨大,而是將那些原本還有生命力的企業培育得更加茁壯。

          楊官榮說,“四川有很多散落在城鎮鄉村中的中小白酒企業,他們中的一部分有老酒、老窖池、老工匠,但在2012年到2016年這一輪行業競爭中,他們沒有找對發展方向。川酒集團的整合思路就是經過科學合理的資源整合,以差異化發展的思路,做‘六朵金花’沒有精力干、其他酒企干不了的事情,讓這些品牌多點開花”。

          在他的設想中,川酒集團的優勢是品牌名與企業名不重合。放眼國內一線酒企,企業名稱和產品名稱大多是相對應的,這決定了一線酒企難以開創多個子品牌去分散主品牌,而如果子品牌與企業名不掛鉤,也很難出圈。

          原酒企業面臨的困境也類似。在最輝煌的時期,四川原酒也都扮演的是“幕后英雄”的角色。“這些年原酒企業為了跑出來,也做了一些嘗試,包括原酒連鎖超市、銷售原酒散酒等,但都走得比較艱難。”楊官榮說。

          要解決問題,首先要解決其病癥,首當其沖的就是規模性問題。四川原酒整體規模大,但散落在各個中小規模企業中。川酒集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零散的原酒生產能力集中起來,再通過統一把關原料、輸出技術和人員、制定標準化流程等方式,讓原酒品質形成標準化。

          第二步則是制定相關原酒標準、夯實四川原酒話語權。楊官榮說,這兩步完成后,川酒集團就有了幾十萬噸標準化的原酒,從規模和質量上滿足下游的原酒需求。

          第三步是以平臺型國企的資源和話語權,拓寬原酒企業的下游銷售渠道與議價能力。除了原本的B端客戶外,川酒集團正在嘗試開拓一種新零售模式——開設線上原酒連鎖超市,將原酒銷售給個人消費者。此外,川酒集團的國字招牌及規模優勢給了貼牌定制企業以“低門檻”和“強背書”的利好。

          按照川酒集團的目標,其希望將除“六朵金花”外的更多四川白酒產能整合到麾下。屆時,川酒集團跟中小酒企抱團發展之路將會更加順暢。

          “五年磨一劍”,國釀終出爐

          成立五年,整合上百家酒企之后,川酒集團還需要找到一個答案——自己的代表性產品或品牌是什么?

          摸索五年后,這個問題的答案逐漸浮出水面。2021年末,川酒集團戰略大單品“國釀”正式亮相,代表著川酒集團生態鏈結出的最強碩果。

          楊官榮說,從川酒集團成立以來,國釀就一直在構想中。這個階段的工作包括儲備研發工藝、設計產品思路等。“五年磨一劍”,國釀終出爐,楊官榮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未來提到中國白酒,想起的名字是茅臺、五糧液以及國釀。

          楊官榮這樣說的底氣,在于川酒集團產區和產量上的優勢。他認為,現在國內頭部酒企占據的首先是核心產區,其次,誰家優質產能更多,意味著可以觸及更高的業績天花板。國釀背靠川酒集團麾下的優質產區和龐大產能,“我們有信心能做到。”

          一種新的玩法出現在川酒集團的規劃中。國釀將不采取傳統的招商模式,而是效仿一些手機廠商,一段周期內召開一次升級發布會,以產品力本身說話。

          如果說國釀是川酒集團品牌金字塔的頂端,敘府、赤渡、二峨等名優品牌則構成了川酒集團最強的腰部力量。

          與國釀“大國醬香”的定位相對應,敘府定位為“大國濃香”,赤渡則是川酒集團旗下另一款次高端醬酒產品,與“一城一品”品牌構建起了川酒集團的腰部地帶。

          對于一城一品,楊官榮說,“我們不需要每一個品牌都做得很大,一個城市一個代表品牌”,這種差異化換道搶跑的思路,可以說指導了川酒集團從成立以來邁出的每一個發展腳步。

          中小企業單打獨斗成過去

          川酒產區做醬酒,是否是看到了近兩年的醬酒熱而沖動入局?這是外界廣泛關注的話題。

          在楊官榮看來,中國白酒并沒有“風水輪流轉”一說。“不是說這兩年醬酒熱,過幾年就換一個香型火爆了。從中國白酒幾十年的進程來看,貴酒、川酒這些白酒名產區一直屹立不倒,醬香火熱的同時濃香占據白酒市場最大份額的事實從來沒有改變。因此,不是看到哪個香型熱就做哪個,而是始終向優質的香型和產品靠攏”。

          對于這輪醬酒熱,楊官榮也有自己的認識。他直言,從酒企、經銷商到媒體,很關心行業的“冷熱之分”,但在消費者看來,并不關心某個香型或行業是熱還是冷。

          “從前年到去年的這一輪醬酒熱,是以經銷商為驅動炒起來的,外來資本加上經銷商的‘自娛自樂’,將醬酒的熱度炒了起來。而這波熱度延續到今天,但凡是賣不掉的、賣不好的,都要反省質量、管理、銷售問題,(這些滯銷、難銷的產品)都沒有遵循白酒產業的發展規律”。楊官榮分析稱。

          無論冷熱,出清的現象一直在持續。用楊官榮的話來說,只要茅臺、五糧液等龍頭企業的業績在持續增長,勢必會有一批弱勢企業被淘汰。

          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白酒行業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51%,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4.64%。在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的同時,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也在不斷擴大。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數量為961家,虧損企業達190家,虧損面為19.77%;虧損企業的累計虧損額為13.41億元,同比增長65.03%。

          以上數據也意味著,白酒行業集中度不斷加劇,效益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中小型酒企經營風險日益加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20家上市白酒企業中,5家白酒企業半年營收過百億元,總計實現營收1447.45億元,占整個白酒板塊營收的79.58%。

          近年來,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數量的巔峰期是2017年,為1593家。如今已減少至961家,這也印證了中小型白酒企業被兼并的趨勢。與此同時,頭部酒企以繼續向上的業績,清晰顯示出產業優勢資源的流向。

          楊官榮觀察到的行業現象與前述數據一致。“每年東北、華北地區都會有幾個酒企關閉,以前可能(其中)還有耳熟能詳的品牌,現在已經沒有了。”他分析認為,“這一輪白酒的發展,最終還是會聚集到四川、貴州、安徽、江蘇等個別省份和產區,在大部分省份,非本省的白酒品牌最終可能占到(白酒)消費總量的90%以上”。

          在采訪接近尾聲時,楊官榮總結道,中國白酒最終的出路仍然是向頭部企業、優質產區、優質大商集中,中小企業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一個中小企業想把酒做好是有難度的,只有通過資源整合來發展好自己,提升白酒產業整體附加值。在他的設想中,未來中國白酒產業將成“紡錘形”——高端白酒往奢侈品方向發展,低端白酒走性價比路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食品飲料 白酒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地区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官网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 午夜福利精品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