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17 22:48:12
每經記者 包晶晶 每經編輯 魏文藝
盡管上海仍是市場韌性最強的城市之一,但“金九”如約兌現之后,“銀十”并未能創造驚喜。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10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53萬平方米,環比減少58.4%,同比減少42.6%。
10月份入市的第六批集中批量供應房源仍有部分在去化,上海第七批新房源又于11月13日發布,共16060套房源,涉及57個項目、14個區域。這意味著,新房與二手房之間的競爭,要轉移到新盤與新盤之間來了。今年8~9月,上海開盤去化率為別為79%、74%和52%,連續兩月回調。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11月17日通過書面方式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金九’上海市場表現不錯,因此加大對‘銀十’的期待。但從實際成交來看大幅縮水,尤其是新房在經過高速沖刺后市場有疲軟跡象,供求兩端明顯縮水。”
價格倒掛優勢漸失
據克而瑞統計,10月份上海入市項目共24個,共7266套房源,整體開盤去化率為56%,較8月和9月明顯回調。其中,外環內項目基本日光,而金山、奉賢等偏遠項目外導能力極弱去化承壓。近期臨港供應集中,客戶逐步稀釋,開盤項目均遇冷。
“從交易節奏來看,10月份首周受到國慶長假影響,市場低位起步。后續雖然展開反彈,但是反彈力度相當弱,最后一周雖然翹尾收官,但成交絕對量也僅僅超過15萬平方米,離20萬平方米的冷熱線還有不少差距。10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不到60萬平方米,和9月相比成交幾乎腰斬。”盧文曦表示。
11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走訪上海部分樓盤發現,原先新房市場“上市必瘋搶”的支撐——一二手價格倒掛已經逐漸變小,甚至消失。如9月份上海新開盤35個項目,價格倒掛項目有3個,占比僅為9%。
而價格優勢已經不再被置業顧問重點提及。上海普陀區品尊國際三期的置業顧問劉培向記者坦言:“一期二期的掛牌價格已經比新房高不了多少了,8月份倒是成交過一套單價13萬+的,但是現在二手房價格都回落了,說實話三期新開盤沒多少價格優勢。”
“未來一二手價差會進一步縮小。二手需求降低,掛牌價格下跌,落差減小。明年新房供應還是會維持當前節奏,市場供應量充足,繼續分流二手市場需求。”劉培表示。
10月新房成交“腰斬”
另一方面,10月份上海開盤去化率不及7~9月,與市場供應結構不均衡不無關系。
以9月份為例,上海共有35個樓盤開盤,其中21個項目開盤售罄,這也使得上海9月的開盤去化率達到74%。而這些熱銷項目都擁有不同程度的區位優勢,如完善的生活配套和便利的交通優勢等。
而進入10月份,由于優質項目供應不足直接影響當月的開盤去化率。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10月新增新房面積為76.7萬平方米,環比減少37.5%,同比減少24.3%;新房成交面積53萬平方米,環比減少58.4%,同比減少42.6%。從10月最后一周的成交榜單來看,成交排名第一的項目簽約達511套(5.16萬平方米),簽約過百套的項目逐漸在減少。
另據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華東分院統計,10月份上海新房成交4887套,環比下降56.86%,成交量為今年單月(除去因疫情影的4月和5月)最低。
“從成交結構來看,各路產品都有表現,但中高端改善的比例更高。成交前十榜單中出現2個10萬元+產品,并且有1個項目排名全市第二。此外,榜單中還有3個‘6字頭’的中高端改善項目,而且排名靠前。因此,10月基于結構性因素還能維持環比小幅上漲0.3%,但漲幅已經大幅收窄。”盧文曦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
由于內中環區域在第五、六批次房源中供應較少,僅有天匯世紀璽、靜安天悅、招商虹璽、御江庭、保利瓏譽幾個項目,不少改善型客戶選擇了觀望。而第七批次內中環房源集中入市,消化市場需求之余,也難免會出現“神仙打架”。
以普陀區為例,包括上文提及的品尊國際三期在內,共有5個新盤共計1273套新房同臺競爭,并且除天元府單價為9.6萬元/平方米,其余四個項目單價在10.4萬~10.98萬元/平方米,競爭相當激烈。其中品尊國際三期與大華峯薈之間步行僅需 20分鐘,均價相差5800元/平方米,可以說是“正面硬剛”。
“供應比較急,需求增長乏力。”盧文曦說,“6月以后每月30多個樓盤在推,但上海市場并沒有達到熱的局面,因此市場消化不了那么多的量,10月出現回調也正常,預計不會有第八批(房源)了,市場可以慢慢消化,絕大部分新房去化不會有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