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工業大省被點名“挑大梁”,山東搶先一步?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22 22:38:47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看,2021年,同處東部地區的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省以超過2萬億元的工業增加值排名全國前四,可謂當之無愧的“工業大省”。

          每經記者 程曉玲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工業穩則經濟穩。繼“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之后,“工業大省”也被點名“為穩定全國工業經濟挑大梁”。

          11月21日,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鞏固回升向好趨勢加力振作工業經濟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提出“抓住當前經濟恢復的重要窗口期,把穩住工業經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并多次點名工業大省。

          其中包括“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特別是工業大省、重點行業和大型企業力爭完成全年預期目標,為穩定全國工業經濟挑大梁”,“東部工業大省主動發揮穩經濟關鍵支撐作用”等內容。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看,2021年,同處東部地區的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省以超過2萬億元的工業增加值排名全國前四,可謂當之無愧的“工業大省”。

          而在強強競逐中,先進制造業正是未來競爭的關鍵點。

          就在最近,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先進制造業強省行動計劃(2022-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力爭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達到30%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0%左右,初步建成先進制造業強省。

          按照當地媒體的說法,隨著這份“作戰圖”公布,山東將全面進入先進制造業強省建設的“施工”高峰期。而山東“搶先一步”背后,是制造業“大而不強”、區域競爭持續加劇等多重壓力。

          陣痛

          工業增加值是反映工業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31省份工業數據看,近年來,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福建、湖北、四川、湖南、河北10個省份,牢牢占據著工業增加值全國前十席位。

          其中,粵、蘇兩省去年工業增加值分別達到4.51萬億元、4.46萬億元,穩居“頭部陣營”;魯、浙分別以2.72萬億元、2.7萬億元居第二梯隊;河南以1.87萬億元位列第五。

          進一步看,過去十年間,前十強后五名的省份曾經歷數次換位。比如,2012年排名第9位的福建,到2021年已躍升至第6位,與上一名河南僅差0.1萬億元;曾在2012年排名第7位的河北,十年下滑3個位次,去年以1.41萬億元工業增加值排名第10位。

          相較之下,前五強省份十年間始終保持同一隊列。盡管總量排名相對穩定,但一些變化趨勢仍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競爭格局的演變。

          其中,“老三”山東的處境尤其值得關注——

          往前看,與第一梯隊廣東、江蘇的工業增加值差距從2012年0.7萬億元、0.5萬億元,擴大至2021年均超1.7萬億元;

          往后看,排名第四的浙江將十年前3000多億元的差距追至去年僅200多億元,工業增加值與山東已基本相當,大有后發趕超之勢。

          再看工業增加值十年增幅,前十強省份中,福建憑借高達104.2%的增幅居首;河北、河南、山東3省增幅排名靠后,均不足50%。其中,山東以47.9%的增幅在前五強省份中排名第4位。

          具體到制造業領域,山東近年也曾一度增長乏力。

          公開數據顯示,2016-2019年間,山東制造業占GDP比重持續下降,從33.5%跌至27.8%。期間,制造業投資也曾持續下滑。

          直到去年,山東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8.3%,實現近十年來首次回升。今年三季度,比重進一步提高到28.6%。

          拐點

          山東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曾分析指出,2016年至2019年是山東省制造業占比持續下降的幾年,但也是山東制造業加快動能轉換、政策調整、蓄勢待發的幾年。

          在此之后,從2020年呈現“趨穩態勢”到2021年迎來首升“拐點”,山東工業和制造業走出穩步上揚的步伐。

          今年前三季度,山東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4.4%)在粵蘇魯浙四個“東部工業大省”中排名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5.3%)僅次于浙江(5.4%)、排名第二。

          這一增長勢頭,對于歷經多年轉型“陣痛”的山東來說,實屬不易。與此同時,其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效也逐步顯現。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山東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34.1%,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1%、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9.8個百分點。

          在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鄭世林看來,高技術投資和高技術制造兩個方向都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說明山東制造業的結構在快速優化。

          各項工業指標向好的趨勢,也給了山東追逐更高目標的底氣。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通知》中,明確提出“啟動創建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區域增長極”。對地方來說,這無疑釋放出爭取新一輪政策利好的積極信號。

          而山東省工信廳副廳長焉杰近日在解讀《行動計劃》時已透露,將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積極參加國家和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等創建工作。

          山東方面還出臺《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創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示范區的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下稱《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創建形成3個以上國家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示范區”的目標。

          其中,遴選形成的首批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示范區共6個,分別為:濟南黃河流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青島“兩化兩業”深度融合發展試驗區、濰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濟寧先進制造業創新引領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驗區、淄博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煙臺產業基礎能力提升示范區。

          從公開報道看,作為頭號“種子選手”的青島,早在今年初就已喊出“爭創首批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的口號。

          根據上述《實施方案》,山東將支持青島圍繞國家(山東半島)工業互聯網發展示范區建設發展,構建“一超多專”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統籌發展智能制造與服務型制造,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業“兩化融合”、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發展新路徑、新模式,創建國家級“兩化兩業”深度融合發展試驗區。

          支撐

          山東《行動計劃》與三部委聯合印發的《通知》同步瞄準的關鍵詞,還有“先進制造業集群”。

          其中,后者明確“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領域,推進國家級集群向世界級集群培育提升”。

          山東則將“積極培育產業集群”作為《行動計劃》17項具體任務之一,提出將深入開展雁陣形產業集群集中突破行動,對發展成效顯著的集群積極推薦創建國家級集群。

          事實上,先進制造業集群不僅是各地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爭創“國字號”試驗區的有力支撐。

          公開數據顯示,自2019年以來,工信部先后組織開展3輪全國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共4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在決賽中勝出。

          三輪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優勝名單

          資料來源:工信部網站

          其中,山東共3個集群入選,分別為青島智能家電集群、青島軌道交通裝備集群、濰坊動力裝備集群,排名全國第五。

          在其之前,江蘇共10個集群入選,居全國之首;廣東緊隨其后,共入選7個集群;浙江、湖南則分別入選4個。

          相比之下,無論從集群數量還是其主導產業看,山東的優勢并不突出。

          如山東省工信廳副廳長安文建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所言,山東的制造業仍然“大而不強”,一些長期性、結構性問題尚未根本解決。

          為此,《行動計劃》確定了“破三難、優四產、促五化”的推進思路,其中“破三難”,就是要破解創新能力偏弱、產業結構偏重、資源要素偏緊難題。

          與此同時,山東將“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排上日程。

          根據山東省工信廳此前公布的《實施方案》,起步階段將重點培育20個集群。

          具體來看,各集群基本都以一座城市為中心、輻射帶動省內多個城市的模式展開,而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也被納入其中。

          按照規劃,山東的目標是:到2025年,力爭打造形成6個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10個以上在全國競爭力領先的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山東省 宏觀動態 制造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全网站 | 亚洲有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五月天丁香婷婷深爱综合 | 日本精油按摩一区二区 | 日本欧美性爱网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