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9 00:46:17
◎2018年,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全面的資管實施細則。4月27日,《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旨在打破剛性兌付,化解影子銀行風險,統一各領域資管業務監管標準。
◎據統計,截至2018年12月,包括地方政府、券商、保險資管和紓困專項債在內,四路資金合計4850.5億元,用于支持民營上市公司紓困與進一步發展。
每經記者 張寶蓮 每經編輯 魏官紅
對資本市場來說,2018年是起承轉合之年。
這一年,中國GDP同比增速6.6%,首次突破90萬億元大關,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這一年,A股的巨輪浩浩蕩蕩向前行駛,“入摩”“入富”促使資本市場更加規范化、透明化、國際化;這一年,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改革的消息被正式宣布,預示著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創新時代即將到來。市場大開大合之下,新一輪的投資機遇醞釀而生。
2018年,資本市場的改革之路崎嶇險阻。4月,十年一輪回的金融周期在“資管新規”的巨浪裹挾下來到了穩字關口。服務實體經濟的號角再次吹響,金融業再一次站在時代發展的抉擇路口,在迷茫、焦灼中重塑自我,在難而對的指引之路上整裝待發。
2018年下半年,紓困民企與企業回購成為風靡A股的潮流。數千億元資金入市,解決融資難問題為上市民企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當10月上證指數來到2500點上下磨底,回購新政催生了回購潮,這一年,創造了超500億元的回購總額。這場由民企為主力發起的價值保衛戰,為極不平凡的2018年完美收尾。
2018年的上半年,可以用一開一合來形容。開的是制度的創新、市場的包容,合的是規則的統一、風險的收緊。
2018年3月,富士康36天“閃電”上市歷程被視作獨角獸IPO綠色通道開啟的典型事件。獨角獸具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特點。要把這些優質企業吸引到A股,需要有多方面的制度設計并降低阻礙。例如有業內人士指出,要解決高科技企業普遍存在的盈利門檻、VIE架構、同股不同權等問題。
讓好企業留在國內,是2018年資本市場的“好聲音”。由此,2018年的A股發生了新的變化,市場關注點從原先的優質白馬轉向了科技獨角獸。在盈利要求、VIE結構上要求有所放寬,審核加速,不少赴海外上市的互聯網巨頭表示愿意回歸A股。
擁抱新經濟的同時,風險同樣不容忽視。在2008年有關政策推出后,地產、基建等行業順勢而上,帶動信托行業迅猛發展。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數據,信托行業資產規模從2008年的1.2萬億元發展到2017年的26.2萬億元,實現了約20倍的增長。信托業逐漸成長為僅次于銀行業的第二大金融子產業,但過度依賴間接融資、通道業務和監管套利等現象頻頻出現。
為了降風險、去通道,讓金融回歸于服務實體的本質,2018年,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全面的資管實施細則:4月27日,《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旨在打破剛性兌付,化解影子銀行風險,統一各領域資管業務監管標準;7月20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緊接著,央行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隨后,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及其配套細則對外公開征求意見。資管行業開始了陣痛轉型,但進一步面對的是回歸主業,服務實體,促進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
“入摩”“入富”是2018年A股國際化進程值得銘記的兩件事。根據2017年6月美國明晟公司(MSCI)宣布的信息,2018年6月起A股將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A股第四次闖關MSCI后終告成功。2018年9月28日,A股市場被富時羅素納入“富時新興市場指數”,之后,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正式宣布將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中國權益市場在國際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通暢。
2018年,“滬倫通”的聲音漸行漸近。“滬倫通”計劃有利于解決證券投資項下人民幣輸出和回流的問題,推動A股進一步提升開放水平。2018年,證監會積極推進“滬倫通”準備工作,為“滬倫通”在2019年正式啟動做好準備。
對中國的民營企業來說,2018年是極其難忘的一年。2018年10月,上證指數來到2500點,隨著各大板塊深度調整和個股普跌,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難掩。Wind數據顯示,截至當年10月17日,兩市共有2422家上市公司大股東存在股權質押未解押,占全部A股68.2%,大股東面臨的平倉壓力較大。一場緊鑼密鼓的“拆雷行動”展開了。
2018年10月,深圳市政府率先出臺了促進上市公司健康穩定發展的若干措施,并安排數百億元的專項資金,以債權、股權兩種方式入手,降低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隨后,廣州、北京、上海等地政策密集跟上,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也出臺了相關政策為民企紓困。據券商中國統計,截至2018年12月,包括地方政府、券商、保險資管和紓困專項債在內,四路資金合計4850.5億元,用于支持民營上市公司紓困與進一步發展。
10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第十次專題會議,提出“特別要聚焦解決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研究支持民企股權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發起設立民企發展支持基金”等內容。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隨后表示,對參與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紓解股權質押問題的私募基金提供備案“綠色通道”。
這一年,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改革的消息被正式宣布。2018年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布,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
這場增量改革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并實質性地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整體變革。
2018年,上交所發行首單紓困專項債。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東吳證券研究所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胡翔曾經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增量市場的成交額有望提振,且新經濟標的有望受到資金追捧,帶來高成交量。
2018年11月23日,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關于就《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和關于就《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緊接著,上市公司密集發布公告,公布回購意向和回購進展。這場以民企為主力發起的價值保衛戰,為極不平凡的2018年完美收尾。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