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29 21:26:08
◎五糧液已不只一次在公開場所提及“零碳酒企”以及“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協同發展之道。而這兩點恰好體現了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剛柔并濟”——通過制定嚴格的措施和標準落實減碳;通過文化建設提高企業內部對可持續發展的認知高度。
每經記者 黃宗彥 每經編輯 董興生
11月18日,以“亞太繁榮的綠色機遇”為主題的2022年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主題午餐會在泰國曼谷舉辦,五糧液(SZ000858)作為主辦方登臺亮相。會上,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理事、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曾從欽作視頻致辭,分享五糧液在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等方面的建設實踐。
曾從欽表示,當前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正成為全球共識。五糧液率先提出爭創“零碳酒企”的愿景,就是公司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路徑之一。同時,他希望公司與全球工商企業一道,秉持綠色理念,加快綠色轉型,共同實現企業發展與自然生態更好地和諧共生,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作為白酒行業的龍頭之一,五糧液已不只一次在公開場所提及“零碳酒企”以及“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協同發展之道。而這兩點恰好體現了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剛柔并濟”——通過制定嚴格的措施和標準落實減碳;通過文化建設提高企業內部對可持續發展的認知高度。
在每經——中財大綠金院聯合發布的“ESG行動派”數據平臺上,五糧液的ESG評級為A,居于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前列。
同時,在日前舉辦的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ABAC)可持續工作組會議上,五糧液成為唯一入選2022“可持續中國產業發展行動”年度報告《超越凈零碳》的白酒企業,足以說明五糧液在探索節能減排方面的成效。
據了解,五糧液制定了多項舉措以保證“零碳酒企”目標的達成。公司搭建了“定量監測—定性方案—定期披露”的碳排放管理工作機制,力圖打造全面智能的碳排放管理體系。
這三項工作機制包括,定量監測方面是內部+外部監測的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在線監測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定性方案是公司根據園區現狀和規劃,形成溫室氣體管理體系和減排方案,結合成本、能耗與減排目標,制定水、電、熱供應體系方案;最后,公司在半年報、年報、社會責任報告等定期報告中,根據《排污許可管理條例》《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規定,定期披露環境信息。
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
也許這些舉措乍看之下與其他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具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實際上五糧液的零碳工作并不只局限于生產過程。
據了解,五糧液探索將生產、排放與生態循環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比如,公司將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用于發電,形成了廢水、沼氣的再利用??裳h價值鏈,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利潤。通過節能減排、使用綠色能源等方式,無疑也對企業財務形成了正向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五糧液已連續7年保持營收正增長,并且還是行業內唯一一家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還能連續保持單季度營收、凈利兩位數增長的公司。
五糧液2021年社會責任報告的封面以3個關鍵詞作為開篇,分別是“大國濃香”、“和美五糧”和“中國酒王”??梢哉f,這些關鍵詞濃縮了公司可持續發展的愿景和長期戰略目標。其中,“和美五糧”就是公司一貫以來宣揚的“和美”文化。
對于“和美”文化所要表達的內涵,五糧液將其理解為“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和諧共處之道。
此外,對于白酒來說,除了公司本身宣揚的企業文化外,還有酒文化屬性——不論是上千年傳承的傳統釀造技藝,還是文人墨客的吟誦傳唱,都將酒文化不斷推向高峰。并且,白酒的主要原料是天然資源和農作物,其釀造、貯存、流通的產業鏈完全可以視為一種文化與自然的完美交融。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鄭得銳 攝(資料圖)
酒企在探尋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除了貫徹企業本身的文化建設,另外開展一定的與酒文化相關的傳承文化探尋,將順理成章地為企業豐富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內涵提供助力,讓可持續發展工作變得“可持續”。
五糧液社會責任報告顯示,公司在去年開展了“考古五糧液”項目,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將宜賓主城區人類生產生活年代追溯至商代早中期;通過調查勘探及對文化層土樣分析,在五糧液張萬和作坊區域發現了距今3500年左右的文化堆積層;豐富了漢代以來宜賓城市發展史的實物資料;發現明代城墻、清代臨街商鋪建筑、明清大型市政排水設施等遺跡現象,有利于豐富完善宜賓城市發展史;將“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的釀酒技術和歷史年代上限提升至元代;為以“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為主要特征的宜賓多糧大曲釀酒技術和五糧液古窖池群歷史年代提前至元代提供了實證,為溯源宜賓乃至中國南方白酒釀造歷史提供了線索。
此外,五糧液還在去年年底舉行了第二十五屆祭祀大典,通過盛世禮炮、樂舞告祭、凈手焚香、尊請五糧圣物、三獻禮等儀式,表達對匠人匠心的尊崇和世代傳承的極致匠藝追求。五糧液對文化的傳承,也為企業的品牌價值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