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9 00:45:01
◎作為國內第二大水電企業,華能水電的核心競爭力為其擁有瀾滄江干流全部水能資源開發權。沿著瀾滄江,一座座世界水電工程拔地而起,源源不斷地向外輸送電力,點亮千里之外的萬家燈火,是“藏電外送”和“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不過,華能水電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市場與發展的挑戰。
每經記者 范芊芊 每經編輯 董興生
2017年12月15日,華能水電(SH600025)在上交所上市,成為自2006年之后發電央企第一單主業A股IPO,華能集團時任董事長曹培璽與華能水電時任董事長袁湘華共同上臺敲鑼。
上市近五年,華能水電實現了市值翻倍,營收規模增長超50%。
作為國內第二大水電企業,華能水電的核心競爭力為其擁有瀾滄江干流全部水能資源開發權。沿著瀾滄江,一座座世界水電工程拔地而起,源源不斷地向外輸送電力,點亮千里之外的萬家燈火,是“藏電外送”和“西電東送”的主力軍。不過,華能水電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市場與發展的挑戰。
華能水電主營業務為水力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運營與管理。上市時,華能水電已躍居云南省發電企業之首。2017年6月末,華能水電已投產電站控股裝機容量為1737.38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容量為1713.88萬千瓦,擁有已核準的在建、籌建電站裝機容量約1162.50萬千瓦。其中已投產水電站17座,已核準的在建電站、籌建電站、已開展前期工作的主要電站有十余座,另外還有已投產的數座風電站及光伏電站。
圖片來源:華能水電官網
插上資本之翼后,華能水電實現了更為迅猛的發展。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華能水電上市首日的收盤價為每股3.12元,總市值為561.6億元;而如今,截至2022年11月28日收盤,股價為每股6.78元,總市值為1220.4億元,不到五年市值實現了翻倍增長。
從業務情況來看,華能水電將水電站建設不斷向瀾滄江上游延伸。2021年,華能水電全年完成發電量943.96億千瓦時,已投產裝機規模達到2318.38萬千瓦,營收規模則從2017年的128.48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02.02億元。
這一國家第二大水電企業的誕生,則要從21世紀初的一次重大重組說起。2002年,國務院下發了《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即電改“五號文”),電力工業行業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新的階段。方案指出,決定實施廠網分開重組國有電力資產。當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發電資產重組劃分方案》。
華能水電前身云南瀾滄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經歷了一次重大重組。華能水電56%股權由國家電力公司系統劃轉給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華能集團”),同時吸收并入云南漫灣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全部資產,后者通過股權劃轉也由華能集團持股56%。
自此,華能水電成為華能集團控股子公司,此后,華能集團將華能水電定位為其水電業務最終整合的唯一平臺。
華能水電的競爭“護城河”,為其擁有瀾滄江干流全部水能資源開發權。
瀾滄江是一條干流長度超2000公里的江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奔騰不息,流經青海、西藏、云南,出境后稱湄公河,再流經緬甸等注入南海。正是這樣的水位差帶來了發電的可能。
人類最早利用水力發電大約是在1880年前后,最初,各國水電站開發都處于單目標、單個電站獨立開發、獨立管理的狀態;一直到1933年左右,水力發電進入梯級開發迅猛發展的階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70233488
華能水電對瀾滄江水能資源的開發正是采用梯級開發的方案,可開發總裝機容量約3200萬千瓦,上游西藏段、云南段的梯級開發方案分別為一庫八級、一庫七級;中下游段的梯級開發方案分為兩庫八級,其中水庫起到調度的作用,通過調節水庫水位,使整個流域的多個梯級電站達到最佳發電效率。
在水流湍急的江河上建造一座水電站,顯然不是一件易事,前期投資大、工期長,工區狹窄、山高陡遠、地質條件復雜等客觀問題頻頻出現在工程師的面前。不過,隨著項目的落成,也造就了不少世界級的水電工程項目。
硬幣總有正反面,華能水電也同樣面臨一些挑戰。從公司業務成長性來看,隨著已投產裝機規模逐漸趨近于可開發裝機容量,華能水電的水電站業務也將面臨瓶頸。雖然華能水電目前也在布局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但截至2021年末,水力發電營收仍占到公司營收的98%以上。
同時,電力的生產和銷售是華能水電的主要業務,因此上網電價的高低將影響華能水電的業績。近些年來,電力體制改革逐漸深入,云南省則是我國首批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省份,2015年起實施市場化競價上網。受到這一因素影響,華能水電2015年、2016年的凈利潤出現下滑。
根據《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后更名為云南省工信廳)關于下發2015年云南電力市場化工作方案和實施細則的通知》,公司下屬的功果橋、小灣、糯扎渡、景洪和龍開口5家水電站參與市場競爭,除分配的297.46億千瓦時基數電量外,其余202.06億千瓦時電量參與市場化交易。2015年、2016年,華能水電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49.72%、77.77%,不含稅平均上網電價則分別下降7.4%、15.74%。
除了上網電價,水電站的發電量與所在流域來水情況有關,一旦出現旱季,發電量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公司業績。2020年,華能水電營收同比下滑7.44%,就是受到了電價下降和來水量下降的影響。一方面,平均結算電價(含稅)同比減少3.86元/千千瓦時,另一方面公司全年發電量同比減少6.55%,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2020年1-5月小灣和糯扎渡兩庫來水同比持續偏枯,影響公司枯期發電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