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9 00:52:49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 旭
12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舉行新聞發布會。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在發布會上介紹,新的十條優化措施出臺后,各地迅速行動,制定具體的落實舉措,精準劃定高風險區,優化核酸檢測,調整隔離方式,按規定取消查驗核酸陰性證明,取消健康碼和行程碼等。
新華社圖
“要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腎病、腫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進行健康情況摸底,分級分類提供健康服務。”米鋒強調。
根據相關政策,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和高風險區人員需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核酸檢測。在發布會現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提問:“高風險崗位”具體指哪些崗位,將采取哪些具體的舉措?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根據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條優化措施,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重點包括兩類,也分別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發熱門診醫務人員等 閉環管理,每天核酸檢測
王麗萍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和高風險區人員中的第一類是風險極高的,指的是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直接接觸的人員、集中隔離場所的工作人員、定點醫療機構和普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的醫務人員,相關的要求是:上述人員在作業期間需閉環管理,每天進行核酸檢測。
“第二類是指跟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超工作人員、快遞、外賣等一些從業環境人員比較密集、接觸人員比較頻繁、流動性比較強的從業人員。對于這類人員,也要做好監測和核酸檢測,要求每周開展兩次核酸檢測。”王麗萍表示。
最新的優化措施要求科學精準劃定風險區域,不得采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這是否意味著以后檢出“混管陽性”的單元以及樓棟也不再需要封控?
對此,王麗萍表示,當發現“混管陽性”以后,相關部門會盡快通知到混檢人員,讓他落實就地隔離措施,同時也會盡快安排人員去上門采樣復核。
“所以跟混檢陽性人員同樓棟、同單元的人員不需要實施臨時封控。”王麗萍強調。
當復核結果都是陰性以后,混檢人員馬上解除隔離措施,但如果上門復核是陽性,這時候要及時落實管控措施,要根據現場流調和風險研判結果及時管控密接,劃定風險區域,并做好相關的疫情處置工作。
劃定高風險區后 連續5天沒有新增可解封
醫務人員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每天會接診大量的患者,因此面臨的感染風險最高,工作也非常繁重,可以說不可避免地要發生職業暴露。
那么,醫務人員感染后是居家治療還是繼續上崗工作?
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表示,在剛剛公布的“新十條”當中特別提出,要對感染者進行科學分類的收治,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感染者可以選擇采取居家隔離治療的方式,也可以自愿選擇集中隔離收治的方式。
“一旦醫務人員感染新冠病毒,也應當遵循‘新十條’有關的要求。”郭燕紅強調。
目前,只要檢測出1例陽性,就要封控整個樓棟,那么封控的條件是什么?另外,由于單元樓棟的容積率不同,一個單元住戶多的可能有上百戶,這種情況要怎么處理?
對此,王麗萍表示,對于僅僅檢出1例的情形,如果說在他的工作地、居住地、活動地傳播風險比較低,而且及時把密接進行管控以后,經過研判沒有社區傳播風險,這時候是可以不劃定高風險區的。
住戶比較多、一個單元或者一個樓棟可能有上百戶的情形,根據流調和風險研判的情況,根據“新十條”,可以僅僅判定這種暴露風險比較高的樓層或者住戶,盡量減少疫情對群眾生活帶來的不便。
王麗萍進一步表示,對于劃定了高風險區以后,如果連續5天沒有新增感染者的檢出,就可以及時解封,盡量避免長期的封控。
“社區里封控的很可能有這樣一些人群,對于劃了風險區以后實行封控的高風險區檢出的新增感染者,如果是嚴格落實居家隔離的陽性人員的同住人員或者是密接人員,經過研判以后,沒有家庭外的社區傳播風險,這種情況下,即使檢出陽性也不影響整個高風險區解封的時間,也仍然是連續5天沒有新增就可以解封。”王麗萍強調。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