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供需共振加速高端產品突破,基礎工具鏈將“乘風破浪”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4 15:13:38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在即將過去的2022年里,A股新上市公司刮起一道“工具鏈風”,國內EDA龍頭華大九天、EDA工具軟件和晶圓級電性測試設備供應商廣立微陸續上市,加強了基礎工具鏈板塊效應,考慮到數字產業化是“數字經濟”的創新底座,疊加國產化的迫切性、技術密度高帶來的高壁壘、以及產品標準化和配件、耗材、以及軟件訂閱制等商業模式的演進,這都將為該板塊帶來中長期的投資價值。

          科學儀器正被高度重視

          人民日報刊發的《大力提升科研儀器自主創新能力(創新談)》,再次論述了科研儀器研發的重要性。文章強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外科技發展歷史表明,科學儀器是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同時,文章也指出,由于我國自主研發科研儀器的歷史較短,相關基礎比較薄弱,許多高端科研儀器領域依賴進口的局面還沒有改變。要盡快補上這塊短板,一方面需要持續穩定的經費支持,同時也要在應用和產業化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高層始終反復強調科技自立自強,加快解決“卡脖子”問題,發展專精特新企業。當前,以基礎工具鏈軟硬件為主的國產化浪潮正在開啟。

          安信證券分析指出,工具類軟硬件行業增長的驅動力主要來源于三點:

          1、新技術的持續迭代,如汽車智能化帶來的各種新型傳感器的應用、移動通信4G向5G的升級等,將帶動基礎工具產業鏈產生新的需求;

          2、技術復雜度提升,如半導體工藝從14nm演進到7nm、消費電子的小型化設計等,導致在設計階段需要進行精確的建模/仿真/測量以此保證產品的性能和質量;

          3、國內的產業鏈逐步升級,對研發階段所需的投入增加,帶來基礎工具鏈(CAD/CAE/EDA/測量儀器)需求量的進一步提升。

          因此,產業升級帶來對產品和技術更加嚴苛的要求,設計復雜度提升,工程樣機和流片的成本增加。面向研發設計環節的基礎工具軟硬件有望縮短產品開發周期,節約成本,具備長期價值。

          巨大市場空間已打開

          從電子測量儀器的世界競爭格局來看,國外廠商依托起步時間早,下游應用成熟等建立優勢,全球第一梯隊企業均來自于歐美。其中是德科技是全球龍頭,產品線最全,已經形成軟硬件結合的解決方案。泰克的優勢集中在時域產品,主要包括示波器,任意波形發生器等。羅德與施瓦茨的優勢集中在頻域產品,主要包括頻譜儀和矢量網絡分析儀等。

          而對于國內市場,由于我國的測量技術相對起步較慢,近年來通過制造業的快速發展以及5G、新能源等技術浪潮帶來的龐大需求,使得我國測量技術進入高速發展期間,目前國產2G帶寬及以下的數字示波器產品已經能夠覆蓋大多數的應用場景,但是和海外企業仍有一定差距。

          今年來在諸多政策的加持下,國內的電子測量儀器公司開始在技術和工藝上追趕海外企業,同時國家也通過相關的政策對于本土電子測量儀器廠商進行大力扶持,在2021年12月24日第二次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中明確規定,“對于科技創新型產品,在功能、質量等指標滿足政府采購的需求條件下,政府采購應當購買。”

          2022年9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專項支持金融機構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業、社會服務領域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設備更新改造提供貸款。發放對象包括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21家金融機構,按照金融機構發放符合要求的貸款本金100%提供資金支持。

          在相關政策出臺之后,各地區積極響應。根據儀器信息網統計數據,截至10月11日,北京、天津、重慶等23個省、直轄市已有相關的貸款項目進展,已披露的合同金額超536億元,金額排在前三的分別為北京市、湖北省、重慶市,合同金額分為124億元、72億元和61億元。

          四大方向將是投資主旋律

          從上述政策不難看出,當前市場已對基礎工具鏈中的軟件部分有了充分認知,而電子測量儀器等相關軟硬件系統的投資價值正在顯現。

          需求端上,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0~2025年,全球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規模將以4.7%的CAGR增長172.38億美元,國內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將以6.2%的CAGR增長至64.81億美元。得益于以基礎工具鏈軟硬件為主的國產化3.0浪潮開啟,眾多國產測量儀器廠商有望長期受益于基礎工具鏈國產化和產業鏈升級帶來的紅利。

          供給端上,供給能力的提升才是電子測量儀器公司后續發展的核心抓手,而供給能力則主要取決于此類公司產品向中高端化迭代的進展。一方面,進入中高端市場后,國產廠商可觸達的空間將被進一步打開,且中高端產品毛利率更高更重要的是,中高端市場由于技術壁壘高,一旦突破競爭格局更加穩定。

          毫無疑問,隨著全球信息技術的發展,未來電子測量儀器將持續受益于新興下游爆發所帶來的需求,華安證券從4類產品總結其投資要點:

          1、數字示波器:應用最廣泛的通用電子測試測量儀器,被譽為電子工程師的眼睛,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22億美元。

          2、頻譜和矢量網絡分析儀:主要用于射頻和微波信號分析,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28億美元。

          3、信號發生器:用于提供各種仿真和激勵測試信號,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11億美元。

          4、EDA:作為芯片制造的最上游,與Fabless和Foundry共同構成了芯片制造的鐵三角,EDA工具的先進水平決定了芯片生產效率、技術水平。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數據,2025年全球EDA市場規模將達145億美元,其直接支撐的半導體制造市場規模達700億美元,再向上更是支撐著萬億規模的數字經濟,杠桿效應接近200倍。目前,國產品牌已經在EDA點工具實現突破,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相關補貼政策、人才政策、研發政策等的催化下,國產替代將進一步加速。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74950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儀器儀表 EDA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 在线亚洲专区高清中文字幕 | 亚洲资源一区二区 |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中文免费 |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