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5 09:39:34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本周A股單邊下跌,上證綜指接連調整,全周累計下跌3.85%至3045.87點;深綜指跌4.39%,創業板綜指跌4.54%,科創50指數跌5.93%。
大盤雖然疲弱,但也有些個股較強,典型的如白酒、教培、數字經濟、旅游酒店機場等。這類個股家數雖然極多,但架不住大量其他行業個股下跌,尤其是光伏、石油、煤炭等周期股以及前期所謂“賽道股”的下跌。
事后看,A股這輪調整應主要與國內疫情反復或擴散速度超預期相關。雖然疫情擴散事前幾乎就已經可以確定,但仍對投資者情緒構成較大沖擊。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等重要城市來看,這些地區金融機構總部云集,其員工出勤率難免也會受到疫情干擾。即使由這個角度看,也極可能對股市構成一些影響。
就外盤表現看,倒是沒為A股帶來過多壓力,美股上周大致走平,我國港股甚至不跌反漲。
港股表現明顯相對獨立,這在平時比較罕見,值得投資者重視。港股近期的強勢一方面可能與香港地區的疫情相對較輕相關,一方面應與近期中央經濟工作精神相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支持消費,還重點提到了支持房地產、互聯網、教培等行業。
簡單說,境外資金相對積極,所以即使在滬深股市,北向資金也呈現凈流入狀態。據專業機構數據,11月至今北向資金凈流入超900億元,累計凈流入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短期內北向資金還可能休息,本周五滬深股通休息,下周的前兩天仍將休息。等到境外資金于下周三返場時,屆時則更接近年末時分了,而通常這個期間,機構們的資金面情況可能會有些吃緊,再加上許多機構或許會有年末粉飾賬面的行為,所以下周A股也許暫難出現稍大力度的反彈。
等過了元旦,多數專業人士預期到1月下旬春節期間第一波感染高峰或將過去,屆時消費會明顯回升,大盤可能會好得多。因此,我覺得防疫調控優化措施整體上有利于中國經濟更早恢復,也有利于絕大多數上市公司業績回升,總之個人對股市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由長遠看,股市總會有利好與利空,利空是不可避免的。利空本身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利空總是無法出清。以現在優化后的防疫政策來看,雖然會有不少未知的困難,但至少在利空“出清”方面卻是積極的、顯著的。
股市是經濟晴雨表,經濟學家們普遍看法是“股市會提前經濟二三個季度做出反映”,由全國多省疫情感染實際推測,經濟低谷差不多對應著目前時點。因此,我建議投資者不妨利用近期股市受到沖擊時進行布局。
至于選股方面,來年A股一大投資重點應該就是大消費板塊。既然疫情壓制了這類個股已長達三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提振消費的措辭之重也前所未有,那么大消費自然就是個明顯潛力板塊了。
另由外部客觀限制來看,考慮到歐美短期內就極可能陷入衰退,所以明年外需疲弱幾乎可確定,通常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只能更依賴內需了。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njcjnews)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40126866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