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6 17:46:54
每經記者 楊卉 每經編輯 梁梟
今日(12月26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官微發布《中國高端制造業上市公司白皮書2022》(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12月10日,我國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數量達到3313家,占A股全部的65.5%。其中,高端制造行業上市公司數量為2121家,占制造業上市公司的65%,相比2017年底的1250家增長69.7%。
其中,千億元市值以上公司數量明顯增加。截至10月31日,我國高端制造行業上市公司市值達千億元以上的有34家;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半導體板塊分別由0家增加至15家和6家;電子、機械制造、醫藥、醫療分別由1/2/2/0家增至4/4/4/3家,均實現數倍增長。
從營收和盈利水平來看,過去5年中,我國高端制造上市公司營收持續增長,由2017年的7.47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1.79萬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2%,2021年同比增長率為20.1%。從凈利潤水平看,隨著國產替代的推進和海外市場開拓,利潤水平自2020年開始快速提高,2020年增速高達46%。
《報告》數據顯示,伴隨著規模增加和相關技術逐漸進入“無人區”,我國高端制造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快速增加,2017年~2021年研發支出由3127.7億元增加至6425.9億元,復合增長率達19.7%。
目前,我國高端制造業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其中,京津冀地區主要包括半導體、能源和醫療設備等行業;長三角地區主要包括新能源、電子、醫療、半導體和機械制造等行業;珠三角地區主要包括電子、新能源、醫療設備和機械制造等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還指出,隨著國家貿易沖突背景下的逆全球化加劇,以半導體為代表的高端制造產品的國產替代需求持續高漲,在海外供應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隨著國產產業鏈的進一步哺育和發展,國產替代逐漸成為高端制造業發展的主線之一,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持續增量。
《報告》顯示,經過多年努力,我國高端制造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但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很多領域還面臨“卡脖子”的問題,高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還不牢固。
面對全球競爭加劇、環境資源約束、高級人才短缺等挑戰,高端制造上市公司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自主攻關與引進吸收并舉,加快創新發展,注重創新質量,不斷提升全球技術、產業鏈主動權,同時不斷提高公司治理質量和運營質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