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0 13:42:41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彭水萍
2023年1月6日,國家醫保局發布了《新冠治療藥品價格形成指引(試行)》,對2023年1月1日后上市的抗病毒新冠藥物定價機制進行了明確規定。企業可在6個指定省份醫保局進行藥品首發報價,新冠治療藥品掛網和供應效率有望提升;并且對新冠治療藥物價格形成要求進行了明確規定,有望實現公開、透明、合理的定價機制,在市場決定價格、尊重企業自主定價的基礎上,兼顧了藥品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不少機構指出,進入2023年醫藥板塊有望迎來復蘇,看好2023年醫保談判、集采影響出清、全球創新進展等因素催化下的醫藥行情。
財通證券分析指出,對于創新藥企業來說,企業創新業務經過多年培育,產品逐步進入收獲階段,為業績增長提供新的動力;同時,隨著醫保對于創新藥放量加速的影響不斷加強,國內創新藥的達峰周期極大地加速,許多創新藥有望在醫保談判后快速完成進院,并在上市后3-5年內就達峰銷售。
據了解,近期康方生物、科倫藥業license-out喜訊不斷,為國內創新藥走向國際市場提供新信心;而1月5日醫保談判正式開啟,在“簡易續約”續約談判規則下獨家品種降幅預期緩和,有望為1月創新藥行情提供催化劑;最后,老齡化帶來的需求擴張以及居民收入不斷提升帶來的對于“更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動生物醫藥行業長期發展的核心因素,而提供更好治療手段的核心在于創新驅動。
因此,隨著2023年我國對于經濟發展的決心不斷加強,公眾健康意識日益增強,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內在向往,醫藥板塊尤其是創新藥板塊將重回主線。
點評:醫保談判結果出來在即,目前市場總體對醫保談判相對樂觀,從而帶來創新藥及產業鏈相關公司關注度較高,另外則是疫情政策放開之后帶來的醫院ICU重癥、治療人群增加等帶來的新預期。
這里,通過整合多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為粉絲朋友帶來4家公司簡介,僅供參考。
1、君實生物
國內疫情管控放松之后有利于FDA人員來華開展核查,君實生物與海外合作伙伴Coherus也在跟FDA積極溝通,以盡快推動特瑞普利單抗在美國上市。2022年12月初,特瑞普利單抗用于一線鼻咽癌和一線食管鱗癌治療的上市申請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受理,公司有望進一步開拓歐洲市場。此外,公司在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大癌種適應癥上廣泛布局,國內開展的一線小細胞肺癌(SCLC)、一線肝細胞癌(HCC)、HCC術后輔助治療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圍手術期治療四項臨床研究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讀出數據,未來有望大幅貢獻增量。(中信證券)
2、神州細胞
公司自主研發的2價(針對Alpha+Beta變異株)和4價(針對Alpha+Beta+Delta+Omicron變異株)重組新冠病毒疫苗在臨床安全性、免疫原性、廣譜性方面均取得優異表現。SCTV01C和SCTV01E在中和抗體檢測指標中對比滅活苗均達到優效,對delta、BA.1、BA.2都能誘導高濃度中和抗體滴度,具有廣譜交叉保護潛力以及對未來新變異株的保護潛力。近期,除了公司的重組八因子(安佳因)有在年內獲批兒童市場新適應癥外,還有阿達木單抗、貝伐單抗等將陸續獲批。全球領先的14價HPV疫苗也將進入3期。后續亮點頗多。(國金證券)
3、生物股份
公司作為曾經口蹄疫苗的絕對龍頭,雖然市場競爭格局有所惡化,使得口蹄疫苗的銷售價格下降,但同行企業繼續進行降價來搶占市場份額的可能性較小,經過一番競爭后生物股份仍占據市場份額的絕對第一。隨著養殖端盈利能力改善顯著,對疫苗產品的需求提升,加上公司已經在非口蹄疫苗上開始發力,對單一產品的依賴進一步降低,隨著新產品的不斷推出與對非口蹄疫苗銷售的重視,公司的營收增長會再次回到正軌。另外,銷量與收入的增長意味公司智能產業園產能利用率的提升,毛利率水平也會得到提升,公司利潤將邊際改善。(浙商證券)
4、智飛生物
公司產品微卡是全球首個預防感染人群發病的免疫疫苗,也可作為聯合用藥,用于結核病化療的輔助治療。宜卡與微卡分別于2020年與2021年上市,隨著國內疫情防控不斷優化,結核類產品市場推廣環境改善,2024年微卡加宜卡收入有望超過10億元。公司目前有結核產品矩陣、狂犬病疫苗矩陣等六大產品矩陣。公司兩款狂犬疫苗產品上市在即。2022年流感發病率有所提升,公司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已完成III期臨床試驗,未來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績貢獻點。(國金證券)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70354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