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9 12:24:25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肖芮冬
近日,龍芯2K1500芯片流片成功,可面向電力、軌交、智能制造、工業網絡安全等工控進行應用定制。此次流片成功,標志著龍芯定制芯片技術的成熟,其工控產品線得到擴充。
2023年1月3日,首個央企全棧式自主可控超大型數字化系統——“電力行業企業資源運營平臺”在南方電網及所屬南網數字集團成功投用,實現了全棧式國產基礎軟硬件應用及性能優化關鍵技術突破。該平臺是央企最大的EAM、ERP系統,由飛騰公司、麒麟軟件、達夢數據共同研究,目前平臺用戶數已突破30萬,已在貴陽供電局的變電站生產領域、自助終端、營業廳等場景應用。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中,信創作為新的關注領域被重點提及。《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中指出要加快建設基礎信息設施,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并實現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強化關鍵儀器設備、關鍵基礎軟件、大型工業軟件、行業應用軟件和工業控制系統、重要零部件的穩定供應。科技安全、產業鏈安全和數據安全與信創產業發展緊密相關,能源安全和軍事安全也和信創關聯,在國家安全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信創的政策重視、扶持力度有望增強。
自2020年中移動首次進行國產數據庫大規模集采后,央企對于廠商全國產化要求逐步提升。2022年12月,中交集團發布國產終端電腦采購框架協議招標公告,此次招標面向包括ARM(飛騰)和LoongArch(龍芯)技術路線下的國產電腦終端。公告提出,合同中關于國產終端電腦采購部分的金額不少于80萬元或數量不少于100臺。央國企自主可控要求進一步提升。
此外,《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指南》中提出,2023年底前初步建成全國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國內信創發展從“不可用到可用”階段進入到“可用到好用”階段。信創行業招標有望迎來加速放量。
點評:經過長期下跌,計算機行業于2022年10月份出現超跌現象,且近期表現較為強勁,底部區域較為明顯,疊加信創領域國產替代與自主可控需求不斷提升的趨勢,預計2023年信創板塊將有較為強勢的表現。
這里,通過整合天風、安信、國信等10余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為粉絲朋友帶來4家公司簡介,僅供參考。
1、龍芯中科
公司產品在工控、通用領域兩開花。公司基于兩條信息系統及工控系統兩條主線開展生態建設。龍芯中科主要產品與服務包括處理器及配套芯片產品與基礎軟硬件解決方案業務,公司作為國產CPU龍頭,致力于國產CPU生態建設,同時在工控及通用領域重點突破,看好公司在未來國產替代趨勢及算力需求增長趨勢下的發展機會。
——東興證券
2、中國軟件
子公司麒麟軟件的主流Linux操作系統,已經具備相對完整的生態體系,根據最新官網數據,截止目前已經完成軟件適配71.42萬款,硬件適配33.89萬款。當前國產操作系統滲透率仍然較低,未來存在對Windows、CentOS等操作系統的較大替換潛力。隨著行業信創不斷提速,公司或將持續受益。
——國聯證券
3、智微智能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云網邊端全場景產品及方案服務商,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智能場景下“云網邊端”一體化軟硬件產品及方案。在物聯網產業迅猛發展的當下,新ICT時代產生了新的變化,對設備廠商也產生新要求,并借政策之力打開市場。公司憑借多場景、多類型的場景化產品定義能力,打造柔性制造+智能信息化體系,產品與方案已應用于智慧教育、智慧辦公、新零售、智慧金融、智慧商顯、智慧醫療、工業自動化、機器人、邊緣計算、網絡安全和大數據等領域,并向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新場景不斷探索,未來有望憑借此前積累和持續研發發展成為基于自研軟硬件產品的系統級方案服務商,打造智慧物聯網生態新格局。
——中信證券
4、海光信息
高端處理器是現代信息系統設備的核心部件,但是國產化率較低。根據IDC數據,2020年國內x86服務器芯片出貨量698.1萬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被Intel和AMD兩家公司占據,合計市場份額超過95%,其中Intel產品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公司專注于高端處理器研發設計,將受益于信創國產化浪潮。
——海光信息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64688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