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0 20:58:57
近年來,隨著中國保險業轉型深化,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逐漸成為行業共識。2023年已然開啟,外資金融機構如何搭乘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東風,把握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等政策機遇?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挖掘保障需求?在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大勢下,如何借助數據和數字化的手段預防風險?面對中國經濟低碳轉型步伐加快,怎樣成為ESG市場培育與推動的力量?
圍繞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專訪了安盛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行政總裁尹玄慧,從外資保險機構的視角暢談了保險業對外開放給外資帶來的種種機遇以及新一年的市場布局計劃。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馬子卿
過去一年,外資金融機構加速涌入中國保險業,成為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從政策層面看,保險業在金融業中對外開放的時間最早,開放的程度也最高。截至目前,中國保險業政策已全面放開,部分外資險企在股權上已實現“控制權自由”。相較成熟保險市場,中國保險業仍具備較大的增長空間,這亦吸引外資金融機構的不斷加入分一杯羹。
近年來,隨著中國保險業轉型深化,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逐漸成為行業共識。2023年已然開啟,外資金融機構如何搭乘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東風,把握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等政策機遇?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挖掘保障需求?在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大勢下,如何借助數據和數字化的手段預防風險?面對中國經濟低碳轉型步伐加快,怎樣成為ESG市場培育與推動的力量?
(安盛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行政總裁尹玄慧,受訪者供圖)
圍繞這些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專訪了安盛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行政總裁尹玄慧,從外資保險機構的視角暢談了保險業對外開放給外資帶來的種種機遇以及新一年的市場布局計劃。
中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在華外資保險公司資本十年間增長了1.3倍,資產增長了6倍。就在過去的一年,不少國際知名保險機構紛紛通過增資、收購、成立分公司等方式加碼中國市場。
外資加碼進入中國市場背后是何原因?尹玄慧在受訪時分析認為,“與全球成熟的保險市場相比,中國的保險滲透率仍然相對較低,消費者的保險需求遠未被滿足,這為保險企業提供了巨大的上升空間。隨著中產家庭的不斷增長,人口基數龐大的中國有望在未來十年內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保險市場。”
相關報告顯示,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保險市場一直是全球保費增長的重要引擎,保費收入在全球保費收入的份額不斷提升,2021年已達12%。展望未來十年,預計中國保險市場仍能達到每年6.9%的平均增長率,其中壽險為7.1%,財險為6.6%。
“中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是深化改革與快速發展的寶貴機遇。”尹玄慧表示,全球資源的引入必將使中國保險業受益良多,在經營理念、服務模式、產品研發、技術創新、人才選擇等方面有著更為豐富的資源可供借鑒與選擇。
尹玄慧指出,“安盛集團堅定看好中國發展前景,堅持深耕本土市場的戰略決心。我們在中國的人才引進、產品研發、渠道合作、服務創新等方面都有長遠規劃和持續投入。憑借安盛集團的資源共享和戰略支持,我們在中國市場將展現出強勁的業務增長潛力和樂觀前景。”
據相關數據,截至2022年5月末,境外保險機構在華共設立了67家外資保險機構和80家代表處。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公司進入我國保險市場,一定程度上會引起市場格局的調整與重塑;同時也會進一步提升中國保險市場的吸引力和活力,加速我國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尹玄慧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她認為,這與安盛奉行的以客戶服務為中心,多元化業務發展,重質量、可持續的轉型新策略不謀而合。
2014年2月,安盛收購了成立于2004年、車險業務起家的天平汽車保險50%股權,組建成為合資公司。2018年11月,安盛宣布收購安盛天平剩余50%的國內股權,直到2019年12月,完成收購后的安盛天平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業務最多元的外資保險公司之一,推動傳統經代、分銷渠道、電銷與數字化平臺融合創新的發展策略。
尹玄慧介紹稱,安盛天平在中國運營超過20年,將豐富的全球經驗和優質資源與對中國本土市場的深刻見解相結合,不斷擴大保險責任范圍,為廣大中國消費者提供優質的保險產品和周到的服務,陪伴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參與各地惠民保項目,助力各地政府建構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保障體系。
她表示,“2023年是安盛在中國煥新發展的一年。在夯實業務運營的基礎上,我們將繼續強化公司整體運營和價值鏈的能力,以推動高質量的發展。”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指引下,中國銀保監會明確提出“堅定不移推進財產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尹玄慧稱,安盛積極響應號召,繼續推進產品和服務創新,堅持數字化和綠色金融的轉型,為支持實體經濟做出貢獻。“我們相信,憑借煥新發展戰略和日益加強的能力,公司能夠在2023年把握市場機遇,向客戶提供車險、健康險、商業險和意外險等多元產品與服務。”
近年來,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理念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日漸成為我國金融機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對于保險機構而言,ESG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尹玄慧在受訪時表示,作為全球保險行業的領軍品牌,安盛集團致力于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重大議題。“我們在全球擁有一致的ESG框架與承諾,從保險公司、投資者和行業領袖等三個維度審視自身行為,以減少對環境和社會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這三個維度包括:作為負責任的保險公司,致力于保護公眾,特別是弱勢人群免受風險;作為負責任的投資者,致力于幫助客戶和社會向低碳經濟轉型;作為行業領袖,致力于采取共同行動,減少碳足跡,施加積極影響。
“雙碳”目前下,新能源車險無疑代表了一個新的方向。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市場在全球新能源市場有先行優勢和巨大潛力,這正吸引各路資本加大研究和投入。尹玄慧在采訪中透露,安盛積極推動新能源車保險探索,成立專題研究小組,以科技賦能綠色金融發展。
對于中國ESG市場的業務布局重點,尹玄慧還舉例道,比如基于對衛星、無人機和氣象站等數據的采集與分析,提供創新性的“天氣指數保險”,以保護農戶免受自然災害。該險種基于公開透明的氣象數據,將保險理賠快速運用于防災救災,最大程度避免損失惡化,特別適合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挑戰的城市巨災類和農業巨災類保險。
隨著保險業邁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數字化作為優化體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被保險機構置于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頭部保險機構率先發力,成立科技子公司,將科技與自身業務相結合,中小公司通過加大外部合作等方式積極推動科技賦能業務發展。
頂層設計之下,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目標已然明確。2022年1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數字經濟建設,全面推進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
“安盛集團高度關注數字化轉型,并將其視為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尹玄慧在受訪時介紹稱,“安盛天平是中國首家采用Akur8人工智能定價技術的保險公司,這充分彰顯出安盛天平通過不斷創新和持續進步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服務的承諾。這一尖端科技將幫助我們在技術層面不斷完善,能夠更有效地向客戶提供具有價值的保險解決方案,同時確保最大程度的透明度和風險管控。”
“保險機構唯有加大科技投入、加速變革、注重數字價值,圍繞數據資產形成,聚焦于主要細分服務場景來開拓客戶、創新產品,未來才能贏取更大市場。”在2022第三屆全球保險科技大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原保監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周延禮如是表示。
“展望未來,保險公司擁有利用數字化潛力的巨大機會。”尹玄慧表示,“保險公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傳統上基于利用信息來理解和評估各種風險的能力。安盛深入融合金融科技,通過越來越強大的云科技或人工智能等工具,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幫助客戶應對可能面臨的風險,并進一步發展安盛在風險預防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