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俄羅斯提停戰條件了,聯大緊急通過“和平公式”!俄烏沖突一周年:被改變的世界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4 14:03:06

    每經記者 李孟林  鄭雨航    每經編輯 高涵    

    2eic4iblTAWEXUvYtGNzRchmKfJVJPLFNsbXMuxrJX47naTM2UcezGFXym0tVmzHo2LWKKDwqMHMbynqe0DNprOQ.jpg

    最新消息

    當地時間2月23日,聯合國大會繼續就烏克蘭局勢召開緊急特別會議。在當天的會議上,聯大以141票贊成,7票反對,32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包括烏克蘭在內的75國共同提交的“和平公式”決議草案。該草案強調在烏克蘭尋求符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全面、公正與持久和平的緊迫性。(央視新聞)

    此前,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指出,如果在沒有取勝的情況下停止軍事行動,俄羅斯將被撕得粉碎。他表示,如果美國停止向基輔提供武器,沖突將會結束。參考消息網援引俄羅斯衛星社22日報道

    2eic4iblTAWEXPUN5C9X5tUuaxibwuxhxHEdbbMch2anKa2MIwJ4Zho6LicXU4mUD62eYCxmdKd3ZNkVpV3ZyruQ1w.png

    風云變幻中,俄烏沖突竟已一周年了。

    “從沖突雙方的情況來看,無論俄羅斯的資源也好,本身預設的目標也好,談判肯付出的代價也好,俄烏雙方民眾持續戰斗的意志也好,其實都沒有枯竭,也沒有出現一方已經完全無法繼續戰斗下去的情況,”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向《每日經濟新聞》每經頭條記者(以下簡稱每經頭條記者)分析指出,“俄烏沖突短期內不可能在軍事上分出勝負,只要還能打下去,那雙方的目標也只能在沖突前線上去獲得。”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發起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二戰后歐洲最激烈的軍事沖突拉開了序幕。這場沖突打破了冷戰后歐洲相對穩定的安全格局,造成了俄烏雙方大量的人員傷亡,并對全球的能源和糧食格局造成劇烈沖擊。

    一年后的今天,沖突仍不見終結的希望,反而有持續升級和長期化的趨勢。

    丁純指出,俄烏之外,(論損失)歐洲首當其沖,其在這一年來,安全環境、地緣政治局勢嚴重惡化。“不管愿意與否,歐洲已被卷入這場沖突,因為大多數歐洲國家都是反俄挺烏的,所以要接收難民、財政資助、軍事援助。此外,歐洲還需要忍受(俄羅斯)反制裁所帶來的能源危機、通貨膨脹等問題,以及其對本國經濟、產業、民生形成一系列的打擊。”

    就在歐洲因能源“脫俄”面臨長期性、結構性的經濟挑戰的同時,美國的能源企業卻賺得豐厚利潤,有逐步取代俄羅斯成為歐洲主要能源供應國的趨勢。軍工復合體迎來大額訂單,股價暴漲。美國傷及歐洲利益,引發歐洲多國強烈不滿。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向每經頭條記者表示,美國的確在這場沖突中獲益最多,這折射了拜登政策對俄羅斯采取離岸平衡戰略的“高明”之處。

    在王文看來,美國對俄采取的“離岸平衡”戰略奏效,不費一兵一卒、僅用數百億美元就實現了“以烏制俄”、“以俄壓歐”的三角平衡局面。此外,美國還獲得了軍工集團的經濟利益,以及“長臂管轄”,沒收俄羅斯海外資產的非法利益。

    2eic4iblTAWEXPUN5C9X5tUuaxibwuxhxHEdbbMch2anKa2MIwJ4Zho6LicXU4mUD62eYCxmdKd3ZNkVpV3ZyruQ1w.png

    美國大賺:軍售同比增長近50%  

    出口歐洲LNG比例翻倍

    2eic4iblTAWEXPUN5C9X5tUuaxibwuxhxHEdbbMch2anKa2MIwJ4Zho6LicXU4mUD62eYCxmdKd3ZNkVpV3ZyruQ1w.png

    “從隱形層面來講,俄烏沖突重新激活了北約,提升了美國對盟友的領導力,而從現實層面來講,美國的軍工復合體和能源供應商在沖突中賺取了豐厚的利潤。”丁純向每經頭條記者表示。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的“特別軍事行動”打破了冷戰后歐洲相對穩定的安全格局,也讓許多北約國家從裁減軍事開支的“和平紅利”中幡然醒悟,開始將國防安全提升為優先事項。對于增加軍費的北約國家而言,開支的很大一部分流向美國的軍工企業。

    俄烏沖突爆發后僅三天,德國總理朔爾茨發表了“時代轉折點”(Zeitenwende)演講,一改冷戰后常年忽視聯邦國防軍建設的政策,承諾設立1000億歐元的特別國防基金,將國防開支提高到GDP的2%——這是多年來美國對北約盟國要求的基準線。2022年7月,德國新增軍費的第一批支出,就是向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訂購35架F-35戰斗機,總價84億美元。

    在北約的框架下,盟國購買美國武器,也就是用經濟利益的輸送換取美國提供的安全保證,否則的話美國也不會做這種賠本買賣,”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董一凡向每經頭條記者指出。

    靠近俄羅斯的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對自己的安全形勢更加焦慮。沖突爆發前,波蘭已經開始向美國訂購250輛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總價高達60億美元。沖突爆發后不久,波蘭宣布了將軍隊擴大一倍以上的計劃,并加快購買武器,規模之大讓分析人士擔心其財政是否會被拖垮。2022年5月,波蘭國防部長簽署從美國購買500套M142自行火箭炮(海馬斯)的計劃,幾乎等于洛克希德·馬丁此前生產的數量總和。[1]

    2eic4iblTAWEXPUN5C9X5tUuaxibwuxhxHEKXx3ibLQKBicTb2NfTTMiawfxZFG3mhdiaiauG2lOYdC7TTnhpscWx5p2Mw.jpg

    數據來源:CNBC

    海馬斯、“彈簧刀”無人機等美國援助武器在烏克蘭戰場上可謂一戰成名,這場實戰也為美國推銷自己的武器提供了絕佳的廣告。同時,西方國家對俄制裁也打擊了第二大武器出口國俄羅斯的出口能力,為美國和西方軍事工業爭奪市場份額創造了機會。據《美國國防新聞周刊》報道,美國國務院負責政治軍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杰西卡·路易斯表示,美國將通過資助和軍事培訓等方式,鼓勵東歐的盟國淘換俄制武器,轉而采用美國武器。

    除提升軍備以外,美國及其盟友也需要補充援烏后下降的軍火庫存。“烏克蘭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西方國家在背后的支持,特別是軍火支持,這毫無疑問會給美國的軍工復合體帶來大量的利潤,”丁純告訴每經頭條記者。

    據美國國務院1月25日發布的數據,在2022財年,美國政府向外國政府出售的軍火(Foreign Military Sales)規模達519億美元,同比增長49.1%;政府批準的直接商業軍售(Direct Commercial Sales)合同總價值達1537億美元,同比增長48.6%,美國國務院稱,此類軍售大幅增長主要源于俄烏沖突帶來的合同。

    2eic4iblTAWEXPUN5C9X5tUuaxibwuxhxHEV2yzp0ylzibj50uNNIHDNFD1KYeBaPuJn1icia0bicxhJOsMxuAmW1dGBw.png

    數據來源:美國國務院

    負責政府間武器交易的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局長詹姆斯·赫爾希在2022年10月表示,預計盟國補充下降庫存的采購會讓美國軍售在未來三年里“持續增長”。

    在沖突爆發前,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占歐盟總進口量的約40%。沖突爆發后,歐盟鐵了心要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在歐洲滿世界尋找天然氣替代來源時,美國趁機補位,對歐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大漲,在歐洲氣價創紀錄之際賺取了高額利潤。

    “一方面,歐洲主觀地希望通過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獲得相應的自主權;另一方面,在俄羅斯反制裁下,歐洲被迫短期內要尋找新的能源來源,從美國進口了大量價格高昂的LNG,被美國賺取‘不義之財’”。丁純告訴每經頭條記者。

    據彭博社的統計,美國2022年的LNG出口一躍而上,達8120萬噸,與卡塔爾并列世界第一。據路透社,美國2022年出口的LNG有69%運往了歐洲,而2021年這個數字還只有35%。2022年歐洲天然氣平均價格為41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但美國的平均價格僅為7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巨大的價格差帶來了利潤飆漲。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美國的LNG出口收入為350億美元,2021年同期為83億美元,大漲322%。[2]

    2eic4iblTAWEXPUN5C9X5tUuaxibwuxhxHEhP0QvuEU87evweYC7wJ0whsQMKxNTwD8vtVHtWu7Nx5zb0QTe0icGtA.jpg

    數據來源:Kpler

    實際上,如果不是2022年6月美國第二大LNG終端自由港遭火災,美國早已拿下LNG出口量世界第一的位置。分析師普遍預計,歐洲能源危機遠未結束,未來對美國LNG的需求還會增長,而美國能源企業正在快馬加鞭地擴大產能,預計今明兩年將有三個大型LNG設施投產。

    “由于歐洲擺脫俄羅斯天然氣,美國LNG在歐洲能源安全中將扮演重要角色。2022年,歐洲進口的LNG有40%來自美國。隨著自由港恢復出口,卡爾克蘇通道(Calcasieu Pass)繼續提高產能,以及更多工程投產,我們預計將會有更多美國LNG抵達歐洲,”能源咨詢公司Wood Mackenzie向每經頭條記者分析指出。

    在天然氣之外,由于歐盟對俄羅斯石油產品實行禁運和限價等制裁措施,美國對歐原油出口也大漲。據芝商所數據,2022年美國對歐出口的原油達到了175萬桶/日,較2021年上漲約70%。

    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21年,歐盟有25.8%的石油進口來自俄羅斯,其次為挪威(9%)和美國(8.4%),但到2022年第三季度,俄羅斯的占比已經降至18.3%,美國則升至10.8%、超過挪威(9.9%)排名第二。

    2eic4iblTAWEXPUN5C9X5tUuaxibwuxhxHEz1LsGWDCK7vanmMwaTSib8TGv7cGuofTnUhd6SEI0uxr03BmuEW3hyQ.png

    數據來源:谷歌財經

    2eic4iblTAWEXPUN5C9X5tUuaxibwuxhxHEdbbMch2anKa2MIwJ4Zho6LicXU4mUD62eYCxmdKd3ZNkVpV3ZyruQ1w.png

    歐洲挑戰:能源去俄化對企業及家庭帶來長期打擊

    2eic4iblTAWEXPUN5C9X5tUuaxibwuxhxHEdbbMch2anKa2MIwJ4Zho6LicXU4mUD62eYCxmdKd3ZNkVpV3ZyruQ1w.png

    2eic4iblTAWEXUvYtGNzRchmKfJVJPLFNsSGthibVqicbiaMUTm1INLuZfyC53s2RqaSYib8NsjicBtXXPJ4kdiayZrczA.jpg

    談及俄烏沖突的外溢影響,丁純認為歐洲毫無疑問是首當其沖的。“對歐洲來講,沖突打破了它原來安全的地緣態勢,極大地影響了地緣政治布局,而且這場沖突使得歐洲難以抽身,既沒有辦法放手,又實際上很難看到短期的一種所謂‘勝利’。

    他向每經頭條記者進一步指出,歐洲在這一年來,安全環境和地緣政治局勢是嚴重惡化的。不管愿不愿意,歐洲已被卷入到了這樣一種沖突當中,需要忍受(俄羅斯)反制裁帶來的能源危機、通貨膨脹等問題,對本國的經濟、產業、民生形成一系列的打擊。”

    據歐洲智庫布魯蓋爾2月的最新評估,自能源危機初顯的2021年9月起,為減輕高價能源對企業和家庭的沖擊,歐洲國家(歐盟、英國和挪威)撥劃的財政支出高達7680億歐元,規模超過了歐盟的新冠復蘇基金(7500億歐元)。從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占比達50%的德國拿出的錢最多,高達2650億歐元。

    創紀錄的能源價格對歐洲的制造業造成了嚴重沖擊,對高度依賴化石能源的化工和鋼鐵等產業而言,更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棵稻草。大量企業減產、關停、轉移產能,不少專家甚至發出了歐洲面臨新一輪“去工業化”浪潮的警告。而能源價格低廉,又通過《通脹削減法案》補貼新興制造業的美國,對歐洲制造業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3]

    回顧歷史,1973年,來自蘇聯的“紅色天然氣”首次通過管道抵達西德,開啟了俄(蘇)與西歐之間超越意識形態分歧的能源貿易。此后,俄羅斯廉價穩定的天然氣通過龐大的管道網絡源源不斷地輸入歐洲,奠定了德國、意大利等國工業生產和居民用氣的基礎。

    近半個世紀后,2022年9月26日,俄羅斯直接向德國輸氣的北溪一二號管道同日發生爆炸,成了俄歐能源共生關系走向終結的戲劇性象征,而歐洲也為放棄俄羅斯能源付出了沉重代價。

    即使在冷戰年代和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期間,俄羅斯對歐輸氣大體保持了穩定。此番歐洲決定“脫俄”的決定,折射出歐洲對能源和地緣安全的思考已經發生顛覆性的改變。正如歐盟所言,能源制裁的目標是“給俄羅斯造成盡可能大的經濟損失”,以“遏制其軍事行動”。[4]

    “過去歐洲的能源觀念還是以經濟成本和經濟效益為主,但現在已經將俄羅斯徹底看作了敵人或者說安全上的威脅。地緣安全和價值觀至上的政治氛圍,是歐洲決定切斷與俄羅斯能源關系的原因,“董一凡向每經頭條記者表示。

    經過2022年的混亂之后,歐洲市場的天然氣價格大幅回落,但歐洲的能源困境遠未結束。董一凡認為,當前的天然氣價格雖然已經降至一年半以來的新低,但仍然是疫情暴發前價格水平的數倍,而歐洲自身以可再生能源補充的潛力依然有限,未來將面臨長期的成本壓力,并承受國際LNG市場的波動。

    “能源去俄化給歐洲經濟帶來的挑戰是長期性和結構性的,”董一凡表示。

    2eic4iblTAWEXPUN5C9X5tUuaxibwuxhxHEic4wr3og3az9zpwAXib3kNk9DGL9Bx0sD0CyLGP7r74CHdibITF4zOugA.png

    2eic4iblTAWEXPUN5C9X5tUuaxibwuxhxHEdbbMch2anKa2MIwJ4Zho6LicXU4mUD62eYCxmdKd3ZNkVpV3ZyruQ1w.png

    沖突之下:2022年俄GDP降幅2.5% 烏下滑30.4%

    2eic4iblTAWEXPUN5C9X5tUuaxibwuxhxHEdbbMch2anKa2MIwJ4Zho6LicXU4mUD62eYCxmdKd3ZNkVpV3ZyruQ1w.png

    2eic4iblTAWEXUvYtGNzRchmKfJVJPLFNsVbAatPYxXYctYibauhwLkZL3MxgCTgH0Uciarxb6c7kgD4vvnZvD5lmw.jpg

    雖然俄羅斯初期想要通過“閃電戰”的方式拿下基輔的嘗試失敗了,但經過一年的戰事,俄羅斯在土地上仍然可以說斬獲頗豐。2022年9月底,在烏克蘭東部四個地區通過公投并入俄羅斯聯邦之后,沖突爆發前俄羅斯控制的東部區域與南邊的克里米亞半島連成一片,亞速海成為俄羅斯的內海。

    “俄羅斯在與強大對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的對峙當中,雖然初中期經歷一些軍事挫折,但俄羅斯逐漸穩住了陣腳,后續在巴赫穆特等地取得了一定的軍事進展,甚至取得了一定的戰略主動權。這顯示出俄羅斯作為一個大國動員人力資源、經濟資源、戰爭資源的強大能力,”丁純向每經頭條記者表示,“但俄羅斯肯定也不是贏家。”

    對于俄羅斯而言,為軍事行動付出一定經濟代價是早已有心理準備的事情。在經過西方九輪制裁,特別是對其經濟命脈化石能源的禁運與限價、金融機構被踢出SWIFT系統之后,俄羅斯官方給出的2022年GDP降幅為2.5%,彭博社的數據為3%,都遠低于西方世界的最初預估;通脹率為13.8%,也并不比西方主要經濟體高出太多。相比之下,烏克蘭經濟遭到的損失極為嚴重,2022年GDP下滑了30.4%。[5]

    從整體上來看,俄烏沖突對俄羅斯經濟的沖擊沒有大家預料的這么大,因為俄羅斯此前為擺脫在金融和技術上對西方的依賴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沖突爆發后,俄羅斯也很果斷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宇對每經頭條記者分析指出。

    自2014年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之后,西方對俄實施了一系列制裁,俄羅斯開始有意識地通過降低外債、控制支出、累積外匯儲備和金融體系去美元化等手段,加強經濟和金融體系對外部風險的抵御能力。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實行了股市暫停交易、外匯管制、天然氣盧布結算等措施,以穩定金融市場。

    此外,盡管西方國家對俄羅斯能源出口實施了一系列制裁,但生效時間上有緩沖,且國際油氣價格飆漲,俄羅斯2022年的油氣收入反而有所增長,高達11.6萬億盧布,為經濟提供了強勁支撐。2022年的聯邦預算收入增長10%,達27.8萬億盧布。

    “但從今年來看,俄羅斯整體經濟形勢要比2022年有所惡化,因為能源價格已經下跌,而且俄羅斯與其傳統能源市場在各方面的鏈條都斷裂了,今年俄羅斯的經濟形勢恐怕不會特別好,”陳宇向每經頭條記者表示。

    油氣收入對俄羅斯經濟至關重要,2021年貢獻了45%的聯邦預算收入。沖突爆發后,外界的關注點集中在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上,但實際上,俄羅斯經濟對歐洲市場的依賴有過之而無不及:2021年俄羅斯出口的原油和天然氣中,有超過60%都賣給了歐洲。

    隨著歐洲加快能源結構“去俄化”,以及對俄海運石油限價措施生效,俄羅斯自2022年10月開始已經體驗到了量價齊跌帶來的能源收入下滑。據俄羅斯財政部數據,俄1月油氣收入同比下降46%,而受軍事采購推動,政府支出同比大漲59%,導致該月預算赤字達到約250億美元。分析師推測,俄羅斯今年的預算赤字可能高達732億美元,約為GDP的3.8%,比俄財政部設定的2%目標高近一倍。

    董一凡告訴每經頭條記者,俄羅斯能源市場的未來趨勢是面向亞洲,但是短期來看,這樣的調整還面臨很多技術上的挑戰,包括管道的鋪設,以及歐美通過船運保險機制來限制俄羅斯原油出口的影響。

    短期的財政緊張并非沖突對俄羅斯經濟沖擊的全貌。“最關鍵的是,長遠來看,俄羅斯發展所需要的科技和資本中來自西方的部分應該說是完全被切斷了,這對俄羅斯的長期發展是一個巨大的隱患,”陳宇表示。

    盡管俄烏兩國已經為沖突付出了高昂的成本,但雙方并沒有終止沖突的意向。

    “從沖突雙方的情況來看,無論俄羅斯的資源也好,本身預設的目標也好,談判肯付出的代價也好,俄烏雙方民眾持續戰斗的意志也好,其實都沒有枯竭,也沒有出現一方已經完全無法繼續戰斗下去的情況,”丁純對每經頭條記者分析指出,“所以俄烏沖突短期內不可能在軍事上分出勝負,只要還能打下去,那雙方的目標也只能在沖突前線上去獲得。”

    陳宇認為,俄羅斯近期的戰略目標是拿下整個頓巴斯地區,而在西方援助的主戰坦克逐步到位之后,烏克蘭也有可能在南部平原地區發起反擊,“未來幾個月,俄烏雙方會在戰場上打得更激烈。”

    在陳宇看來,沖突的爆發意味著歐洲后冷戰時代秩序的終結,“俄羅斯與西方在地緣和安全問題上徹底撕破了臉皮,整個冷戰后試圖建立的歐洲相對安全的架構,應該說是已經喪失殆盡了。”

    對于終結沖突和謀求長久和平,丁純則特別強調歐洲未來不應該將俄羅斯排擠在歐洲秩序之外:“沖突沒有贏家,特別是對直接參與的雙方來講。如果歐洲把俄羅斯變成一個‘棄兒’, 實際上是不可能得到永久和平的,所以大家都應該盡可能地從經濟和民生損失的角度去勸和促談。”

    新聞回放

    三階段回顧一年沖突

    攪動全球的俄烏沖突已經持續了近一年,目前仍然看不到終結的曙光。雙方目前在和談的前提上互不退讓,都在蓄力新一輪的大規模攻勢,希望以戰場成果來奠定未來的談判基礎。

    按照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研究所所長丁曉星的分析,近一年的俄烏沖突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22年2月24日至4月中旬,俄軍從北、東、南三個方向進入烏克蘭,試圖以“閃電戰”的方式攻下基輔,但因后勤補給問題被迫從基輔周邊撤出。

    2eic4iblTAWEXUvYtGNzRchmKfJVJPLFNstdibR73fYFfhFhF7oBex9H02zBSyGriaSIHrj8v5AgLS7lsiaxTSPopvw.png

    在第二階段從2022年4月中旬持續到9月,俄軍將重心放在烏克蘭東部,接連拿下馬里烏波爾,攻克北頓涅茨克,將烏東與南部連成一片,直通克里米亞,亞速海成為俄的內海。

    2eic4iblTAWEXUvYtGNzRchmKfJVJPLFNsuoQQ4BNVclY66g4yM0icVYjoHeia7ibas9OpU808YY5ge2gicCcJibogicDQ.png

    第三階段從2022年9月初至今。9月初烏軍發起反攻收復大片領土。9月下旬普京發布了部分動員令,征兵30萬,10月初,烏東四州在公投后正式并入俄羅斯聯邦。10月8日克里米亞大橋被炸,隨后俄對烏全境的電力設施連續多日打擊,導致烏全國性電力危機。11月9日,俄宣布從赫爾松撤出,這是沖突爆發以來俄方的最大挫折。

    2eic4iblTAWEXUvYtGNzRchmKfJVJPLFNsjur7AfyibbxttGmwvFrmh0x2WAPTKibKH6xLhkUNibiaLic4IzVqeXw8nhQ.png

    記者|李孟林 鄭雨航

    編輯|高涵統籌編輯|易啟江

    視覺|蔡沛君

    視頻編輯|步靜

    排版|高涵

    2eic4iblTAWEXUvYtGNzRchmKfJVJPLFNsgfpcOqnuJfJUgibe78eSBqqBmz8diareibglv4UAMWfEh1KiacpYAh8QMw.jpg

     

    記者手記 | 下一個周年前,沖突會結束嗎?

    冷戰結束后,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歷史終結論“,其立論雖然頻遭詬病,但世界確實享受了三十多年的大體和平。期間間或有戰爭發生,但影響局限于地區之內,我們曾以為和平與發展將是長久的主流趨勢。

    直到俄烏沖突爆發。兩個工業化大國之間爆發直接軍事沖突,世界已經很久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了。美國及其盟友源源不斷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資金支持,就差親自下場參與,劍拔弩張的程度不亞于冷戰時期。更重要的是,多國開始重整軍備、加大軍費開支。歷史顯然沒有終結,而是走進了新的不確定性時代。

    戰爭沒有絕對的贏家。就算是遠在萬里之外的美國,民眾在加油站付錢時也會感到肉疼,拉低拜登的支持率。新冠疫情、氣候危機,過去幾年來全球面臨的挑戰已經夠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多個指標出現了倒退趨勢,這時候最不需要的就是地緣政治上的動蕩。

    然而在沖突爆發一周年之際,終點的曙光依然渺茫。盡快結束沖突,讓世界重回和平與發展的軌道,是我們的共同期盼。

    參考資料:

    [1] The Post-Cold War Era Is Gone. A New Arms Race Has Arrived --彭博社

    [2] Column: U.S. LNG exports both a lifeline and a drain for Europe in 2023—路透社

    [3]烏克蘭危機下歐盟的發展前景--《現代國際關系》

    [4]歐盟能源安全政策調整及其影響--《現代國際關系》

    [5]Putin’s War Is Crippling Ukraine’s Economy—and Russia’s, Too—彭博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