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7 17:59:36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投基Z世代,Z哥最實在。
上周一,在全面注冊制實施的重磅消息刺激下,A股放量大漲。很多朋友都感到“牛市來了”。
然而,僅僅過去一周,A股市場再次縮量調整,各類股指全線下跌。再看成交量,滬市成交3246億,深市成交4290億,兩市加起來7000多億,這是春節之后的A股最低成交金額。
整個盤面,只能用“冷清”二字來形容,相對表現較好的,只剩下消費類股票,比如白酒、住宿餐飲、旅游等,其他的前期熱點全線退潮。
熱點退潮是一個方面,A股縮量調整的原因,還跟資金面相關。首先,2月底市場資金偏緊張,今日國債逆回購利率一路飆升,一度漲100%至5%上方。交易所逆回購利率大幅攀升,上交所GC001觸及5.4%,深交所R-001利率觸及5.33%,資金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
此外,北上資金持續凈流出,中午的時候一度出現直線砸盤。盤后統計數據顯示,北向資金今日凈賣出19.1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5.01億元,深股通凈賣出14.18億元。北向資金已連續4日凈賣出,凈賣出額分別為47.35億元、21.51億元、50.98億元、19.19億元,合計凈賣出139.03億元。
Z哥注意到,昨天晚上,中信建投首席陳果發布一份題為《春季行情進入魚尾階段》的最新策略報告,對當下行情做出了判斷對于陳果的這份報告,Z哥還是比較佩服,沒有使用一些模棱兩可的措辭,而是單刀直入指出,春季行情進入較難賺錢的魚尾階段。
對于春節后的市場狀況分析,陳果認為,節后四周的行情表現過程當中,分別由四種不同風格在當周占優。不同風格的輪動,大概脈絡是從周期、成長到穩定,到消費,再到周期、金融,“輪動”+“蹺蹺板”的特征充分演繹。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底以來大盤上漲過程中,只有兩個行業出現回落,一個是煤炭,一個是軍工。而這兩個行業,卻成為上周表現前五的行業,說明投資者似乎在尋找“最后的補漲板塊”。
另一方面,春節之后一度集聚市場風險偏好和人氣、表現精彩紛呈的熱門主題投資情緒也逐步迎來退潮。
接下來,陳果對后市做出了判斷,他認為春季行情已經進入較難賺錢的魚尾階段。
陳果認為,從歷史上看市場往往提前兌現政策預期。從2011年以來重要會議期間主要指數的勝率和賠率來看,會議前一周和會議期間均較難有較大行情,多數投資者選擇持幣觀望。觀察歷史換手率情況,會議期間日均換手率一般低于會議前后,而會后一周市場表現一般好于會議期間。而值得注意的是會后的四月,總體看歷史上勝率最低。
看得出來,中信建投首席陳果對于接下來的行情,是比較謹慎的。而在幾天前,他在“春季A股市場展望”報告中曾經指出,市場調整正是布局機會。當前市場并無系統性風險,性價比仍然相對占優,擔憂在于認為中國經濟的復蘇力度較弱,但對于市場而言,關鍵是經濟景氣度變化的方向,且事實上弱復蘇才是對A股最有利的經濟環境。
如果調整是布局的機會,那么下一階段該在哪些方向做出布局?
陳果認為,當前行業盈利預期普漲而估值分化不顯著,可以關注一季報業績向好消化估值,帶動性價比提升的方向。而今年一季報可能表現較好的方向主要包括:
1)開工旺季投資鏈及漲價鏈品種:政策及資金支持下,基建業新訂單PMI高增,年后項目開工率較佳,預計增速依舊高企;小金屬一季度漲價背景下同比預計高增;
2)部分消費及醫藥:受益于疫情快速達峰、消費場景復蘇,2023年以來各消費板塊環比修復明顯,目前餐飲/航空/旅游等多類消費恢復至2019年同期80%-90%水平。結合高頻景氣看,一季報預計出行鏈中的酒店/旅游景區、餐飲鏈中的預制菜/白酒/乳制品、影視,以及藥店/中藥等消費板塊具相對更優預期。
3)高景氣依舊的新能源/軍工:儲能訂單飽滿,光伏產業鏈經前期降價后排產上行,汽車特斯拉鏈/新技術方向逆勢量增,軍工一季度補交付。
最后,陳果專門提到了對新能源的判斷,他認為當前新能源方向也不宜過度悲觀。展望2023年,需求維度光儲、海風、新能源車仍有望保持25%+的水平,位于各行業前列;1-2月由于光伏產業鏈價格反彈及汽車銷量淡季因素,行業景氣波動,而隨著硅料產能投放后價格企穩及汽車銷量旺季/特斯拉新品發布會到來,疊加目前電池/光伏產業鏈估值已均回落至5年20%分位以下的低位水平,賽道有望迎反彈行情。其中由于價的維度上歷經三年產能投資,產業鏈內部已發生明顯的利潤遷移,彈性方向需優選二階導高速增長/低滲透率的細分環節,如光伏下游/輔材、海風、儲能、軍工導彈鏈、汽車新技術(一體化壓鑄/熱管理/智能駕駛軟件/線控底盤)等。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