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4 00:33:17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 星
能源轉型是世界趨勢,也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項系統工程。
對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新華社圖
中石化在推動能源轉型上做了哪些工作?在能源供給和安全保障方面,還有哪些創新舉措?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馬永生回答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的這些問題。
氫能是碳減排重要方向
NBD: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一直是我國改革的重要命題。中石化在這些方面進行了哪些探索?
馬永生:我們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強黨的領導,“兩個清單”制定、“一肩挑”領導體制調整、子企業董事會建設實現全覆蓋,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加快形成。
中石化認真落實“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的要求,推動市場化改革邁出重要一步,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全面推開,“三能”機制建設不斷深化,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全面完成。緊扣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圓滿完成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任務,戰略型集約化財務管控體系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高質量發展指標評價運營機制全面提升。
中國石化各領域改革效能持續顯現,核心競爭力有效提升。
NBD:您覺得氫能有哪些巨大的優勢?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馬永生:氫作為二次能源,具有來源多樣、終端零排、用途廣泛等優勢,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大意義。它是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無色無味無毒,電化學反應后只產生水,完全零排放,并且可以循環使用。氫的能量密度非常高,是汽油的3.3倍,因此以氫為原料的發動機具有動力強勁、續航能力強的特點。更重要的是,氫能是公認的重工業、重型交通運輸等難脫碳領域實現碳減排的重要解決方案,而且氫具有相對易儲存的特性,可以很好適應未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下電力系統調峰需求。我們相信,在我國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進程中,氫能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石化錨定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目標,積極布局氫產業鏈發展。公司按照“加氫引領、綠氫示范、雙輪驅動、助力減碳”的思路,聚焦氫能交通和綠氫煉化兩大領域,大力發展氫能一體化業務,引領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今年2月份,中國石化啟動了全球最大綠氫耦合煤化工項目——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風光融合綠氫示范項目,投產后制氫能力達3萬噸/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3萬噸/年。新疆庫車2萬噸/年綠氫示范工程氫工廠主體已建成,預計今年6月底投產。
NBD:氫能能否在千家萬戶普及?
馬永生:氫能要推廣發展,需要解決制氫、儲運、用氫各個環節的難題。其中,經濟性是最關鍵的指標之一。如果加氫比加油還貴,那么氫的吸引力就會大大降低,推廣應用的阻力也會大大增加。所以近幾年,整個氫產業鏈圍繞降低成本,從氫的制備開始,不斷探索最佳路線。
比如,制氫環節,中國石化實現了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突破,同時,我們利用綠氫示范項目拉動技術規模化應用,從而降低成本。儲運環節,我們探索了成本更低的甲醇站內加氫制氫項目,綜合成本降低20%以上,國內首個項目已在大連建成投運。
氫能交通領域,我們積極布局加氫站,推進我國氫能基礎設施的建設,建設和運營的加氫站數量居全球首位。采用參股投資的方式,積極扶持氫燃料電池關鍵技術領域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動產業鏈核心技術的快速突破,實現核心零部件國產化。
雖然我國氫能產業鏈發展仍處于初期階段,但我們相信,氫能在我國的能源轉型進程中一定會發揮關鍵作用,有了電-氫協同、氫-儲聯動,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會涌現出來,不僅會改變工業領域,也會飛入尋常百姓家。
能源飯碗要端在自己手里
NBD:圍繞綠色消費,公司有何規劃?
馬永生:綠色能源方面,我們加大天然氣開發力度,2012~2021年,天然氣產量增長101%,去年天然氣產量首次邁上350億方大關。超前升級油品質量,完成國Ⅵ油品升級,油品硫含量較國Ⅰ標準下降99%。探索新能源開發利用,氫能發展走在行業前列,光伏發電站、充換電站雙雙突破2200座,累計形成地熱供暖能力近8500萬平方米,建成投產亞洲唯一一套10萬噸/年生物航煤裝置,“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邁出堅實步伐。
綠色產品方面,我們有4類產品獲工信部“綠色設計產品”稱號、10類產品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綠色產品”稱號,同時,我們正加快布局可降解塑料產業。
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清潔能源供應,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優質的綠色產品,推動綠色消費、綠色發展。
NBD:我們常說要確保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在能源供給和安全保障方面,您覺得還可以做哪些工作?
馬永生:能源的飯碗要端在自己手里。中國石化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為三大核心職責之一,持續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大力實施七年行動計劃,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力度,加快探索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助力端牢能源飯碗,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厚植資源根基,推動油氣業務取得更大突破。堅持把擴大資源擺在首位,做實基礎地質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抓好重點產能建設,確保原油效益開發,推動天然氣效益上產,2022年公司油氣產量當量刷新歷史紀錄,特別是,“深地工程”推開超深層油氣寶庫大門,勝利濟陽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建設高標準推進,培養了增儲上產新陣地。二是加大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一批原油商儲庫、地下儲氣庫、LNG接收站、油氣管道建成投用,有力促進了油氣大動脈的循環暢通。三是拓展產業疆域,推動新能源業務快中提質。在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目標指引下,新能源進入大發展時代,也將進入與傳統化石能源大融合時代。我們將繼續有序推進新能源與主業融合發展,構建多能互補、協同高效的能源體系,積極布局氫能、風能、光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提升非化石能源供給規模。
推進生物質資源化利用
NBD: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您今年的提案聚焦哪些領域?
馬永生:今年我帶來兩個提案,都是關于綠色低碳發展的,分別是《將CCUS項目納入我國自愿減排機制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統籌推進廢塑料和生物質資源化利用 加快推動煉化行業綠色轉型發展》。
在有關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項目的提案中,我建議,將CCUS項目盡快納入我國自愿減排機制。一是重啟并打造全國統一的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市場,讓更多碳減排項目參與碳市場,同時完善相關配套機制,逐步打造全國統一的CCER市場,也就是國家核證自愿減排市場,充分激發企業開展自愿減排項目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降低控排企業碳市場的履約成本。
二是研究并發布CCUS方法學,從國家層面組織開展CCUS方法學研究,或對企業開展的方法學研究進行認定并盡快發布,推動CCUS項目獲得碳減排量,提升項目經濟性,推動CCUS項目規?;б婊l展。
三是參考國際經驗出臺支持政策,加快完善CCUS行業規范、制度法規框架體系以及技術規范,出臺CCUS量化核證國家標準,并參考國際經驗,探索制定面向碳中和目標的CCUS稅收優惠和補貼激勵等支持政策。
在關于推進廢塑料和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的提案中,我建議,一是加強循環經濟產業頂層設計。建議國家層面制定廢塑料化學循環總體發展規劃,搭建系統的政策框架體系,有序推動產業鏈建立。
支持國有大型企業建立生物質、廢塑料資源化統籌利用技術國家級創新中心,發揮其在廢棄有機質資源化利用技術方面的優勢。支持鼓勵地方政府和國有大型企業聯合,優化資源合理配置,提高利用效率。
二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議國家層面統籌產、學、研聯合攻關,推進協同創新,龍頭石化企業牽頭,加大廢棄塑料、廢棄生物質循環利用關鍵技術開發,盡快建立工業示范。
三是加強資源化利用政府引導。建議國家鼓勵支持生活垃圾填埋場、造紙廠等膜狀混合廢塑料集中的單位,將產生的廢塑料提供給相關有資質的企業進行化學再生,建立穩定的廢塑料供貨關系。強化政府引導下的低值廢塑料資源源頭合理分配、回收網絡規劃布局和集群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資源化利用效能。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