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5 20:30:48
◎雅達股份將于3月17日在北交所上市,公司此次發行價格3.70元/股。公司主營智能電力監控產品,2020年至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044萬元、4638萬元和4264萬元。此前,其“前員工作經銷商”模式曾在審核問詢函環節中屢被重點提到。
每經記者 陳浩 每經編輯 文多
又一只新股將登陸北交所。近日,雅達股份(NQ430556)公告稱,公司股票將于3月17日在北交所上市。公司此次發行價格3.70元/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3600萬股(超額配售選擇權行使前),擬向智能電力儀表建設項目、電力監控裝置擴產項目和傳感器擴產建設項目分別投入募集資金1.06億元、8135萬元和5890萬元。
雅達股份主營智能電力監控產品,銷售模式上,公司稱以直銷為主、經銷為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司的“前員工經銷商模式”曾在審核問詢函中被重點問詢。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雅達股份經銷商中有7家由公司前員工設立,公司通過前員工經銷商實現的銷售收入占總經銷收入的比重以及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均較高。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截圖
雅達股份成立至今已有近30年,2022年6月,公司向北交所提交了申請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申報材料。公司主營智能電力監控產品,主要產品有電力監控儀表、電力監控裝置、用電安全保護裝置、傳感器等硬件產品以及電力監控系統,產品主要用于數據中心、通信基站、工業建筑與市政建設等領域。
從經營情況來看,雅達股份凈利潤已經連降3年。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分別為2.92億元、3.24億元和3.10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044萬元、4638萬元和4264萬元。此外,公司毛利率也呈逐年下滑趨勢。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8.80%、37.95%、36.85%和31.96%。
募投項目方面,雅達股份擬分別向智能電力儀表建設項目、電力監控裝置擴產項目和傳感器擴產建設項目投入募集資金1.06億元、8134萬元和5890萬元。其中,智能電力儀表建設項目建設期2年,項目達產后,公司將新增131萬臺電力監控儀表產品的生產能力,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2.31億元;電力監控裝置擴產項目建設期2年,項目達產后,公司將新增106萬臺電力監控裝置產品的生產能力,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1.93億元。
在招股書中,雅達股份還提到了“東數西算”政策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公司表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數據中心業務產生收入主要來源于華東、華南地區,歷年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9.79%、24.79%、28.86%和18.32%。
雅達股份稱:未來如發行人下游客戶未能積極跟進西部數據中心建設并取得市場份額,可能導致對發行人業績產生不利沖擊的影響。
此外,雅達股份還存在著應收賬款較大的風險。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分別為1.06億元、1.25億元、1.50億元和1.41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80%、42.80%、46.36%和96.8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雅達股份的前員工經銷商模式此前曾屢遭問詢。公司銷售模式以直銷為主、經銷為輔,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經銷商中有7家經銷商由公司前員工設立,公司通過前員工經銷商實現的銷售額分別為5829萬元、6520萬元、6785萬元和3166萬元,占總經銷收入比重分別為79.50%、76.45%、82.12%和84.20%,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4.58%、22.32%、20.94%和21.78%。
在第一輪審核問詢函中,北交所重點問詢了公司與前員工經銷商合作的穩定性及交易真實性,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向經銷商壓貨提前確認收入的情形”等。
雅達股份回復稱,公司經銷商為提高資金回轉率,會在取得其客戶訂單后才向公司采購,公司銷售給經銷商貨物為買斷式銷售,經銷商90%以上訂單數量由公司發往經銷商指定的終端客戶現場。“因此,實際經營過程中,經銷商除配備少量用于維護客戶的維修配件外,經銷商基本無庫存,發行人直接發貨至經銷商的客戶處且已簽收的產品視為已實現最終銷售。”公司因此稱其不存在向經銷商壓貨提前確認收入的情形。
在第二輪審核問詢函中,北交所再次問詢公司的銷售模式,要求公司說明與前員工經銷商合作獲取訂單的合理性及合規性。
雅達股份表示:公司的電力監控產品具有“小批量、多品種、定制化”的特點,因此客戶較為分散,售后及服務難以全面覆蓋,借助區域性經銷商貼近客戶的優勢,將經銷模式作為直銷模式的有效補充,可實現快速占領市場的目標;而在采用經銷模式為銷售模式的企業中,部分員工由于看好所處行業的市場前景,為謀求個人事業發展而離職創業,由于該等員工擁有一定的產品和行業經驗,對產品和行業的熟悉和理解程度較高,在開拓終端客戶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公司愿意接納其設立公司作為經銷商。
“前員工經銷商模式在采取經銷模式銷售的公司中較為普遍,發行人通過前員工經銷商獲取訂單具有合理性。”雅達股份稱。
為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試圖采訪雅達股份,撥打公司證券部電話,但未獲接通。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