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0 15:46:51
每經編輯 李澤東
3月20日,大盤全天沖高回落,三大指數均小幅下跌,創業板指已連續10個交易日收跌。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三大通信運營商集體大跌,中國移動(600941 股價91.96元,市值2.0萬億元)跌9.04%,中國聯通(600050 股價5.56元,市值1768.3億元)跌9.59%,中國電信(601728 股價6.53元,市值5975.4億元)一度封至跌停。
據測算,三家運營商今日市值一共蒸發2798.8億元。
此外,電信運營板塊整體大跌,中國衛通跌超7%,金信諾、三維通信、彩訊股份、世嘉科技、中國衛星跌超5%。
而就在此前,中國移動股價一度突破100元,總市值與貴州茅臺的距離只差不到一個漲停板。究竟哪些因素導致近日股價“捉摸不定”?
消息面上,中國移動12日深夜披露帶來業績向好預期的公告,并對分紅作出承諾:將在2023年提升派息率至70%以上。
股價上漲的大背景,還包括近期國、央企估值重塑,其股價目前較回A時均有明顯提升。此外,數字中國的深入發展也提供了一個上漲邏輯。隨著AI算力需求大增等因素,喊了幾年“數字化轉型”的運營商,擁有了將手中大量數據變成真金白銀的可能。
在北京達睿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馬繼華看來,運營商,或者說沾上數字經濟概念的企業市值第一,更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趨勢,有助于改變資本市場預期和投資者偏好。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也指出,在資本市場上,TMT企業、銀行、能源類產業的市值排名前列相對常見,尤其是活力強、溢價想象力強的TMT企業。“若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能領軍國內股市更好,但目前來看還很難。相比之下,中國移動這樣的成熟企業更利于被市場接受。”付亮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此外,招商證券近日發布的研報指出,為推動國有企業到2025年價值創造體系基本完善、價值創造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本輪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將在2023年4月正式進入組織落實階段。
機構人士注意到,部分國、央企被低估后,市場開啟了估值修復。
這輪估值修復,就是運營商一直在等待的契機。用中國聯通在財報說明會中的說法,當下價值修復機遇已經顯現,未來將借國央企估值修復“東風”“乘勢啟航”,積極探索重塑估值體系。
這輪重塑期會有多長,業內的觀點略有差異。
在付亮看來,運營商要證明自己,還是要看業績的穩定和對股民的回報。到目前為止,最好的估值重塑是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回歸A股。“港交所對科技類股票的估值一直偏保守,而且運營商與外界交互少,回歸A股后都有了明顯改善。”不過,付亮也指出,價值回歸要辯證地看,在投資和利用資本市場方面,中國移動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另一方面,數字經濟領域制度建設層面利好不斷。
以中國移動為例,2022年,中國移動移動客戶達9.75億戶。除了使用移動電話卡的用戶,接入移動寬帶或處于移動基站網絡下,也會產生相應的數據。
在今年2月的媒體溝通會上,根據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大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的介紹,當前中國移動日采集數據超5.5PB、日處理量27PB、累計存儲數據量超過600PB,擁有超過4.8萬的分布式協同計算節點。
“梧桐大數據”媒體溝通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卉 攝
不過,從變現的角度看,當下移動給出的案例大多集中在政府端——如數字政府建設,而行業和企業的應用并不多。
其實,數據變現仍是整個行業需要攻克的課題。
國家數據局官宣成立之初,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姚建明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人們都希望數據能作為資產交易,但本質上,數據和別的資產不一樣,不同的主體用同樣的數據,價值也不一樣,所以很難定價和確權。此外,若無應用場景,數據利用起來也很難。
“比如營銷大數據,直接交易肯定不行,但若去交易統計回來的趨勢、觀點等數據,一定程度上還會受限,因此有很多難點。”姚建明表示。
付亮則表示,數據+算力確有很大想象空間,但要變為生產力,再變為利潤,運營商還需要很多突破。“例如,運營商的個人信用體系應該是可以很完善的,但某運營商與用戶簽信用約時,用的還是花唄。在這個問題中,開發不是難點,關鍵是背后的風險與責任。”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公開資料、每經網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