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31 17:32:03
◎協鑫科技發布2022年財務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359.3億元,歸母凈利潤160.3億元,同比大漲215.3%。值得一提的是,協鑫科技首次在公告中明確表示即將退出棒狀硅領域。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文多
3月31日,協鑫科技(HK03800,股價2.1港元,市值563億元)2022全年業績發布會在中國香港舉行。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表示:“對協鑫科技來講,2022年是關鍵的一年,也是為未來二三十年打下基礎的一年。”
根據協鑫科技發布2022年財務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359.3億元(人民幣,下同),歸母凈利潤160.3億元,同比大漲215.3%。值得一提的是,協鑫科技首次在公告中明確表示即將退出棒狀硅領域。公司稱,將有序退出西門子棒狀硅生產領域,深化綠色制造,持續推進硅烷流化床法產能萬噸級矩陣式建設,實現顆粒硅市占率“翻番”。
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日前,協鑫科技發布2022年財務報告,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公司首次在公告中披露了徐州基地顆粒硅制造成本43.73元/kg。
3月31日,協鑫科技2022全年業績發布會在中國香港舉行。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表示:“對協鑫科技來講,2022年是關鍵的一年,也是為未來二三十年打下基礎的一年。公司顆粒硅產量連續攀升,數字化建設成果卓著,面對N型時代對高品質硅料的需求,協鑫科技已全面做好準備,并將加快推進海外布局。”
除了公司董事局主席,副主席朱鈺峰、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首席財務官楊文忠、首席科學家蔣立民、高級副總裁胡澤義以及協鑫光電董事長范斌等公司管理層悉數出席。
“從最初的6000噸,到如今進入每月1.5萬噸級時代,協鑫顆粒硅通過體系化、標準化、數字化、集成化、智能化、模塊化復制實現了產能高速擴張。”蘭天石在發言中表示,“目前顆粒硅品質正在由太陽能級向電子級快速爬升,全面滿足N型時代要求,同時依托低碳優勢,將全面為下游客戶賦能”。
協鑫科技財報還公布了多晶硅產能狀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協鑫科技共生產多晶硅約10.47萬噸(未包含聯營公司6.45萬噸),較2021年同期的4.76萬噸多晶硅增加120%,其中棒狀硅5.91萬噸、顆粒硅4.56萬噸,分別較2021年同期增長46.1%與537.3%。
另外,協鑫科技還披露了售價、現金成本等具體的財務數字。
報告期內,協鑫科技多晶硅出貨9.39萬噸(含內部銷售1.22萬噸),銷售46312兆瓦硅片(含代工硅片銷售27704兆瓦),較2021年同期分別增加96.4%及增加21.7%。協鑫科技棒狀硅與顆粒硅基本采用“同質同價”銷售策略,顆粒硅平均對外不含稅銷售約為每公斤228.5元(相當于33.0美元)。
協鑫科技表示,年內光伏材料業務毛利率為48.7%,其中顆粒硅單位毛利183.1元/kg,已達行業最領先水平;2023年2月,公司徐州基地顆粒硅生產現金成本37.29元/kg,制造成本43.73元/kg,領先優勢持續擴大,盈利優勢不斷凸顯。
協鑫科技年報顯示,顆粒硅有效產能由年初的3萬噸,提升至年末14萬噸,11萬噸增量占全年行業有效產能增量的22.7%,穩居行業第一。其中徐州基地新增3萬噸模塊產能僅用8個月建設時間即告投產;樂山基地雖遭遇疫情、雨季等影響導致供應商發貨延遲、工期延誤等不利因素,仍完成6萬噸產能、品質雙達標,客戶評價名列多晶硅行業前茅;包頭基地也在客觀因素不利的情況下如期投產并達成2萬噸產能。
協鑫科技表示,根據客戶的反饋數據,顆粒硅隨著投放比例的增加,單產、少子均有所提升,用戶黏性顯著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協鑫科技首次在公告中明確表示即將退出棒狀硅領域。公司稱,將有序退出西門子棒狀硅生產領域,深化綠色制造,持續推進硅烷流化床法產能萬噸級矩陣式建設,實現顆粒硅市占率“翻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