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3 11:37:27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我國光伏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對供應鏈一體化管理與降本增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減碳也成為不僅僅是物流行業要面臨的首要問題,除了普洛斯之外,越來越多的巨頭公司開始在光伏上有所布局,同時獲得資本的關注。普洛斯對于屋頂光伏的目標是應鋪盡鋪。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劉雪梅
“從零開始”成立創業團隊至今近五年,普洛斯對于屋頂光伏投資和運營的探索正在向更深更廣闊的領域延伸。
4月11日,普洛斯北京環普國際科創園寶馬中國研發中心光伏并網儀式正式舉行。據官方介紹,該項目是普洛斯旗下普楓新能源與寶馬合作的分布式光伏示范項目,代表普洛斯與寶馬攜手踐行ESG,從供應鏈延伸至新能源領域。
寶馬中國研發中心屋頂光伏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雯琪 攝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普洛斯旗下分布式新能源業務,普楓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是由普洛斯和另類資產管理公司博楓共同出資成立的一家合資公司,專注于做屋頂分布式電站的投資開發和運營。如今接近五年時間,從最初的物流園區屋頂光伏切入,普楓新能源的業務已經延伸到越來越多的產業園、制造工業基地的項目。
這兩年來,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我國光伏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對供應鏈一體化管理與降本增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減碳也成為不僅僅是物流行業要面臨的首要問題,除了普洛斯之外,越來越多的巨頭公司開始在光伏上有所布局,同時獲得資本的關注。3月30日,京東產發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也引發了業內對于產業園區光伏發電減碳的進一步討論,除此之外,包括菜鳥、順豐、萬科等公司也在陸續推進對于光伏的布局。
“現在其實是光伏布局的黃金時期,我們看到這些年物流園區的用電是在提升的,行業對于減碳的需求正在增大,另外我們所服務的企業客戶對新能源已經并不只是需要,他們甚至對這個需求變得越來越剛性,所以我們的客戶對于使用新能源的需求也是在不斷地提高。”普洛斯中國高級副總裁、普楓新能源總裁羅澍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
對于未來,羅澍認為,各行各業對于減碳的需求會進一步提升,普洛斯對于屋頂光伏的目標是應鋪盡鋪。“在所有的普洛斯園區屋頂上安裝屋頂光伏的目標已經越來越接近,成為一個可實現的目標,我們還在朝著這個目標不斷邁進。”羅澍表示。
用羅澍的話來說,成立于2018年的普楓集團是普洛斯團隊的一次“從零開始”的創業。
羅澍回憶,在2018年,普洛斯做了兩件事情:一個是成立了普楓新能源,普楓新能源的使命就是在屋頂上做分布式光伏,提供清潔能源。同時普洛斯也把物流及供應鏈的建筑標準做了提升,在普洛斯所有新建園區,都會預留屋頂光伏所需要的、額外的屋面荷載,以及屋頂光伏所需要的電纜擺放位置。
之所以這樣做,一個原因是普洛斯的一二線城市物流園區對能源的使用需求越來越高,另一個原因還在于光伏組件價格不斷降低,讓一些項目在沒有財政補貼的情況下,也能進行持續運營,這也讓普洛斯看到了布局光伏的必要性和長期收益性。
而如今不止于分布式光伏,普洛斯已將專業能力延伸到集中式光伏、風能和儲能業務,不斷拓展新能源產業鏈,以滿足市場對清潔能源不斷高漲的需求。
就在3月,普楓新能源投資開發的蘇州工業園區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項目并網。該項目利用蘇州普洛斯物流園和蘇州物流中心的倉庫屋頂,鋪設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光伏裝機容量約12MW(兆瓦),預計年均發電量1,223萬度,相當于每年減排近9000噸二氧化碳。
對于此次寶馬研發中心的并網,羅澍解釋,寶馬研發中心的分布式光伏電站是屬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類型,寶馬會使用到其中的絕大多數。“一般光伏項目都是參照工商業的電價,然后有些項目我們也會考慮做一些折扣。這個項目余電上網的部分,因為這個區域的用電需求是持續有強勁需求的,所以剩余的電也會被充分消納掉。”羅澍表示。
截至目前,普楓新能源已在全國25個省市穩定運營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涵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40多個用電需求強勁的核心城市,累計開發規模超1GW(吉瓦),現有開發及并網規模均處在行業領先地位。
1GW是什么規模?此前有媒體透露,按照普楓新能源運營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平均規模2.5MW來算,相當于400個同規模的電站。體現在社會環境效應方面,更為直觀的一組數據是:1GW的分布式光伏,每年可發電10億KWH,每年減少8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每年可供1000萬輛次的新能源物流車充電。
“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提出后,各行各業都開始關注并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布局,希望通過提前布局率先搶占市場,獲取政策紅利。
“雙碳”背景下,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備受期待,“光伏+廠房屋頂”的形式也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國有多個地方發文要求符合一定條件的廠房屋頂加裝光伏發電系統。
在京東產發招股書中披露的基礎設施收入中,京東也特別提到對“屋頂”的布局。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底,京東產發已累計在23個園區中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裝機總容量達到127兆瓦,其中自主開發部分的容量達44兆瓦,這也反映了手握屋頂資源的園區加碼新能源的行業趨勢。
京東之外,物流公司紛紛加速屋頂光伏的布局,公開資料顯示,菜鳥光伏發電設備覆蓋面積共計30萬㎡;順豐在其國際航空貨運物流樞紐——湖北花湖機場安裝了總裝機容量約34.4MW的光伏發電設備;萬科也透露,萬科的物流業務已經就屋頂光伏發電項目開展相關行動,目前已完成部分園區分布式光伏的論證,將逐步統籌研究落地方案。
“傳統物流園區用電量是非常低的,但是隨著冷鏈以及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的物流園區,對能源的使用需求會越來越高。”羅澍表示。
他舉例稱,普洛斯服務的一個客戶,原來做人工揀選的時候,每個月的電費差不多是五六萬塊錢,但是他使用了自動分揀設備后,對電的需要可能是原來的兩倍,甚至三倍。如果他再加上一些面積的冷鏈,對于電的消耗可能又會再乘以2甚至是乘以3。這也說明,物流園區本身會需要越來越多的能源。
除了物流園區之外,羅澍表示,越來越多知名企業也會提出新能源減碳的要求,這個需求以前較少,現在隨著技術更新和國家雙碳政策的引導,通過光伏減碳幾乎已經接近要成為一個新的行業標準。
在這樣的趨勢下,隨著越來越多的入局者和更高的減碳需求出現,光伏運營和投資還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羅澍表示:“從投資端來看,我們要對一個項目做比較充分的定位,這個項目所在的位置適合發展哪些產業,尋找什么樣比較適合這個園區的客戶,和入駐園區的企業客戶能夠尋求共同發展。這是一個需要專業性,同時要精打細算,而且需要一定規模作為基礎的投資領域。“羅澍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趙雯琪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