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8 19:23:43
每經AI快訊,中國銀河04月18日發布研報稱:給予銀行業推薦(維持)評級。
事件:近期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3年第一季度例會。
經濟形勢表述更加積極,貨幣政策趨穩但空間仍存:相比于2022年四季度例會,本次會議刪除了“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表述,指出“國內經濟呈現恢復向好態勢,但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與此同時,穩健的貨幣政策由“加大實施力度”轉向“精準有力”,繼續兼顧總量+結構,并剔除了逆周期調節要求,但對穩增長穩物價擴內需的支持延續。總體來看,穩增長政策導向不變、發力空間仍存,以鞏固經濟復蘇成效,但實施力度預計會更加平穩。
總量層面重視信貸增長節奏,零售端需求改善或為關鍵:會議提出要“保持信貸合理增長、節奏平穩”,相比于2022Q4“信貸總量有效增長”,更加符合實體經濟需求和后續階段特點,體現在:(1)2023Q1信貸前置效應明顯,金融機構累計新增貸款10.6萬億元,同比多增2.2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穩定信貸節奏是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精準契合實體融資需求的必然要求;(2)結構上信貸開門紅呈現對公強、零售弱格局(3月除外),主要受到年初基建發力、企業開工融資需求旺盛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但從可持續性角度而言擴內需成效釋放、零售端融資需求復蘇仍是核心關鍵,居民信貸改善能否延續仍有待觀察。
結構層面偏向服務中長期高質量發展,短期基建仍起到壓艙石作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堅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總體弱化了對疫情沖擊的支持,更加側重普惠小微、綠色金融、科技創新等中長期視角,支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服務高質量發展,優化大宗消費品和社會服務領域消費金融服務,有助提振內需。此外,會議要求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重點發力支持和帶動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政府投資帶動民間投資。基建投資短期仍將發揮重要作用,在政策性工具基礎上,民間投資有望接續發力,撬動銀行中長期貸款增長。
銀行存款利率壓降打開融資成本下降空間,地產風險可控:會議指出“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考慮到當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處于低點,持續降息概率偏低、空間有限,但銀行負債端成本剛性仍存,疊加存款利率市場化引入扣分機制,后續空間預計來自中小行存款利率補降。與此同時,地產政策向好,風險化解力度不減,房企銷量回暖,對銀行資產質量優化形成支撐。會議繼續明確要求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2023年3月,商品房單月和累計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46%和1.8%,降幅較2022年大幅收斂,邊際改善明顯。
投資建議:Q1信貸實現開門紅,實體融資需求逐步回暖,疊加貨幣政策趨穩、空間仍存,銀行經營環境良好,基本面預計維持穩健,地產風險對資產質量影響有限。中特估催化下,銀行面臨估值提升機遇。我們繼續看好銀行板塊投資機會,關注一季報披露窗口期,優選區域資源稟賦突出、信貸增長動能強勁的城農商行,同時關注地產鏈修復和零售業務布局領先的股份行估值修復機會。個股方面,繼續推薦江蘇銀行(600919)、常熟銀行(601128)、寧波銀行(002142)、招商銀行(600036)、平安銀行(000001)。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增長低于預期導致資產質量惡化的風險。
每經頭條(nbdtoutiao)——“中國動向引領世界方向!”每經記者現場直擊上海國際車展:百余款新車首發,1000+企業參展
(記者 蔡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